2014年春晚的冯小刚情结


(图片来自网络)

 

 

 

今年是冯小刚导演春晚,我起心看了一下,我在网络上看的视频,并没有跟晚会同步,没有同步的原因很简单,不喜欢的节目就直接拉快进,这跟中央电视台大凡要有西方直播节目的时候,总是要晚五分钟是一个道理,中央台是担心一有跟中国意识形态唱反调的说话,好有机会消除掉。

 

话说回来,今年的春晚,少了过去很多花里胡哨的油腔滑调,正如冯小刚的2014贺岁片《私人定制》里面葛优讲的那样:让我们“集体高雅”了一回。

 

春晚那个议论话题“春晚是什么?”,非常不错,这也显示出冯导的有文化范儿来。其中有两个经典:一就是使用筷子,我们中华文化中,使用筷子是农耕文化的精髓,我们要重视我们的传统,西人如北欧这样的海盗历史,当然是使用刀叉的,对于我们来讲,学会刀叉容易,反过来,如果要他们学会用筷子,那就比学刀叉难得多,难怪片中那小女孩还哭呢?所以我说冯导高,就在这里,还有就是吃饭的时候,中国的规矩是先得老人开始提筷子夹菜,小辈才能开吃,这个细节好,中国的传统也是要有规矩,才成方圆的。

 

另外一个就是公益广告《舌尖上的春晚》,在四川的乡村,那些乡音,那些朴实的农民说多添一双筷子,这也是我们这个民族好客,看重感情的地方,对于这个多添一双筷子,这句四川人爱说的话,承传了中国数千年的感情。剧团我在北欧生活,深有体会。记得刚出国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有次外出参观散伙以后,几个同学相约去餐馆吃饭,其中有个波兰女孩因为没有啥钱,就光坐在那里看我们吃,她的波兰同胞,一个男生要了好大一块“皮萨”,狼吞虎咽,根本都不看那波兰女生一眼,有个从英国来的也非常自然,还有个从菲律宾来的女生,她懂得我的表情,但是叫我不要那么在意,我努力把一板巧克力送给波兰女生,才开始用餐,但是一想起在国内,就是多添一双筷子的事情,内心徒添悲伤,人情冷暖,非常想念家,那顿饭真没有心思吃。

 

说到冯小刚导演有文化,其实是说他身后两个大作家更有文化,一个是北京的王朔,另外一个是河南作家刘震云,一个是有叛逆的作家,另外一个是很接地气的作家,这也是冯导始终有戏,戏里始终有无穷故事的根源。我打个比方把,那《锵锵三人行》就是因为有许子东,马家辉,梁文道等文人做嘉宾节目方才有了看头是一个道理,没有这个因素,节目是走不远的。

 

说起冯导有文化,表现在总政歌舞团表演的《光荣与梦想》的进行曲风格,觉得冯导那代人身上的苏联情结,军事情结,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进行曲,都是一样的令人亢奋,好像这个兴奋点还很自然的表现出来。如果没有文化的,一上来就只有唱太阳最红了,咳咳。

 

今年的春晚在《英雄组歌》,经典革命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和英雄儿女电影里面的歌曲,都有冯导那个时代很多的烙印与情结。我个人觉得,那些跳舞剧的娘子军,她们穿着的红军脚绑带都被优质的丝光套袜所替代,光滑整洁,看不出纯土棉布的折皱来,我才恍然了,原来我们小时候那段时光早已经又换了一次人间。

 

剧团曾经听一个朋友讲过关于红色娘子舞剧的故事,可惜我一直没有自己去证实过,就是以前美国总统尼克松打破中美冷战访问中国的时候,就观看了革命舞剧红色娘子军,后来美方观看者回忆到当时的舞台情形,给人的感觉是一群穿着灰色的耗子在舞台上串来串去的。

 

Shit

人是唯一能接受暗示的动物,所以,剧团今天在看的时候,就回忆起这个故事,不停地笑着,看着,觉得还真有点那个味道,不信你们自己去看看哈,回过头来再批剧团也不迟。

 

剧团除夕的时候赶着在博客里面上了团年饭,其实一个网友评价很有意思:“你的老3篇都在这里---腊肉,扣肉,蒸肉”。冯导做春晚,也是一个道理,中国那么大,东西南北,56个民族,男女老少,国内国外,不同方言,不同阶级,不同行业等等, 肯定就是一个大杂烩,要热闹,要人气,要人情,面面具到,蜻蜓点水,关键是,就象里面有个父亲说的一样:“春晚不能仅仅是娱乐,还要有教育意义”,哈哈哈,我看到这里想起我老爸来,那老爸最后还严肃地拍着沙发说:“受受教育有什么不好”,

 

关键是镜头突然一转,那个演《蜗居》里的贪官演员出来说:“你别着急,也别上火。”

 

我笑翻了!

幽默,冯导式的幽默啊

 

幽默是可贵的品质,一种品质,咳咳。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