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给儿子女朋友的妈妈发了一个邮件,跟她主动沟通了一次。
我说的都是心里话,妈妈跟女儿关系亲密,自己亲自教女儿学中文,每天陪女儿练琴,小姑娘武术黑带,钢琴超好,学习好,超级聪明,人也很正直很善良。她妈妈也是气质出众,难得地保持了少女的那种气质,打扮得体,优雅内敛。
她也给我回了一封信,说她女儿中学时就回家跟她说起我儿子,鼓打得很好,每天练习两个小时,她当时就在想能够练这么久,肯定是做事认真执着,也是很热爱音乐的人。她说她女儿现在也跟我儿子学习了,开始认真练习了。
好孩子之间是可以互相有正面影响的。
更难得的是,我们都知道自己只是孩子的管家,孩子是上帝的产业,我们得好好管理,这一点在价值观上的认同实在让两个妈妈都非常安慰。
其实这个约会,某种程度来说相当于比好朋友还要好一些的关系,跟我们想的那些什么结婚成家没有太大关系,是孩子最初对异性开始感兴趣时一种本能想接近想了解的美好愿望的体现。青少年时期,孩子需要跟爸爸妈妈剥离,成熟长大,而约会对象,会多少弥补跟父母剥离过程中亲密关系的流失,这是一个逐渐过渡的过程。父母如果引导得当,教孩子如何与别人交往,尤其是跟比较亲密的关系的人沟通交流,在早期看到一些问题就比较容易处理。
比如之前儿子给他一个异性朋友送礼物,我对他说你买礼物要买对方喜欢的,他跟我争,我当然得买我自己喜欢的送给她!你又不了解她!我说,我是女的,我自己当过女孩儿,我知道女孩儿喜欢什么。这场争论过了,他当然没有听我的。
这次给女朋友送礼物,他就开始迷茫了,想了一个月都不知道该送什么好。最后我们两个在到底要不要买保暖拖鞋开始有争论。我说:这拖鞋也太贵了,40块钱,穿脚上没几天就不用了,这里这么暖和,不是好礼物。然后他就凌乱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最后我提议送她一条项链吧,比拖鞋可能贵,但女孩子都喜欢这些小饰物。她不化妆,总会喜欢点这些小东西吧。
果然她很惊喜。
她也送我儿子一套非常好的礼物,一个机器人打鼓,做得很精致,很有趣,连我看了都爱不释手。
两个人彼此送对方喜欢的礼物才是真的礼物,送自己喜欢的那不是送礼给别人,还不如直接送给自己。好多人都成年了,都不懂得送亲爱的人礼物应该是投其所好,而不是给己所要。给对方她需要的营养,才会滋润对方,对方也反过来滋润你,彼此珍惜,彼此满足,那才是亲密关系的精华所在。
我要在他现在还小的时候懂得这些道理,不要等到成年之后还因为这些事情跟亲密的人闹得鸡飞狗跳。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在一些事情上负面摩擦久了,就没有精力去做更大的更好的事情。
我们当父母的,做事最先靠虑的权衡利益和得失,这点无可厚非。因为我们过去的环境的竞争比较强,每个人内心的危机感都很强,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就被甩到后面去。比如高考差了两分分数线,从此人生就变成了两个样子,这些在我们脑海里已经生根,不太容易改变。也因为这个,使得我们为孩子安排生活的时候希望一切按部就班,中学好好学习,大学时谈个恋爱,毕业赶紧结婚,结婚赶紧生娃,生娃赶紧培养娃,然后就这么一代一代下去。
因为危机感,使得我们不太容易学习享受过程,只爱关注结果。这是我们父母的思维模式,而我们的危机感孩子们没有,他们每一天都在盼望明天会发生什么,他们是现在进行时,而我们都是过去完成时,俩时态,俩心态,要想跟孩子靠近,得学习了解进行时,不能老当过去完成时。
同时,过去完成时自然有它的好处。我们知道什么事该有个度,什么选择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所以我们给孩子定界限,立规矩,父母跟孩子的关系越亲密,孩子信任父母,敬重父母的为人,了解规矩后面的规律,就会比较容易守得住这些规矩。有些弯路他们避免不了,一定得走;而有些弯路,父母如果帮助得当,是可以避免的,避免之后,他们会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他们会比我们强,比我们好。
所以当家长的不仅要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还要帮助孩子怎么跟人建立亲密关系,学习如何处理矛盾,解决冲突,如何去爱别人,好好享受这些过程这是一生的功课,早学习,早蒙福,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