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nu Lipatti ----罗马尼亚钢琴家,1917年3月19日出生于布加勒斯特一个贵族家庭。父亲是业余提琴手,萨拉萨蒂和卡尔·弗莱施(Carl Flesch)的学生;母亲是钢琴家。近代罗马尼亚音乐之父埃内斯库是利帕蒂的教父。利帕蒂从摇篮时代起在这样的音乐环境中受到熏陶,音乐才能发展很快。用他母亲的话说,他学会钢琴比学会笑还早。利帕蒂很小的时候就会作曲,会用音乐描绘家人的肖像,把父亲和母亲的性格用钢琴描绘出来。这种特殊的感性,注定他将成为一个钢琴家。由于家庭富裕,利帕蒂幼年时父母就请来布加勒斯特音乐学院的著名女钢琴教育家弗洛拉·穆西塞斯库(Flora Musiccescu)教授教他弹钢琴,并由布加勒斯特大学的教授担任家庭教师,教导他除音乐以外的文化修养。他4岁即在慈善音乐会中演出,1928至1932年又在穆西塞斯库教授班上学习。穆西塞斯库向利帕蒂传授了她那无与伦比的技巧和魔术般的触键法,并加以严格训练。1934年,利帕蒂参加维也纳国际钢琴比赛获二等奖,评委科尔托为抗议评判不公,愤而退席,随后邀请利帕蒂到巴黎亲自教他钢琴,并请一流名家教他作曲、指挥和室内乐。布朗热及社卡斯都教过利帕蒂作曲。在科尔托的提携下,利帕蒂自1936年20岁起走向国际乐坛,1937年到德国、意大利举行了独奏会。正当他蒸蒸日上,逐渐被国际乐坛重视之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利帕蒂回到罗马尼亚,后来罗马尼亚沦入纳粹之手,1943年他和他的未婚妻康塔屈泽纳(Madeleine Cantacuzene,钢琴家、教育家)辗转逃到瑞士日内瓦。好不容易熬到战争结束,然而,1946年,不幸的事情发生了:自幼年起即体质衰弱的利帕蒂,因颠沛流离受到的折磨引发了白血病。1948年,为等措医药费,利帕蒂夫妇打算前往美洲从澳大利亚旅行演奏。鉴于他身体太弱,医生命令必须取消演出。消息传出,当时许多音乐家如斯特拉温斯基、明什(Charles Munch)、梅纽因等都慷慨解囊,捐献医药费,更有利帕蒂的乐迷,纷纷从各国汇款,希望他能康复。
1950年5月底,主治医生认为利帕蒂的病情较稳定,或许再过两个月就可以弹琴了。利帕蒂于是在8月23日举行了音乐会,演奏莫扎特钢琴协奏曲。下一场音乐会预定在9月16日举行,曲目都是独奏。然而到9月16日当天午后,当利帕蒂抱着虚弱的病体,到达音乐会现场试奏时,由于身体状况实在太差,医生及朋友都劝他取消音乐会,医生甚至说:说不定到了晚上就不能弹了。利帕蒂自知身体状况极差,也知道自己死期已近,但他还是坚持着。他说:“我有约在先,所以我非弹不可!我必须弹。”音乐会如期举行,在场的每一个听众都为利帕蒂感到心酸难过,听众都是为了聆听这位命在旦夕的年轻天才最后一次的演奏会而来的。在挤得水泄不通的音乐厅里,没有一个人不心酸。上半场是巴赫作品,第一首降B大调组曲中,甜美的前奏,流畅的阿拉曼德舞曲,活跃而富节奏感的库朗舞曲,一转而入庄重的萨拉邦德舞曲,典雅的小步舞曲,节奏最轻妙的基格舞曲。整曲所显示的神圣而优雅的巴赫键盘音乐,堪称空前绝后。但是到下半场肖邦圆舞曲后半时,体力已逐渐不支,从他的面部表情可看出他在忍受着极端的痛苦。当演奏会进行到预定曲目最后一首时,他已无法弹完了。事先准备在他最喜爱的返场曲——巴赫清唱剧改编曲《阿耶稣!人们期盼的喜悦》后,要说几句感谢的话,他也无法做到了。只见利帕蒂的手指,慢慢地离开键盘,留下无言的感谢,结束了音乐会。利帕蒂以有限的生命与体力,回报对他关怀备至的音乐前辈及乐友。现场听众莫不噙着热泪,带着无比的虔诚祝福离去。
他一生中发行的唱片也是极为有限的,主要有EMI(百代)公司制作发行:
(百度)
李帕蒂的天鵝絕響
(转贴)
The particulary touching nature of this recording can leave no one unmoved.
For him a concert was a pledge of his love to Music, which he considered to be a "serious thing' and also the desire, through the music, to give joy to those who always flocked to hear him.
- Madeleine Lipatti, six years after her husband Dinu's death
1950 年的季秋,法國小城貝桑松(Besançon),正欣然地靜候羅馬尼亞鋼琴家迪努•李帕蒂(Dinu Lipatti)的到來。不同於以往的音樂會,這是李帕蒂的告別演出,也是他人生的最後一次公開登臺。15號夜晚,李帕蒂和妻子抵達了貝桑松,彼時已經病入膏肓的他依舊堅持當晚去音樂廳試琴。隨他同行的私人醫生再一次地勸他放棄這場演出。李帕蒂只是重複著:「我承諾過了,我必須演出!」
在獨奏會之前,他不得不靠不計其數地藥劑注射來維持活力。滯重地著衣,緩緩地挪向載他去音樂廳的汽車;樓梯至於他一如十字架上的煎熬。然而,爆棚的掌聲——來自從四面八方趕至貝桑松的支持者——成了他幕後最後一劑亦是最有效用的一劑強行針。
當他坐上琴凳,自然地彈起了巴赫的降B大調組曲(Partita No.1),一切驟然變遷:觀眾聽到的,是充溢著稟賦與靈感的演奏,觸鍵一如既往地乾淨剔透,音樂廳的空氣中飽和著這個世界最最完美的聲音,演繹的魔力猛地把病魔壓在地下踩個粉碎。接下來,莫扎特的第八奏鳴曲(Piano Sonata K310),舒伯特的兩首即興曲(Impromptus),以及他自己重新編序的肖邦圓舞曲(Waltz),一氣呵成;恨的是,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觀眾們無言以對,只能在兩三次作品間隙用節制的掌聲來宣洩心聲——此時,他們便是已經知道故事尾聲的但丁(Dante),慟心而滿懷感激地汲取在天國(Paradise)所受的無限恩澤,李帕蒂正是引領他們的貝雅特麗齊(Beatrice)。
然而,李帕蒂終是精疲力竭,沒有氣力演奏最後一首降E大調的圓舞曲,幾乎昏倒在鋼琴上……
李帕蒂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天才之一——他的摯友,EMI公司製作人沃爾特•萊格(Walter Legge)卻有言他超然于「天才(virtuoso) 」這個二十世紀的摩登涵義之上,而願意將他歸入十九世紀的「鑒賞家(connoisseur) 」語彙範疇。他似乎為鋼琴演奏而生:小指擁有無名指一般的長度;拳擊手一般的寬厚肩膀,與他矮小的身材格格不入,卻成就了他在鍵盤上的駕輕就熟。更重要的,他的演奏已經淩駕於技藝之上,成為一種無法逾越的精神。
迫於孱弱的體質,他一生公開演奏、灌錄的作品數量十分有限,然而一旦經他染指,演繹這些作品的權威桂冠必然毫無異議地落在他的頭上。很多鋼琴家在聽過他演奏的肖邦圓舞曲之後更是失去了對其詮釋的信心。舒伯特的兩套奏鳴曲,他只分別挑選了一首,卻絕斷了其他鋼琴家把全部曲目演繹完善的後路。
一如眾多天才,李帕蒂也有著常人無法觸及的怪癖,然而一切都融入了他洵洵如也、儒雅謙和的脾性之中。
他為肖邦圓舞曲的編序成了自己恪守的定律,無論現場還是錄音,絕不更改;
他從不演奏貝多芬的奏鳴曲,因為他覺得自己不配;
他能提前五年制定學習和練習的日程安排;他從不在公眾面前演奏半個沒有極其精心準備的音符——他計畫需要花四年時間準備貝多芬的「皇帝」,三年時間準備柴可夫斯基的第一協奏曲,以至成為有生之年的未竟之業;
在他急需金錢的時候,一場報酬豐厚的演出因為他的身體狀況而被迫取消,他所抱怨的,只是自己帶給別人的不便和損失。
無可挑剔的完美人格,與吸盡天地靈氣的稟賦,就這麼融洽地彙聚到了李帕蒂的身上,成就了他短暫生命的永恆。或許,這恰是源自於上帝的偏愛;只是對於如我一般渴慕仰止、甘願拜倒在他腳下來乞求所賦的凡人而言,上帝遺棄了些許公平。
就在這場獨奏會之後兩個多月,三十三歲的李帕蒂死於淋巴癌(Hodgkin's lymphoma)。臨終前半小時,他一直在聽著的,是貝多芬的F小調絃樂四重奏,並對他妻子說:「要想寫出這樣的音樂,你必須成為『上帝所揀選的器皿』(a chosen instrument of God) 」。
God lent the world His chosen instrument whom we called Dinu Lipatti for too brief a space.
- Walter Leg 聞君終曲雙淚垂,何不相逢未逝時。即逢沐浴于李帕蒂高貴無暇的琴聲之刻,總是有數說不盡的感恩情懷,想要讓世間萬物都識得他,進而有幸領略他的神韻;然而每每語塞,抑或唯恐無法盡言自己噴湧的胸臆。這屢次的擱置,最終還是妥協成,整理妥帖關於他生平的資料,娓娓地道來,一如貝桑松當年那陣陣「節制的掌聲」。
李帕蒂曾在備課稿中引用了Alfredo Casella的一句話:「我們永遠不需要尊敬一部傑作而是要熱愛它,因為人們只會尊敬那些死去的東西,然而傑作是永存的。」即是,那麼我更應該做的,是繼續毫無保留地熱愛著李帕蒂,以及他用以哺育世間性靈的傑作。
Constantin 'Dinu' Lipatti (Mar 19, 1917 - Dec 2, 1950)
http://aspen127.blog bus.com/logs/2989702 4.html
http://music.douban.com/review/1624927/
For him a concert was a pledge of his love to Music, which he considered to be a "serious thing' and also the desire, through the music, to give joy to those who always flocked to hear him.
- Madeleine Lipatti, six years after her husband Dinu's death
1950 年的季秋,法國小城貝桑松(Besançon),正欣然地靜候羅馬尼亞鋼琴家迪努•李帕蒂(Dinu Lipatti)的到來。不同於以往的音樂會,這是李帕蒂的告別演出,也是他人生的最後一次公開登臺。15號夜晚,李帕蒂和妻子抵達了貝桑松,彼時已經病入膏肓的他依舊堅持當晚去音樂廳試琴。隨他同行的私人醫生再一次地勸他放棄這場演出。李帕蒂只是重複著:「我承諾過了,我必須演出!」
在獨奏會之前,他不得不靠不計其數地藥劑注射來維持活力。滯重地著衣,緩緩地挪向載他去音樂廳的汽車;樓梯至於他一如十字架上的煎熬。然而,爆棚的掌聲——來自從四面八方趕至貝桑松的支持者——成了他幕後最後一劑亦是最有效用的一劑強行針。
當他坐上琴凳,自然地彈起了巴赫的降B大調組曲(Partita No.1),一切驟然變遷:觀眾聽到的,是充溢著稟賦與靈感的演奏,觸鍵一如既往地乾淨剔透,音樂廳的空氣中飽和著這個世界最最完美的聲音,演繹的魔力猛地把病魔壓在地下踩個粉碎。接下來,莫扎特的第八奏鳴曲(Piano Sonata K310),舒伯特的兩首即興曲(Impromptus),以及他自己重新編序的肖邦圓舞曲(Waltz),一氣呵成;恨的是,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觀眾們無言以對,只能在兩三次作品間隙用節制的掌聲來宣洩心聲——此時,他們便是已經知道故事尾聲的但丁(Dante),慟心而滿懷感激地汲取在天國(Paradise)所受的無限恩澤,李帕蒂正是引領他們的貝雅特麗齊(Beatrice)。
然而,李帕蒂終是精疲力竭,沒有氣力演奏最後一首降E大調的圓舞曲,幾乎昏倒在鋼琴上……
李帕蒂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天才之一——他的摯友,EMI公司製作人沃爾特•萊格(Walter Legge)卻有言他超然于「天才(virtuoso) 」這個二十世紀的摩登涵義之上,而願意將他歸入十九世紀的「鑒賞家(connoisseur) 」語彙範疇。他似乎為鋼琴演奏而生:小指擁有無名指一般的長度;拳擊手一般的寬厚肩膀,與他矮小的身材格格不入,卻成就了他在鍵盤上的駕輕就熟。更重要的,他的演奏已經淩駕於技藝之上,成為一種無法逾越的精神。
迫於孱弱的體質,他一生公開演奏、灌錄的作品數量十分有限,然而一旦經他染指,演繹這些作品的權威桂冠必然毫無異議地落在他的頭上。很多鋼琴家在聽過他演奏的肖邦圓舞曲之後更是失去了對其詮釋的信心。舒伯特的兩套奏鳴曲,他只分別挑選了一首,卻絕斷了其他鋼琴家把全部曲目演繹完善的後路。
一如眾多天才,李帕蒂也有著常人無法觸及的怪癖,然而一切都融入了他洵洵如也、儒雅謙和的脾性之中。
他為肖邦圓舞曲的編序成了自己恪守的定律,無論現場還是錄音,絕不更改;
他從不演奏貝多芬的奏鳴曲,因為他覺得自己不配;
他能提前五年制定學習和練習的日程安排;他從不在公眾面前演奏半個沒有極其精心準備的音符——他計畫需要花四年時間準備貝多芬的「皇帝」,三年時間準備柴可夫斯基的第一協奏曲,以至成為有生之年的未竟之業;
在他急需金錢的時候,一場報酬豐厚的演出因為他的身體狀況而被迫取消,他所抱怨的,只是自己帶給別人的不便和損失。
無可挑剔的完美人格,與吸盡天地靈氣的稟賦,就這麼融洽地彙聚到了李帕蒂的身上,成就了他短暫生命的永恆。或許,這恰是源自於上帝的偏愛;只是對於如我一般渴慕仰止、甘願拜倒在他腳下來乞求所賦的凡人而言,上帝遺棄了些許公平。
就在這場獨奏會之後兩個多月,三十三歲的李帕蒂死於淋巴癌(Hodgkin's lymphoma)。臨終前半小時,他一直在聽著的,是貝多芬的F小調絃樂四重奏,並對他妻子說:「要想寫出這樣的音樂,你必須成為『上帝所揀選的器皿』(a chosen instrument of God) 」。
God lent the world His chosen instrument whom we called Dinu Lipatti for too brief a space.
- Walter Leg 聞君終曲雙淚垂,何不相逢未逝時。即逢沐浴于李帕蒂高貴無暇的琴聲之刻,總是有數說不盡的感恩情懷,想要讓世間萬物都識得他,進而有幸領略他的神韻;然而每每語塞,抑或唯恐無法盡言自己噴湧的胸臆。這屢次的擱置,最終還是妥協成,整理妥帖關於他生平的資料,娓娓地道來,一如貝桑松當年那陣陣「節制的掌聲」。
李帕蒂曾在備課稿中引用了Alfredo Casella的一句話:「我們永遠不需要尊敬一部傑作而是要熱愛它,因為人們只會尊敬那些死去的東西,然而傑作是永存的。」即是,那麼我更應該做的,是繼續毫無保留地熱愛著李帕蒂,以及他用以哺育世間性靈的傑作。
Constantin 'Dinu' Lipatti (Mar 19, 1917 - Dec 2, 1950)
http://aspen127.blog
http://music.douban.com/review/1624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