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扫黄”运动进入轰轰烈烈的全国铺开的阶段。
官方喉舌新华网2月17日报道说,公安部部署“全国范围扫黄专项,已逮捕501人”。
对政府当局这次以名声不佳的中国中央电视台为先导、从广东东莞开始的大规模扫黄运动,中国公众可谓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认识清楚,判断精确,价值观取向精明,给出的评价也巧妙得无懈可击:“一群出卖灵魂的人,在打击一群出卖肉体的人。”
早些时候,中国著名律师袁裕来对中国当局所大力宣传的扫黄运动也提出了类似的评价,表示他在当局的扫黄中看到的是“民生之艰”。
*法报亦哀民生之艰*
世界各国各民族的道德信条大都包含抑强扶弱、为小人物或弱者鸣不平或打抱不平的内容。 律师袁裕来或中国网民显然都是天然的“普世价值观”信奉者,他们毫不犹豫地选边站,站在弱者一方,谴责中国当局和当局的宣传机构恃强凌弱,以欺辱弱势群体、欺辱中国的性工作者来显示自己的正确或正经。
2月17日,法国主要报纸《世界报》发表记者布里斯·佩德罗莱蒂从北京发出的报道,
题目是:
La Chine lance une《tempête anti-pornographie》
中国掀起"扫黄风暴"
佩德罗莱蒂的价值观取向显然是接近中国公众而不是中国当局。他的报道也指出了中国的“民生之艰”的问题:
“中国官方报纸报道说,在广东省之后有八个省展开了扫黄。广东则在东莞出动2000名警察对旅馆饭店进行突袭搜查。性交易在那里是一项大产业,雇用将近30万妓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出口工厂衰落,促成了这门行业的兴起,东莞由此成为所谓的‘性都’。电影导演贾樟柯的电影《天注定》的部分外景就是在那里拍摄的...。”
法国主要报纸《世界报》记者佩德罗莱德在他的报道中不仅对中国当局所谓的扫黄运动的道德性提出了委婉又严厉的质疑,而且也对扫黄运动所动用的“严打”的手法提出了质疑和警告:
“这种‘严打’运动在2010年前后一度让中共前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大出风头。薄熙来在2012年因贪污腐败而倒台。但他当初动用铁腕手段打击犯罪团伙,声言不管一个人地位多高只要是犯罪团伙成员就要打击。他赋予警方不受制约的权力,导致权力滥用,从而最终导致他自己倒台。”
*扫黄与伪善*
2月17日,美国全国性报纸《今日美国报》发表记者麦高乐(CalumMacLeod)的报道,其标题就显示出一目了然的讽刺:
China cracks down, again, on world's oldest profession
中国又在对世上最古老的行业进行镇压
读者只有读原文才能充分欣赏这个标题的讽刺意味,因为英文原文“again”放在句子中间,算是放到一个不同寻常的位置。恰如其分、能完全传达英文原文的调侃讽刺意味的汉语翻译应当是“中国在对世上最古老的行业进行镇压,又”。但这样的翻译需要巧妙的朗读配合,才能表达出“again/又”的讽刺性弦外之音。
在报道的正文里,《今日美国报》记者麦高乐报道指出了中国这次扫黄以及近年来历次扫黄的伪善性:
“在中国当局发动这次扫黄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习近平发动了仍在进行中的打击腐败运动。但批评者表示,中共的做法是伪善的。”
“《红门之后:中国的性》一书的作者里查德·伯格写道,中国官方媒体有关扫黄的说教‘散发着浓厚的伪善味道。’他说,‘享受高等妓女和二奶的都是有钱有势的人和政府官员。地方当局所获得的贿赂和罚款大都来自性产业。’”
“伯格说,性交易在中国有3000年的历史,虽然在毛泽东统治时期中断了25年,但现在是(中国)‘经济的一个支柱,’为中国贡献6%到8%的国内生产总值。”
显然,这些数字,这种内情,这种政治经济学观察,是中国官方媒体绝对不会透露的,也是中国的所谓“市场化媒体”不敢透露的。
“伪善”之说由此而来。
*日本人要小心*
作为中国的近邻,日本对中国当局新近的一轮“严打”行动自然格外警惕。
2月17日,日本主要报纸之一《每日新闻》发表记者工藤哲的报道,题目是:
中国公安省:売春、賭博など風俗犯罪の取り締まり強化へ
中国公安部要求加强取缔卖淫、赌博等社会犯罪
工藤哲的报道说:
“中国公安部决定在全国各地的高级饭店和桑拿场所取缔卖淫、赌博、吸毒等活动,各地全面展开突袭搜查活动。日本驻广州总领事馆2月12日告诫在中国的日本人,广东省公安部门在今后三个月期间将全面取缔风俗犯罪,因此要遵守中国的法令。”
“中国从这个月开始展开向民众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运动,其中包括讲礼貌和爱国等内容。据信在今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中国当局力图通过打击风俗犯罪来提升国民道德。”
读日本记者写的报道,读者往往难免感到困惑,弄不清日本记者到底是一本正经地客观报道,还是一本正经地高级黑。这位工藤哲先生在这里的报道就属于这种令人感到困惑的报道。
提升国民道德在任何国家都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但从工藤哲的报道来看,提升国民道德在中国却好像是不到一个月就可以完成。而且,还是在1年12个月中一个特别短的一个月内完成。
到底中国当局特别神通广大?还是中国人特别容易塑造?还是中国当局在胡闹?还是记者在讽刺挖苦,高级黑?
标准的新闻写作教科书说,记者不应当将新闻报道写成谜语。但读者不能不承认,日本《每日新闻》记者工藤哲写出的谜语很有趣。
*扫黄的关键问题*
东莞的扫黄在继续,中国全国的扫黄在铺开。
扫黄究竟要扫到何时?要扫到多少人?
中国公众显然认为这些问题都不是关键问题。在他们看来,扫黄的关键问题是扫黄缺德,扫黄的实质是“一群出卖灵魂的人,在打击一群出卖肉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