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三明的人生悲喜录——看电影《三峡好人》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韩三明的人生悲喜录
——看电影《三峡好人》
 
 
1
 
一个叫韩三明的男人,是山西的一个井下挖煤工。十六年前从四川买了个叫麻幺妹的女人做妻子。后来已经生了女儿的幺妹被公安解救了,她也毅然地带着女儿离开了韩三明,回去了四川省奉节县的老家。十六年后,即2006年,韩三明从山西来到四川寻找前妻,目的是要来看看十六年来从未见过面的女儿。
 
剧情就是这么开始的,可是到了影片的结尾时,韩三明还是没有能够看到自己的女儿,这其中的波折与原委正是电影《三峡好人》的故事主题。观众通过韩三明的寻找妻女之旅,既看到了一个山西人在异地他乡的经历,也直观了在世纪交替之时,发生在三峡库区的那一幕幕真实的人文景观。
 
所谓三峡库区是指长江流域的湖北与重庆段,因三峡水电站的修建而被淹没的一百二十九座城镇,三峡库区最终就是一片方圆五十八公里的巨大水域。奉节县就位于库区之内,所以,这部影片中的许多取景之地,在今天都已经不存在了,都淹没在库区的水域之下了。编导抢在了即将消失的巨大的地理背景之前,制作了一部极具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作品,意义不凡。
 
一定要说的是,2006年,中国国产电影达到了三百三十部,票房的总收入是26亿元。然而在短短的七年之后的今天,人们还能记住其中的几部影片呢?在当年曾经有过一部商业大片,有中港台的大牌影星歌星参演,取得了几个亿的票房收入。可是到了今天,人们只能记住的也只是那首叫做《菊花台》的歌曲而已。倒是一部朴实无华的小成本电影《三峡好人》,始终都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让人回味不已,感慨不止,尽管它在当时的票房只有几百万。
 
可见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一部出色的文艺影片,决不会像流星一样一闪而过,而是一定能够在时间的面前屹立不倒的。即便它不是一出现就能够立即被很多人所发现,所认可,更不会被街谈巷议,被奔走相告。但是在以后的日子里,还是会被人们所认识,所青睐,所感动的。岁月毕竟是最准确的验证仪,是珍品就能被透射出它的隽永与瑰丽,展现它的魅力与价值。
 
2
 
剧中男主人公韩三明,从形象上说毫不出众,平凡之极,甚至是窝窝囊囊。一件跨梁背心穿在身上,两侧弧形弯度的底边几乎都下垂到了裤腰上,露出从腋下到肋骨部位的大大一片身体。那件背心不仅大得离谱,还十分陈旧,早就不是白色的概念了,一定是穿了十几年,并且也是好久没有洗过了。这样的打扮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个收入微薄,并且是以体力劳动为生的人。不过,你要说他没有胆量和智慧,那就错了。你要是认为他的内心同他的外表一样乏善可陈,甚至是丑陋不堪,那就更错了。
 
在去奉节的船上,他曾被人拉扯到一个船舱里看魔术,之后还要被索取所谓的学习费用。同被受骗上当的人都交了学费,唯独他没有交。他的理由是没有钱。强要收费的人翻了他随身携带的包包,没找到任何值钱的东西后,又把眼光瞄向了他裤子的口袋。问他口袋里是什么?要他掏出来。其实他的手一直放在裤子的口袋里,这时他把手拿出来,一把水果刀紧握在手里,一按弹簧,刀子立即由刀鞘弹出,刀尖直冲着那个要钱的人。那人看到这个场面,再看看他那副不怒自威的样子,知道他是不好惹的,就不得不放过了他。
 
他本来就是来看女儿的,可是当发现他的前妻生活得并不好后,他便决定要把前妻带走。为此他要付出代价。十六年前他买前妻子时花了三千元,十六年后他要这同一个女子领回去时,还要再花费一笔钱,不过不是三千元,而是三万元了。为此,他没有半句怨言,很爽快地告诉那个向他要钱的人,给他一年的时间,届时他带来三万元领他的前妻回去。
 
从表面上看,这个叫韩三明的男人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了,胼手胝足地生存着。可是此刻的他,在他前妻的眼睛里,简直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是一个能够救她于水火之中的一个大男人,一个大丈夫。他的情义,他的胸怀,他的肯于付出与担当,甚至是他的坚强与容忍,都让他的前妻感激涕零,不知道怎样报答才好。所以才有了下面那场温馨的一幕。
 
他就要回山西去了,以便挣了钱好如约来把前妻领走。临别时他与前妻在一座即将被拆除的楼宇里见面,两个人都不善言辞,此刻就更加默然无语。只见他蹲在地上抽烟,前妻站在他的面前。少顷,前妻递给他一样东西。他问是什么?前妻说是糖。他接过来一看,说:大白兔。他打开糖纸,咬下了一半,把另一半又递给了他的前妻。他的前妻把那半糖放到了自己的口里,同时也蹲到了他的面前。一对经历了十六年沧桑,生活于社会最底层的男女,他们的感情同样很丰富。他们对感情的表达,同样很生动,也同样很深刻。这一幕别具一格的真情表露,令人无法不动容。
 
3
 
影片中,有一个情节是点题之笔。那就是当主人公韩三明救了小马哥之后,两人来到了酒桌上,小马哥无意间发现韩三明的电话彩玲很好听,就问是什么歌?韩三明说是好人一生平安。这时小马哥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着说:呸,还好人呢!现在的奉节还有什么好人!这个桥段自然而生动,就像是信手拈来的一样,其实这正是编导的用心独具。
 
因为这句对话紧紧地扣住了这部电影的名字《三峡好人》。所谓三峡好人,还真不是泛指那些土生土长的三峡人,而是指那些来到三峡的外省人,比如就像韩三明。凡是看到了韩三明的行事为人的人,都会从心底认可这个人物,都会认为他是一个真正的爷们,是一个不可置疑的好人。
 
影片中还有一个另外的故事,那就是有一个叫沈红的女子,由太原来到奉节找寻两年没有音讯的丈夫。这个故事从另一个角度,弥补了韩三明的经历中所没有的事情。也就是说,通过沈红的剧情,人们看到的不再是船民和楼宇拆除工这些个群体和他们的生活,比方说人们又有机会看到了国企职工在失去工作后,被迫移民时所面临的许多困境,以及他们与工厂领导或者说是安置办之间,所存在着的那些无法调合的矛盾与冲突的真实情形。
 
由于有了这段剧情,让人们在了解韩三明的故事的同时,视野也被扩大了。从编导的角度来说,这也是一个聪明的办法,这种类似于买一送一故事结构,不仅丰富了剧情,也拓展了电影的宽度,让观众对三峡当时的景况有了更多的了解与感受。说起沈红这个人物,不用说她也是一个好人,她的理智与智慧,不仅让她的丈夫了却了心头的一个重负,也让沈红这个人物成为如何处理失败婚姻的一个典范,具有极高的榜样作用,虽然在现实中这样的女子并不多见。
 
4
 
《三峡好人》男主人公韩三明的扮演者,其本名就叫韩三明,也就是说编导的用意就是要让韩三明自己演自己。因为生活中的韩三明本来也是山西的一个矿工,只不过他是编导的表弟,所以也就成了贾樟柯的御用演员,而且他也确实不负表哥的重托,每次都有出色表演。这次他更是演活了影片中的男主人公,以至于让观众不免会产生一个错觉,从一开始就以为这是一部记录片,因为片中的每一个情节,人物的每一个行为或心理活动,都更像是生活中的实况。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到导演的风格了。贾樟柯是一位非看重艺术的真实性的导演,恰恰他又是拍摄记录片的高手,所以他的故事片都具有记录片的特点与元素。在《三峡好人》里,他用记录片的手法把三峡建成之前的地貌状态都一一记录在影片里。镜头里的奉节就是一个大工地,不过正在施工的建筑一个没有,放眼看去尽是一处处断壁残垣,正在拆除的民居厂房,比比皆是。地上满是瓦砾,江岸的峭壁上矗立着醒目的标志,提醒库区未来蓄水水位的高度。
 
在当时的那里,最忙碌的工作就是对所有的建筑要予以拆毁的劳作了,由于这项工作也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因此就成了一群只能从事简单体力劳动的民工们的主要工作了,借此他们也得以维持最低的温饱生活。迫于生计,居家妇女们也做起了小姐们才做的营生。可是他们的生意对象只能是那些拆房子的体力劳动者了,她们的收入就可想而知了。最后实在无路可走,她们就去广东打工了。打工和农民工成了两个最响当当的时代词汇,标志着其背后发生的是一场深刻的社会与经济变革。
 
在人人都要致富的时代,躁动是免不了的连锁反应。影片里,从第一个镜头开始,就是这种躁动的呈现。陈旧的江轮,坐在甲板上的乘客,江轮四周油漆斑驳的栏杆。还有岸上无处不在的摩的,以及开摩的的年轻人,另外还有将民房当作简易客栈出租的老人。看似人人都很忙碌,实际上也是人人都很辛苦。生活,还谈不上质量,只是处于一个仅仅能够维持最基本的生存条件的水平上。每天三元的简陋旅馆,最后一元两角就可以住上。
 
韩三明前妻的大哥麻老大和他的三个弟弟就睡在一个废弃的船上,他们的饭食只是一碗面,里面什么都没有,即使是一片菜叶也没有,而他们所从事的却是繁重的体力劳动。这一切,如果不看这部影片,生活在以北上广为代表的富裕地区里的人们,应该是无法想象得到的,像韩三明,麻幺妹等这些芸芸众生的生活境况竟是这个样子,贫困是真实的,贫困还是很多人的最大敌人。
 
5
 
当然,编导借着沈红的故事,也用镜头把三峡的壮丽景色收到了影片里,介绍李白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时的,那个三峡两岸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无与伦比。坐在邮轮上的人们,沿江而下,心情一定会豁然开朗,仿佛就是到了人间仙境。不过,沈红不会有这样的感动,她当时坐在船仓的座位上,眉头紧锁,心情凝重。她是挥别了婚姻,却无法洒脱地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韩三明则不一样,他急匆匆地踏上了回山西老家的路程,他的心情比来时可是踏实得多了。虽然他还没有看见女儿,但是他终于看见了女儿的照片,知道女儿正在东莞打工,为此,他的心就放下了不少。而且,喜上加喜的是,他不仅找到了女儿,还可以把前妻领回家,这可是他始料不及的,这应该是一个额外的巨大收获,是人生对他的一次重大嘉奖。从此韩三明的人生将会出现一种新的转机,有理由相信他以后的日子一定会很幸福。
 
其实,在长江边上,当他终于见到他的前妻时,他们是有过一次跨越了十六年时空的对话的。他问:你现在的老公对你好不好?她说:不算是老公,跟他跑船,给我口饭吃。他又问:你现在好吗?她说;不好。他像是自言自语,幽幽地说:我对你那么好你都要跑。言外之意,既然过得不好,怎么不离开他?她回答道:那时候还年轻,不懂事。他好像还不解气,又继续说:你都出月子了,我妈妈都不让你干活。养不住。
 
她,显然要改变一个话题,问:你有老婆吗?没有。我给你介绍一个。不要。我只想看看孩子,你连孩子一张照片都没有吗?有,在船上。带我去看看。这时候是一个长时间的停顿,之后她说出了一句连韩三明都会很感意外的话:早不来,晚不来,为什么十几年了你才来找我?
 
这时,韩三明彻底沉默了。他掏出烟,点燃一支,闷闷地抽了起来。在他的心里一定是五味杂陈,可是一时间又不知道怎样向眼前这个,曾经做过自己妻子的女人说得清楚。十六年来的哀伤一定是让这个山西汉子痛苦不堪。也是,生活本来就不易,可是他们的人生又太坎坷,他们的过去也是不堪回首。他们还要等一年,才能完全改正因为当年的太年轻不懂事而造成的错误。
 
尽管如此,曙光已经看到了,已经分开了十六年的两个人,还能被最后一年的阻隔而烦心吗!所以韩三明是怀着喜悦之情离开奉节的,走时,还带着曾经一起在奉节拆房子时的工友,他们听说去山西挖煤可以赚得更多,就跟着韩三明一起走了。尽管挖煤更劳苦,也更危险,他们也是在所不辞,甘愿铤而走险。
 
6
 
韩三明的前妻,麻幺妹的扮演者是一个群众演员,是在电影拍摄现场附近的一个卖冷饮的小卖部的老板娘。贾樟柯说当他决定要用她演这个角色时,遭到了他团队里许多人的质疑,因为这个角色毕竟很重要,而对她根本不了解,到底她能不能担负着这个重任,大家心里没有底。可是摄影机一启动,她的表现就让人们的疑虑消除净尽了。事实上她演得极好,非常进入角色,与韩三明的两场对手戏都演得非常成功,令这个人物性格很丰富,也让人觉得韩三明把这个女人领回去是应该的,也是值得的。
 
可见,贾樟柯实在是个会点石成金的人,他善于使用包括群众演员在内的非专业演员,并能够把他们培训调度得恰到好处,使他们连连创造佳绩。麻幺妹这个人物扮演者的出现,就是又一个可称赞的例证。事实上,敢于不使用名星,并不以商业利益为根本目的,是导演具有追求与信心的真正体现。
 
《三峡好人》固然为贾樟柯带来了许多荣誉,但是更重要的是,这部影片也为观众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它让人们知道电影这门艺术,原来是可以这样紧密地与现实保持联接的。贾樟柯以他独特的领悟与手法,在电影创作上屡有建树,有目共睹。他的才华令人信服,他的作品独树一帜,他一定还会有大作为。
 
 
 
电影《三峡好人》链接: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I5Mzc0OTg4.html
 
 
 
 
 
 
 






点缀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l' 的评论 :

是,所言极是。不过电影语言是技术上的能力,追求则是一个导演的灵魂命脉。仔细地看过贾樟柯的几部片子后,就会觉得这样的导演才是真正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太有生命力了。那些貌似大导演,名导演同他相比,差距就在这里。前者的作品可以留世,后者的则让人过目即忘,根本就不在同一个层次上。

多谢留墨交流。。。

bl 发表评论于
贾樟柯是个有追求的导演,但是电影有它自己的语言,中国导演最大的不足便是电影语言的缺乏。
点缀 发表评论于
回复 'tournier' 的评论 :

谢谢Meg.!贾樟柯的电影深深地扎根于生活之中,太值得一看了。



tournier 发表评论于
问好点缀君,谢谢佳作分享!

还没有机会看过这位导演的作品,等周末有时间要看看你写的这部电影。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