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理99条(第二辑)(16):训斥与责备不如善意的建议

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人无完人,孰能无过?

 

有些人喜欢对他人训斥与责备,有的人对自己也是求全责备、尽善尽美,使得批评成为一种口头禅。于是乎,训斥、责备、批评、指责、讽刺、嘲笑、恶骂别人,不管自己有理无理、有好心无好心,总之是一骂了之,毫无人际交往技巧。

 

  训斥和责备,与愤怒和仇恨一样,都会给自己带来痛快的感觉:发泄愤怒能让自己一吐为快,责备他人能让自己舒服过瘾。它们就像其他使人快乐的活动一样,容易让自己上瘾,甚至有人会迷上它,并养成习惯,无法自拔。

 

训斥和责备他人,会成为一种习惯。当你总是训斥和责备某人对你不好,你就会这样不停地固执下去,直至生命终结;当你总是训斥和责备某人是错误的,你就会这样不断地固执下去,直到与他人不相往来。因为你不愿意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问题,不愿意学会换位思考,而且一直拥有一颗傲慢之心,认为自己就是对的。

 

训斥和责备他人,很多人是因为内心的某种恐惧心理。他们恐惧自己的地位或利益被他人夺去,恐惧自己的名誉或尊严被他人玷污。这样的人总是认为自己是具有权威或极权的,看不起他人;或者他们只是看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他人的优势。

 

对于自己而言,一定要明白和牢记:一个人总是竭力去做最合乎自己利益的事情。当从事最有利于他自己的事情时,如果他是正确的,那么就会出现好的结果;但是,如果他是错误的,那么就会出现坏结果,因为痛苦将紧接着这样的错误到来。假如你能记住这一条,那么你将永远不会被任何人搞得心烦意乱,你将永远不会训斥和责备任何人,永远不会与任何人为敌。

 

对大多数人来说,如果有迹象表明我们自己可能犯下了错误,并因此而反躬自省,我们通常就会找出问题所在,并做出相应的自我调整。那些不会自我调整的人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对自己的错误和陋习茫然无知。他们的习惯性思维就是认为自己最好,无论何时何地。不管有什么迹象表明他们的过错和错误,他们都不会做出自我调整,反而试图抹杀这些迹象,而这经常要消耗一个人大量的能量。他们动用自己的所有力量,把他们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别人,以便保护他们自己。

 

其实,这个世界本身就是完美的。好与不好,同时存在,才是一个完美的世界。只有好,没有不好,那就不存在好了。如果知道一句话说出来,可能会导致他人烦恼、愤怒、不开心、不愉快,那么这句话就最好不说,或者使用委婉、中性的言词。因此,静下心来,切勿急躁,而是采取建议或劝告的方式,这是最好的为人之道。

 

建议或劝告他人的时候,还要先观察具体情况,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以为是正义的、合理的、正确的,就不分场合、情形、方式地去说。俗话说:有理也要让三分;千万不要得理不让人。这才是人际交往技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