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同胞都吐槽到美国ER看病慢,等上个老半天甚至一夜没睡也没得到处理,认为还是中国那样来了立刻就处理的好。一网友举例说"一朋友的手臂断了,还有个大腿被电锯飞出,一大块肉没了"都没得到优先处理。开始时这生动的描述让我误解为整个手臂断了、大出血,觉得这种情况应该会得到第一救治,不会没人管的,最起码会先止血。后来明白了,原来断了的意思是指手骨折了。我想就此介绍一下ER的分诊---五级ESI评判制,帮助大家了解美国急诊室的处理程序。
ESI,是Emergency Severity Index的缩写 。中文为紧急严重指数。它分五级,从1--5。你到了急诊室后,由专门的分诊护士(叫triage nurse)迅速判断严重程度,打一个ESI分,按紧急程度分诊处理。1最紧迫,最先处理。而5最轻缓。一般的小孩感冒发烧咳嗽(无严重的呼吸道问题)都是5,手割个小口是4,你要等啊。请看分诊文字解释和等候时间图:
图2 ESI分级和医生见病人的时间
图3 详细分级解释
图4 另一家医院的各级等候时间
等候时间
当分诊护士按轻重缓急的5级分诊后,你可能马上得到救助或被带去候诊区等候。需要等多久得取决于当天的繁忙情况。如果有很多比你更严重更紧急的病人需要处理,那么你等候的时间就会长些。候诊区一般很安静,但这并不意味着急诊科不繁忙。只是美国的管理和中国的不一样,ER得永远保持井井有条,忙中不乱。这不是我对它的吹嘘,此番评价是来自另一位网友两次ER经历后对我说的感想。
ER工作人员也知道等候会使人焦燥不安。所以他们会尽快让你得到处理,使你的身体舒服。在你等候的过程中,如果你觉得你的病情有变,请不要犹豫,尽快让分诊护士知道。这一点我想特别提醒我们的同胞,尤其是那些比较乖或英文不太好的,不要犹豫,要为自己的病或怀里的孩子,及时大胆地要求帮助。在ER,不管你是什么身份(合法的或非法的,有保险或没保险的,说何种语言),都不应该遭受歧视或冷遇。这是完全不同于国内的。跟美国医院打这种官司,律师们总是跃跃欲试的,医院是会桩桩失败的。但这不等于你因此就可以向医务人员挥拳相向,像国内那样打医骂医。详见下面的行为守则。医院也配有专门的翻译人员(比如西班牙语,华语(国语)等)帮助病人或三线电话帮助,即三方(病人或家属,医务人员和电话那头的翻译人员)能同时沟通。
请理解,如果有人比你晚到急诊室但却先被救助,那不是有熟人在走后门夹塞,而是他们的情况比你更严重更需要紧急救助。
避免食物和饮料
在你被带去看医生前,最好不要吃、喝东西。因为一会儿你可能需要做些空腹的测试或检查。如果你要吃东西或有任何问题,请不要犹豫,先问分诊护士。
检查和治疗
到时候护士会叫着你的名字,带你去见医生。医生会问你进ER的原因,病情(哪里不舒服,多严重)和病史等一些问题,听心肺做体查和告诉你可能需要做的下一步检查或治疗。此时会有很多人陆续来到你的跟前,有抽血采样的,带你去留尿样的,有做X-ray的或CT的,甚至专科医生(比如他们正好就在医院的住院部里),等等。
如果你的情况不严重,医护人员处理后,可能一会儿你就可以回家休息了,或嘱咐你第二天或过几天约看你自己的家庭医生。如果你的问题比较严重,你可能被安排住院。而住院得有床位,有时候你可能要在ER等上一段时间或被转到其它医院治疗(假如医院没有设备或专门的医生)。
你的家人或朋友可以到医院探访你,以缓解你的焦虑甚至帮助语言上的不便。但最好每次限制1--2位来访者。有时侯为你做检查时,出于隐私考虑,医务人员可能让你的家人或探访者暂时离开,到外面等候。这可能和国内的做法很不同,请不要生气。
要提供给急诊科医务人员的信息
为了帮助医生护士了解你的情况,请告诉他们:
你所有的健康问题(病史)
你吃的药或做的治疗(包括保健品(如维他命,中草药等)
过敏史,包括药物和食物等
吸烟史
最近是否在国外旅行过
你怀孕了或正在哺乳
你是否有保险和保险种类
任何其它的你觉得应该让他们知道的事(包括家暴,假如你正因它而受伤的话,等等)。
行为守则
行为守则的制定是为了确保病人、访客和员工有一个安全和良好的医疗环境。对其他病人、亲属或工作人员使用暴力、脏话、威胁或辱骂是不允许的。开始时会先警告,如果不听警告,工作人员,保安或警察就会请你离开。你拒绝或反抗的话,视情节严重程度手铐伺候,到警察局一趟,或再到法庭见法官。
管好你的贵重物品
在你接受急诊科治疗时,最好请家人或朋友照管好你的贵重物品。尽管医院工作人员很小心也很努力,但来往人员太多,偷窃仍然是一个问题。医院只对那些签收在保管柜里的物品负责。其余的概不负责。
电话问题
医院允许患者或家属对外打电话或来电询问。但请限制不必要的询问来电,因为ER很忙,亲属们都来电和医生谈话,势必影响医务人员对你或其他病人的照顾。
有的区域必须关闭手机,因为它们可能对医院的设备有干扰,请自觉遵守。
出院回家
当你直接从ER或住院部出院时,你会得到详细的出院指导(Discharge Instructions)。这包括:
出院详细指导/注意事项(包括换药,家庭护理等)
药物或处方(除了管制的麻醉镇痛剂还用手写的处方外,现在医生开的都是e-scripts,你直接到你指定的药店取药或者就在医院的药房拿药)
预约进一步的测试(比如血检,CT/MRI,或stress test,等)
门诊预约
可能给你家庭医生的信或检查结果
开给雇主的病假证明书,等等。
如果你有任何疑问,请问明后再签字,医务人员必须解答你的问题。你有权得到解释直到你理解。请不要带着疑云/疑问离开。那不是你到ER的收获和经历。主动些,为自己的身体,也为你将要付的Co-Pay的钱。付了钱要得到应当的服务。你不明白又不问,那就是你自己的责任了。这种坏经历是很冤枉的,对你,对ER或住院部工作人员。
投诉
每个人在急诊室或住院部的经历和感受不同,如果你或你的亲人有任何关于治疗上的问题或不满,请先询问照顾你的医生或护士。一般情况下你都会得到适当的解决。服务病患和使他们满意是医院的核心宗旨。很多医院在你出院后的一星期内,会有专门人员打电话到你家里询问你这次对ER或住院的满意度。如果你还有不满,医院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处理,可以继续致电投诉,甚至可以到当地州卫生部门反映。
何时该看ER呢?
请点看此图: 如何判断何时该看急诊【图】
请善用ER资源和留給急需ER救助的病人。当然,你感觉不好/不对头时,到ER寻求救助总是首选。
另外我要提醒的还有,当家人有剧烈胸痛、中风症状、小儿食物噎住/食物中毒或昏迷时,请马上致电911求救。不要自己开车送病人来医院。因为急救时间很关键,你以为够快地送病人到ER,但却忽略了途中无人救助的那一段宝贵时间。很经常地,ER接到亲属的急切喊叫,迎来的或到车里去接的是早已冰凉了的身体。打911电话,不要省救护车的钱,你所在区域的救护车5--10钟内就会到你的住处,急救人员就能开始适当救助,有药物有氧气支持、能做心电图,能在送往医院的途中,有法律保障的绝对道路先行权(这一点非常重要,可以畅通无阻、争分夺秒地往医院开去),若途中出现情况,有各种他们可以使用的药物来救助病人,并会提前通知医院ER做好接应准备。记住:重大问题时请打911,除非你家离医院只有5分钟的路程,而你对医院又熟门熟路。在高速公路上遇到家人出现紧急情况时,也最好打911或向你知道的最近医院的方向开去。
入乡随俗,请了解和记住美国ER分诊的特点与运作,减轻自己的疑虑和焦虑。谢谢阅读!
图片来源:
1. http://www.betterhealth.vic.gov.au/bhcv2/bhcarticles.nsf/pages/Emergency_department_what_to_expect?open
2. http://www.processmodel.com/blog/wp-content/uploads/2013/05/triage.jpg
3. http://nurseeducation.org/assets/5leveltoolsample.jpg
4. http://tiger.ece.stevens-tech.edu/09-10/grp3/images/TriageLevels.jpg
5. http://image.slidesharecdn.com/triageinemergencydepartment-100121135547-phpapp01/95/slide-1-728.jpg?cb=1264103763
其它有关医院的信息,请参考旧文:
美国看病常识(15)---在美国无医保时得了大病(如癌症)怎么办?
美国看病常识(14)---美国医院概况介绍
美国看病常识(13)---食品和药物的相互作用
美国看病常识(12)---有关乙型肝炎的一些问题
美国看病常识(11)---“坐月子”观
美国看病常识(10)---医院有何措施保护病人不受伤害?
美国看病常识(9)---消化道的检查:胃镜和结肠镜
美国看病常识(8)---病人的权利和责任
美国看病常识(7)---疼痛及各种表达法(中英对照)
美国看病常识(6)---常见血液检查及参考值(中英对照)
美国看病常识(5)---姑息医学、姑息治疗和临终关怀
美国看病常识(4)---Advance Directives(预先指示)
美国看病常识(3)---有哪些同意书和文件要签?
美国看病常识(2)---医院、住院部和分科
美国看病常识(1)---家庭医生/主要医生
Assembling Your Own Record Can Help Create a Guide to Care
Studies show that patients who are actively engaged in their own
healthcare have better outcomes and lower costs, but many Americans
lack the skills and confidence to be this kind of patient. Laura Landro
and University of Oregon researcher Dr. Judith Hibbard discu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