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巴尔的摩, 一个激发文学灵感的地方

观潮起潮落洒脱,看云卷云舒怡然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走近巴尔的摩,一个激发文学灵感的地方

舒怡然



到过美国东海岸的朋友,对巴尔的摩一定并不陌生。它是处于纽约与华盛顿之间的一座港口城市。是美国最早建立的大城市之一,也是马里兰州规模最大的都市。

巴尔的摩一向以其制造业而著称,它在美国早期工业发展历史中曾经起过卓越的作用。然而,这个城市对于美国文学发展史独具特色的贡献,却是鲜为人知的。

人们都一定非常熟悉美国国歌,就是那首脍炙人口的《星条旗之歌》(The  Star Spangled Banner)。这首歌的创作者,是一位名叫弗郎西斯.斯考特.基(Francis Scott Key)的马里兰青年。1814年9月,英国军队在火烧华盛顿之后,分海陆两路进攻巴尔的摩。英国海军在对守卫巴尔的摩内港的麦克亨利堡(Fort McHenry)通宵炮轰之后,仍然未能攻克这座碉堡。当时,弗郎西斯注视着在战火中高高飘扬的美国国旗,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诗, 《保卫麦克亨利堡》 (The Defence of Fort McHenry)。他用《献给天国的阿克那里翁》(To Anacreon in Heaven)的音乐为这首诗配曲。这首歌后来成为美国国歌,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

美国十九世纪著名诗人埃德加.艾伦.坡(Edgar Allan Poe)是第一位来到巴尔的摩的作家。他自1832年起在巴尔的摩居住了三年,期间创作了一些短篇小说和诗歌。说来有趣的是,埃德加不是因为曾经在巴尔的摩生活过而被推崇,却是因为1849年他从里士满(Richmond)到费城的途中死于巴尔的摩而被铭记。他的墓园就建在巴尔的摩市中心附近,旁边还建了一个纪念馆。

进入二十世纪,有四位著名作家曾经在巴尔的摩度过了他们创作生涯的重要阶段,包括詹姆斯.M.凯恩 (James M.Cain)、达希尔.哈米特 (Dashiell Hammett)、斯科特.菲茨杰拉德 (F. Scott Fitzgerald)和约翰.多斯.帕索斯 (John Dos Passos)。

凯恩在二十年代初期供职于《巴尔的摩太阳报》(Baltimore Sun),他结识了当时知名评论家和随笔作家门肯。门肯热情地鼓励凯恩从事专业写作,这促使凯恩在离开巴尔的摩到了加利福尼亚后,写出了颇具开拓性的冷硬派侦探小说,他的代表作有《邮差总按两次铃》(The Postman Always Rings Twice)和《双倍赔偿》(Double Indemnity)。

另一位冷硬派作家希尔.哈米特,他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巴尔的摩度过的。他14岁辍学,当过私人侦探,打过各种杂工。他的著名小说《马耳他之鹰》(The Maltese Falcon)和《瘦子》(The Thin Man),虽然不是直接取材于巴尔的摩,但是从这些作品中,你依然能够看到这座城市以及他年轻时侦探生活的影子。

“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家之一的斯科特.菲茨杰拉德,以其《了不起的盖兹比》一书而闻名于世。他在1932年陪妻子来巴尔的摩接受精神病治疗,在这个城市呆了五年时间。小说《夜色温柔》(Tender Is the Night)的许多章节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约翰.多斯.帕索斯在1952年来巴尔的摩之前,就已经是赫赫有名的作家,他最著名的作品《美国》三部曲已经问世。帕索斯在巴尔的摩度过了他的晚年。

谈论巴尔的摩的文化生活,就不能不提《巴尔的摩太阳报》。从1837年5月17日创刊至今,该报已经走过了175年的曲折历程,它最初的名字是《太阳报》(The Sun)。在上个世纪初,《巴尔的摩太阳报》曾一度在全美国享有盛誉,是最具影响力的大报之一。它拥有一批优秀的新闻记者和编辑,其中包括特别著名的媒体人、评论家和作家亨利.路易斯.门肯(H.L. Mencken, 1880-1956)。

门肯算得上是土生土长的巴尔的摩人,他出生于巴尔的摩市,十六岁从本地工艺学校毕业后,就投身于报界。1906年他加盟了《巴尔的摩太阳报》,直到1956年辞世前,一直与该报保持着密切联系。作为专栏作家和评论员,门肯对美国文化生活曾经产生过重大影响。他对萧伯纳和尼采的批判性研究,奠定了他作为一个严肃批评家的声望。

除了评论家,门肯还是一位出色的散文家,他的散文视角新颖,创意深邃,观点鲜明,力透纸背。他为《巴尔的摩太阳报》撰写的专栏,后来脱胎成为《美国信使》。这份杂志秉承的挑战传统及打破偶像的编辑方针,对于美国理论批评和创作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是功不可没的。

巴尔的摩对于门肯的创作生涯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性。他的三部经典自传《幸福年华》(Happy Days)、《报社年华》(Newspaper Days)和《异趣年华》(Heathen  Days),描写的是他在巴尔的摩度过的青少年时期。一个充满生命活力和人情魅力的巴尔的摩,跃然纸上。从这些作品中,你也能真切地体会到,门肯对这个故乡城市的那种深厚的情感。

另一位巴尔的摩作家劳拉.里普曼,也是通过《巴尔的摩太阳报》而步入文学界。因为记者的职业关系,她对这个城市的犯罪群体尤为关注。并写出了两部影视剧《凶杀:街头生活》(Homicide: Life on the Street)和《火线》(The Wire)。她的两部以巴尔的摩为创作背景的小说也大受欢迎,即《巴尔的摩蓝调》(Baltimore Blues)和《魅力城市》(Charm City)。

值得一提的还有一位作家安.泰勒。她不是巴尔的摩人,但因为她的小说作品,却得到了巴尔的摩人的欢迎和认可,并把她当成了自己人。安.泰勒于六十年代初才来到巴尔的摩这个城市,从她的第四部小说《时钟发条》(The Clock Winder)起,她便把巴尔的摩作为自己小说的写作背景。此后,她的两部最有名的小说《乡愁小馆的晚餐》(Dinner at the  Homesick Restaurant)和《意外的旅客》(The Accidental Tourist),使她一跃成为美国畅销小说家。她凭借小说《活生生的教训》(Breathing Lessons),获得了普利策文学奖,是仅有的两位荣获此项殊荣的巴尔的摩作家之一(另一位是作家拉塞尔.贝克)。

巴尔的摩,这个与美国文学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城市,她在无声无息之间,带给了作家创作激情,孕育了作家创作灵感。所以,说巴尔的摩是一个能够激发文学灵感的地方,实不为过。

 

舒怡然 发表评论于
回复 'ZTM' 的评论 :

我自己没有,但是的确有朋友在那里学习生活过。
谢谢回访!
舒怡然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乎适' 的评论 :

那JHU可真是灵感中之灵感了,看来巴尔的摩的确有诱人之处呢。谢谢你的信息!
ZTM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乎适' 的评论 :

楼主是否也曾在Baltimore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学习过吧。住之久才能情至深啊!
乎适 发表评论于
作家张纯如也曾在Baltimore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学习过!
舒怡然 发表评论于
回复 'ZTM' 的评论 :

Thank you for good comments! Fallen in love with a city might arise from the deep care of it.
舒怡然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茅山道士' 的评论 :

欢迎茅山道士来访,多谢鼓励支持!
舒怡然 发表评论于
回复 'zephyr2012' 的评论 :

Thank you for enjoying my writing!
zephyr2012 发表评论于
thanks for sharing. learned a lot of knowledge. put into my book mark collection .
茅山道士 发表评论于
欢迎多写些这样的文章, 增长知识,开拓视野。让我们对这座老城瓜目相看。
ZTM 发表评论于

Thanks for the good article! I was wondering what brought you this inspiration to favor Baltimore...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