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婚姻(二)- 走回原生家庭(3)

每天记一点儿,省得忘记了。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讲一个学习摆脱原生家庭负面影响的个案。
这是一个牧师,在家里是最小的,上面有几个姐姐,小时候都是被管头管脚的。结婚之后,他娶的太太是家里的老大,他太太在生活里对他不管是照顾也罢,还是规劝也罢,都会引起他特别强烈的反弹,他最常说的话就是:“不要管我!”
他们夫妻关系因此一度进入非常紧张的状态。
但他是牧师,保持家庭和睦是他的本分。他特别愿意学习,带着妻子看心理医生,探讨到原生家庭时才发现了他们之间这种interlocking core concerns的现象,慢慢地明白了不是他不好,或者是妻子不好,而是他妻子的一些建议或要求常常会触碰到他的心理按钮(心理按钮就是心理不安全区域,别人一踩上就容易爆炸的地方 – 参考博文:讲一讲心理按钮)。
后来他让他的妻子做了一个牌子,上面写“不是姐姐”这几个字。每次当他妻子说什么他又要开始反弹时,妻子立刻拿出牌子来给他看,他就知道自己该休战了。
这位牧师的做法,其实就是把潜意识里面的灯点亮,透过探索新的思维回路用意识盖过潜意识,在我们做决定的时候不是由潜意识做主(儿童时代的心理程式),而是让意识做主,让人在理智的引导下找到更有建设性的方法。
这种走回原生家庭,一点点探索内心世界,了解内在化了的心理程式对人的影响属于深度心理学领域。探讨原生家庭,当然既包括了解原生家庭里面好的部分,也包括负面的部分,这种探讨和学习就是要继承原生家庭里面的优良传统,摆脱原生家庭里面负面的影响,同时也学习接受原生家庭里面我们无法改变的部分。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混淆理解和接受这两个概念。
我们用我们的不理解来表达我们的不接受。
比如不理解一个人从中间挤牙膏,认为牙膏就该从底部挤,并且说,我就不明白,这么简单的事情,你怎么就改不掉。
而另一个人说,我就不明白,为什么非得按你的方法挤,我们家,从小到大都是从中间挤的,牙也刷了,牙膏也没浪费啊。
其实如果了解了原生家庭传统这回事,就会理解牙膏可以有不同的挤法的,这种事情没有对错。
理解了之后,可以选择接受,也可以选择不接受。
接受就是其中一方妥协,换一种挤法。
不接受就是一人买一管,各挤各的,但谁也不用看另外一个人不顺眼。
我想再写一写我在带组过程中的两个挣扎。
第一个就是男人对这个课程的抗拒。
我费了很多口舌邀请男士加入这个课程,有的一听什么“亲密之旅”立刻摆手,有的为了礼貌表示可以尝试一下,但一听到说太太也上课立刻摇头。好不容易千辛万苦请了几个男士上课,课堂上一开始讨论立刻出现各种难以应付的状况。
比如其中一个丈夫发表意见说:女人就算结了婚,也应该保持一定的独立性,精神独立和经济独立都很重要,一个可爱独立的女人会更容易赢得丈夫的喜欢。他很坦诚地表达了他的观点,还得到另外一位弟兄的应和。但是在课上甚至下课之后,有的姐妹就一直跟在他后面问,你说女人经济不独立怎么就不可爱了啊?你说说为什么不可爱了啊?那位弟兄后来对我说,以后我再也不要来上课了!我再也不要说心里话了!
当时我很沮丧。
后来仔细思考,才跟黄博士讲过的一个道理联系起来:在一个家庭里,能够让一个人可以畅所欲言表达心声是何等的重要。当一个人敞开心扉,他是把自己最珍贵的礼物送给了对方,对方如果无法扩大自己的心理容器来倾听他的心声,也会因此失去了夫妻之间最珍贵的亲密好时光。
人生的两难是,对你说真话你受伤,不跟你说真话我很孤单。可是如果在一段关系里,我都不能跟你说心里话,又如何谈得上亲密呢?
第二个挣扎是女人的苦恼,为什么在婚姻里总是我在努力?我在提要求?我在争取婚姻的幸福?
女人在一起最常说的话是要找一个爱自己多的人,这样对对方的需要就没有那么多,也就不需要做什么努力,什么改变。所以,最好是对方为了爱自己的缘故,愿意做自我改变来迎合自己。
而事实上呢,任何人,不管爱多还是爱少的那个,是都不愿意做改变的。
人是不会改变的,除非他觉得被爱。
这也是人生的两难,到底是我掐着你的脖子让你改变来迎合我呢?还是你掐着我的脖子让我改变去迎合你呢?我们花了太多时间去掐彼此的脖子了,完全忘记了一个事实:掐脖子只会让对方窒息,让对方扭曲,不会让关系更好。
女人,其实是家里的情感支柱,是家里的经理人。就好像在公司里,能够当领导的都是那个可以平衡各方面关系促成团队合作的人,在家里,妻子就是那个经理人的角色,在丈夫和孩子之间帮助沟通,促进了解,妻子是家庭关系里非常重要的总理角色。
为什么是这样呢?我会在下一个部分“两性关系”里会仔细讨论。
羽衣飞飞 发表评论于
回复 'Little*Fish' 的评论 : 谢谢鼓励。这次我争取一鼓作气写完。
羽衣飞飞 发表评论于
回复 'soundofsilence' 的评论 : 抱抱,好久不说话了。
羽衣飞飞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无名小绿草' 的评论 : 说的太好了!
soundofsilence 发表评论于
写的好,继续等下文。
Little*Fish 发表评论于
@羽衣飞飞, 一直想系统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也听说church 里有很好的 program, 但因不是Christian, 一直没有机会接触到。很感谢你的付出,把这么多东西娓娓道来,我相信一定会有很多人受益。谢谢!
无名小绿草 发表评论于
说得很有道理,顺乎原生家庭的价值观,是根深蒂固的。从小吃惯的家乡口味,那份喜乐是发自内心的。从原生家庭进入婚姻家庭就如换了一双鞋穿,成长背景相似,换了一双款式相似的新鞋;彼此差异大,如换另一款式的鞋,脚需改变形状磨出茧才行。
羽衣飞飞 发表评论于
回复 'zephyr2012' 的评论 : 姐姐,谢谢你来踩脚印儿,我会坚持把这个系列写完,尽量不出黄博士的大纲。
羽衣飞飞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秋月冬雪' 的评论 : 谢谢留言,其实可以写成一本书的,只能尽量捞干货了。
zephyr2012 发表评论于
hi, 飞飞。 支持你写这系列与大家分享生活。赞一个。你成就了自几为一个幸福,美丽,清醒的女人
秋月冬雪 发表评论于
你这个系列引发了我很多的思考。谢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