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蜡与石蜡-红木家具的保养(1)

美洲生活,房地产投资,个人爱好,胡说八道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国人常常把硬质优良木材制成的家具统称为红木家具,可见红木家具影响之大。在外行人眼中,紫檀,黄花梨甚至包括铁力、鸡翅木等古家具中常用良材与红木没有本质上的不同,都属于体重色深一类,故统称为红木家具也顺理成章。

大约到清朝中叶,红木才登上历史舞台,是在紫檀、黄花梨木基本告罄之后,作为替代品由南洋进口的。红木是统称,植物学上属豆科,木料剖开后有酸味,较刺鼻,故在南方被称为酸枝。比重适中,较黄花梨重,较紫檀轻。纹理多变,有纹理近黄花梨不易区分,又有色泽近紫檀以假乱真者。其硬度高,性脆,内应力大,易变形,所以新红木制作前若没干透,用不了多久就会开裂。

大约从清乾嘉之际起,红木走上了名贵家具的舞台,并唱起了主角,从此一发不可收。以其不失高贵,又可以普及的特殊身份,200年来,战领了中国古典优质木材家具市场,成为硬木家具的代名词。其数量远远大于黄花梨,紫檀,乌木,铁力,鸡翅木的总和,因此成为古家具收藏的主流产品。

清后期,民国时也有很多出口海外,俗称“老红木”,黄檀属。在1896-1920年间正式出口到美国的会刻上“china "款,在此之后刻“Made in China"。经常能碰到雕刻繁复的花几等家具,如“喜鹊登梅”,“福禄寿禧”或梅花等。要想在海外找到黄花梨,紫檀的家具,那几乎比登天还难,除非花上百万美刀去大的拍卖会,这对绝大多数人也许不太现实。因此对于一般的喜欢收藏家具的朋友们,能找到品相较好的老红木,花不了多少钱,还是很可行的。

红木家具需要经常上蜡保养,以前是在家具上“大漆”或直接上蜡。但家具出口到国外后,老外不懂怎么保养,也许大多数人也不在乎,所以现在见到的大多是有百年老垢,油渍麻花的。更有不懂行的勤快人在它的表面刷上一层Polyuethane,那真是糟蹋了好东西。所以,买来怎么办?就那么脏了巴几的放着?看着那脏乎乎的,几乎连木纹都看不见的家具,怎么也显现不出它的高雅来,

由于红木油性大,老家具会在表面形成一层氧化层,称为”包浆”(南方人叫“皮壳”),这也是老家具的诱人之处,但很多人把它跟表面污垢等同起来。据马未都说,以前的古董店搞到一个古家具后,头一件事情就是洗干净,熬一盆火碱,褪去污垢,然后修复上蜡,重新保养一遍。可现在的误区是,家具不能动手清洗,任凭它在家摇摇晃晃,污垢满面。真正的老包浆是洗不掉的。

世界大博物馆里的中国古典家具,无一例外都是干干静静的,在那里向观者展示着中国古人高雅文明的生活。我也曾去过马未都先生的观复博物馆,那里的各种明贵家具都是干干净净,亮亮堂堂的,没有一个是黑乎乎的。

说了太多废话,主要是说明保养红木家具的重要。在北美或其他地方,也许很难找到专门给人保养家具的店,只好自己动手了。在清洗了家具后,最基本的保养是打蜡。对于我来说(也许有一定的代表性),几年前还未接触过这些事情,Baidu上仅有的一点介绍,又不足以让人明白个透彻。只好自己摸索了,就当交学费吧。










让我们先来见识一下老红木优美的木纹吧(这几张图是网上搜来的,对网源表示感谢!)

这个周末很运气,一下子在一老美古董店老板家淘了三个老红木花几,品相还好,就是需要收拾。收拾干静后,分别用石蜡和蜂蜡进行了处理,效果不同,就算是完成一个实验报告吧。希望网上高手们批评指正,下文正式讲过程。
雑家1 发表评论于
這就要看是不是國內東北,湖北、廣東的米商們用來拋光陳年發霉大米整舊如新,牟取暴利的那種石蠟了,那種成分的石蠟肯定是有毒的,這已經得到證實。
牛城地主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雑家1' 的评论 : 我说的石蜡是paste finishing wax,成分尚不完全清楚。
雑家1 发表评论于
舊傢俱也有打蠟的,但絕不是石蠟和洋蠟,這兩種都是石油化學副產品,可以致癌。
舊資料上所說的打蠟,使用的傳統材料有兩種:一種是白蠟,質地堅硬緻密,是從一種叫做"白蠟樹"葉子上的芽蟲"白蠟蟲"身體里提煉出來的,這種工藝現在可能已經絕種了,另一種叫做黃蠟,是從蜜蜂巢礎的蜂蠟里提煉出來的,很軟,用來拋光傢俱之後的缺點是摸起來點膩手,不像白蠟那麼清爽。
岸边瞭望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雑家1' 的评论 : 核桃油擦红木傢俱的优点很多,但唯一的缺点是油浸到木材里面,外一磕掉一块修补时不容易补牢。
牛城地主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雑家1' 的评论 : 谢谢,学习了
雑家1 发表评论于
傳統紫檀黃花梨千百年來都是以核桃仁研磨傢俱表面,然後用軟布擦拭拋光,
價廉,安全,防蟲,防潮,既溫潤又有柔和光澤,與精美木質沁滲為一體,不妨一試。
石臘與木質并不融合,各自為政,像給汽車打臘,只圖個光亮。
雑家1 发表评论于
石臘絕對致癌,使用時請三思!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