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上的男孩书评ZT

试在网络虚拟世界里留下一片真诚.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书评
看似不幸的生活
ROGER ROSENBLATT 2012年06月21日
深夜,伊安·布朗(Ian Brown)8岁大的儿子沃克(Walker)不停捶打自己的脑袋和耳朵,口中喃喃自语。

他的面孔扭曲,额头特别大,双眼倾斜,下唇肥厚。他不会说话,不会吃固体食物,只能通过喂食管从一个用泵抽压的喂食袋中摄取配方奶。吸管从他睡袋上的洞里穿过,直接注入装在他腹部的一个阀门。沃克把他自己打醒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得把管子摘下来,将这个45磅重的男孩从摇篮里抱出来,抱着他爬下三段楼梯,把孩子重新哄睡。他还要换下沃克已经很沉的纸尿裤,因为他一直没学会上厕所,同时要避免把孩子的排泄物洒得到处都是。然后他会喂一瓶配方奶给孩子,里面冲了一点Pablum牌麦片。厨房的地面上不小心洒了一层麦片碎屑。这一切布朗都得尽可能悄无声息地来做,免得吵醒了他的妻子乔安娜(Johanna)和沃克的姐姐海莉(Hayley)。在沃克出生的头八年里,他的父母从没连睡过两晚整觉。

查看大图
John Barber

《月亮上的男孩》作者伊安·布朗
相关文章
历史如何演变成神话
《月亮上的男孩》(The Boy in the Moon)以这种冷峻的方式开头。布朗深知这能将我们拉进他的故事,走到他与他的家人身边;也是因为身为作家,他了解比起矫饰的语言,平铺直叙的事实更能让我们信服。沃克(原意“步行者”,这名字本身就有种悲哀的反讽意味)生来就患有心包膜综合征(简称CFC综合征),这是一种罕见的基因缺陷疾病,全球范围内至今仅报告了逾100例病例。在这本书渐渐展开时,布朗也向我们介绍了一个他从儿子身上学到的难能可贵的真理——那种看似要毁灭你的生活,恰恰正是你渴望拥抱的。人类再了不起,终归都有力有不逮的时候。沃克无法控制住不去捶打自己,而他的父亲也同样无能为力——他没法理解自己的孩子。这个男孩被比作是月亮上的人,我们可以看见他的脸,却深知他并不在此处。我们能看见这张脸,是因为我们对它的信念。布朗一路探寻儿子的思想,也寻找到了自己的心灵。

他随之带领我们追问一系列问题,了解有关沃克病情的科学道理,探索沃克的未来。他的情况能改变,能好转吗?他能够接受教导吗?他应该被送到福利院去吗?假如布朗夫妇从一开始就把沃克送进一家福利机构,没人会谴责他们。爸爸和妈妈也总在问自己这个问题,而答案总是一样的:“不行,不行,现在还不行。再等等看吧。”拖延的原因在于爱。沃克带给家人的是一种奇怪而又甜蜜的爱,这并不是因为他自己能表现出爱,而在于他激发了他们爱的能力。

一路走来,父母会绝望,会争吵,会将沃克情况没有改善的责任归咎在自己身上,会陷入阴郁的沉默。他们为钱的事情发愁。光是买沃克的配方奶,每年就要花1.2万美元。夫妻俩毫无隐私可言。他们对彼此的关心,及不上对沃克的关心。他们学会了将与他共处的生活当成是在公众面前的一场余兴表演。别人家的正常生活,对他们是种污辱与打击。布朗在调查中发现,假如妻子是在现在怀上沃克,在怀孕10周进行的检测中就有可能及时发现胎儿的异样。乔安娜说,如果说这样她会去做流产手术。布朗说,“真这样想的话,你就不会生下沃克了。”乔安娜反驳说,一个胎儿不可能是他们现在认识的沃克。布朗开始思索,假如这个世界没有了一切像沃克这样不完美的人,将会是怎样的。从这些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对夫妻直言不讳,是多么可爱。你也会情不自禁地想,是否恰恰是沃克用一种无形而含蓄的方式,造就了他的父母。

布朗在医学科研方面的探索几乎是无功而返。他见了一些同样生了患CFC综合征的孩子家长,但他们能给他的只是一种同病相怜的短暂安慰。对于沃克罹患的疾病,世人了解得太少。布朗抗拒他儿子的生命“仅仅是30亿字节长的字符串中出现的一个打印错误”这种说法。生命毕竟要比染色体组要复杂。在前往法国和家乡加拿大旅游时,他了解了更多,他咨询了一些人,他们终其一生帮助残障人士,同时又从对方身上学到了很多。这其中就包括研究者吉勒·勒·卡迪纳(Gilles Le Cardinal)和让·瓦涅(Jean Vanier),瓦涅为病残人士创建了一个由一系列支持小组和社区构成的网络,他教给了布朗许多东西,帮助布朗探寻沃克隐秘的内心世界。82岁的瓦涅创办了“方舟社区”(L’Arche,从“诺亚方舟”得名),这是一家专为智力残障人士服务的国际社区组织,他认为那些严重残疾的人用自身的存在对我们提出了挑战。他们隐晦地提出问题:“你认为我还算是人吗?”他们让人们知道,生而为人是多么艰辛的一件事。他们提醒我们,死亡就潜伏在周遭。

布朗的研究似乎同时赋予了父子二人存在的理由。作为记者——他是多伦多《环球邮报》(The Globe and Mail)特写记者——布朗深知学习一门陌生的课题,然后以俨然是专业的口吻在文中娓娓道来,这会带来多大的满足感。不过不同的是,大部分情况下,记者都只是把学习经历当成是一场自助餐,一旦尝出了味道就换些别的吃。布朗写作的这个故事,是要去证明自己和儿子生命的存在是合理的。然而他始终保持记者调查时的冷静语调,哪怕是在开始探究精神灵性层面的时候,与灵性层面的事物相比,他的学习过程虽然合情合理,却带有投降的味道。布朗似乎并不是天生就喜欢灵性思考,阐述这类想法的时候就显得更有说服力,因为你可以感受到他对这类想法的固有抗拒。

布朗的这本书作结时,沃克已经快要13岁了,他确实有了一点变化。他对人的声音已经有了反应,不过他自己仍然不能说话。曾有人言,婴儿学语是为了讲述他们心里已有的故事。沃克没法讲述他心里的故事,但他的残障本身或许就是他的故事,一个在沉默中讲述的故事,它关乎挫败,也关乎感恩。如果沃克真的知道什么,那就是他有所需要。说不定,他甚至可以本能感知到,别人也需要他。最终布朗夫妇还是不可避免地送沃克去了一家支持性治疗之家(assisted-living home),那是一片白色的平房,位于市郊,沃克因此能够拥有家人想都不敢为他设想的东西——他自己的生活。

布朗退后一步,思索儿子身上的谜题,而这个谜题又套着其他谜团。比方说,像沃克这样的人是否通过考验我们的同情心,令我们走向“弱者生存”的状态,因而促进了进化?“假如沃克的生命是一件仍在完善中的艺术品,将会怎样?”他追问这个问题。“这能说服你替我去看护他吗?”这记拷问正是我们一直以来都在思考(同时惊惧)的问题。布朗夫妇生活在“沃克造就的地下世界中”。他们当然如此。可谁又不是生活在他人造就的世界里呢?关键在于你用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注定不完满的人生。在某种程度上,沃克给家人带来的重重阻碍,同时也使得他们在严峻的限制下仍然能保持创造力。理查德·威尔伯(Richard Wilbur)曾说,精灵的魔力缘于他们生活在瓶中。沃克塑造的生活固然困难和悲伤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但它同时也激发出了一种美。这就是布朗之书。

饶是如此。有一点仍可以确定,那就是沃克令布朗夫妇成为更好的人。他提醒他们生活在此地、生活在当下的价值。他升华了他们的伦理观念。他让他们明白,在大多数重大问题上——包括战争、爱情、死亡——我们其实与沃克一样孤立无助。尽管如此,我们能代替他承担照顾和哺育沃克·布朗的职责吗?这位父亲提出的吁请并不是那么真心实意。他绝不会拿自己的生活跟我们任何人的生活交换。

在这本书的第50页出现了一幅奇景。在此前,读者一直沉浸在与沃克共同生活的那种无边无尽的苦痛中。突然眼前出现了一张父子二人的照片,两人一起仰躺在一张沙发椅上。沃克看起来就像个正常的小孩一样,他的眼神有些游移,可是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异样。我们一路想象的是一个让人心碎的怪物,现在看到的却是一个跟我们相似的沃克。他就是我们一直隐约中知晓的自己,只不过他没有正常发育,无法正常沟通。在继续阅读这本书时,我们还将看到其他照片,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这个孩子的畸形,可是引导我们读完本书的,始终就是这张图片——伊安在读报纸,沃克躺在父亲的怀里,两人看起来是那么平静。

Roger Rosenblatt的新作是《Making Toast》和《Unless It Moves the Human Heart: The Craft and Art of Writing》。
本文最初发表于2011年5月8日。
翻译:詹涓

本文内容版权归纽约时报公司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或翻译。
打印
转发
寄信给编辑

安娜晴天 发表评论于
谢谢心姐转载这篇文章,我非常仔细地读了。
昨天和女儿,她的好友们一起出去在一个野生动物园,我们后面是一个特殊的团体,弱智的年轻人们。孩子们觉得他们有些奇怪,我告诉安娜,你是幸运的,因为你也许会是他们中的一员。今天爷爷奶奶来做客,我们又谈到这个问题。现在看到你的文章,我想,你我都有某种经历,平视这个故事。
这本书不仅仅谈这个月亮上的孩子,他的父亲,家人,再反观看我们自己,我们在某种时空,也是月亮上的孩子。类似这样的书和文字,是用心写的,这样的文字首先是写给自己的,用命写出来的文字,就是大部分人不懂也没有关系,只要引起一部分人共鸣,思考就可以了。任何人的思想不同,价值观也不同。
谢谢心姐。
也问好松松。
南山松 发表评论于
给人带来深刻思考的一本书。
谢谢心姐的书评介绍,周末快乐!
bymyheart 发表评论于
这本书是纽约时报2011年度100本最好的书之一。有些书是用笔写,有些是用经历写,有些是用思想写 有些是用生命写成。它并不是写给别人,他写给自己和人类,提出生命存在的价值哲学和现实的思考和观察。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