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参加工作时,宿舍里只有几本书,一本《家常菜谱》,一本《宴席菜谱》,一本《药膳食谱》,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还有一本《谜语大全》。
那时候工资很低,每天的菜肴只有一两样,却很健康,西红柿炒蛋,韭菜炒蛋,炝莲花白,香辣土豆丝,烧豆腐,红烧茄子,青菜炒平菇,平菇炒里脊,佛手炒肉,红焖鲤鱼,周末会做一顿羊肉抓饭,或烧一锅排骨萝卜汤补补营养。闲时研究研究菜谱。只有一个炉子,一口炒瓢,一个铝锅,大部分菜谱也是模仿不了的,配料也买不全,只当作学习资料。有一些菜肴居然能治病,比如葱油辣面,可以治轻微感冒,冬天常做一碗面,吃了出点汗,居然清爽了。如果再配一些卤牛肉,烫白菜,葱油辣面真是营养丰富的美味呢。鸡肉香菜粥、瘦肉皮蛋粥养胃安神,偶尔煮来喝一喝,唇齿留香。读一读《药膳食谱》,能做的只有当归鸡汤、黄芪羊肉羹了,温中暖寒,帮助渡过寒冷的冬季。
后来去美国留学,一个月的伙食预算在100刀左右,炊具也还是一个炉子,一口炒瓢,一个电饭煲。去美国超市就买些盒装的鸡脯肉、袋装的鳕鱼片和纯瘦的牛肉,鸡蛋、牛奶、花菜、西红柿,去韩国店买些青菜、豆腐、香菇之类,饮食依旧简单健康。忙起来就是葱油辣面酱牛肉或者青菜午餐肉速食面,营养丰富,预防感冒。有时感觉油水还不够,到餐馆吃饭,不免会点煎大排、回锅肉之类的荤菜,好像饮食不健康一样。
后来,公寓楼里搬进个南美来的小个男生,带着松饼机、烤肉机、微波炉,早餐、午餐、晚餐用具都全了,早晨吃松饼,中午靠汉堡包,晚上烤一大块牛排。他一开烤肉机,别人也开锅做饭,保险丝就会断,饭都做不熟了,盥洗室还常常堵。人吃也吃不好,个人卫生也做不好,有时等卫生间会等得上课上班迟到,活得很狼狈。
单身生活真是不容易,天天盼着嫁个人,有好一点的起居设施,不要因为周围的人自己活得很不体面。武汉作家池莉曾经写道,有一天她的宿舍里爬满了小飞虫,她惊恐万状,无处下脚,就从桌子上东跳西跳,跳出了门外,跑到了男朋友那儿,然后就结婚了。读来好笑,人结婚都是偶然的吗?
活着毫无盼头,不知道下一步去哪儿。在流水的年华里,想起小时候,过年前要磨元宵粉做元宵。我和邻家的小女孩,围着个小石磨,一个浇糯米,一个浇水推磨,单调而重复。想起了刘欢的歌《再也不能这样活》,“春夏秋冬, 忙忙活活,急急匆匆, 赶路搭车,一路上的好景色没仔细琢磨,回到家里还照样推碾子拉磨……”
除了学习、做毕业实习,写毕业报告,也常常写写博客,回回帖子。那年的四月,有人约我去佛罗里达看看,他是政府的工程师。我们见面的第二天,就定下了婚期。毕业典礼的当天,我就乘飞机飞到佛罗里达,不久就结婚了。
单身生活物资匮乏,拮据窘迫,不过自己照料自己还算周到。三十二岁生了老大。三十五岁生老二的时候,医生认为我的身体条件是二十五岁,一些指标居然按二十五岁计算。老二生下来,是个结实健康活泼的十分宝宝。
结婚后终于有了较大的厨房,也基本买全了调料,可以实践菜谱了,发现加了桂皮与草果的红烧肉,和只有八角、酱油、糖调味的红烧肉,差别并不大。用蜂蜜调味的糖醋排骨,比餐馆里上的无锡排骨美味可口。人活一世,尝尽人间滋味,才不算白活。慢慢买了西点所需的糖粉、香精、黄油、奶酪等,试验一下西式的点心,发现只要会做包子、蒸花卷,西式的点心也是一学就会,步骤还简单些。不过,中餐就像艺术,可以随便配,全是个人风格;西餐就像工程,配料要很精确,一不小心就会走样。
我吃过最好吃的排骨尽然是自己做的糖醋排骨,吃过的最嫩的虾是自己做的芙蓉虾,喝过的最好喝的汤是自己烧得腌笃鲜,吃过最好吃的面包居然是自己烤的刚出炉的火腿奶酪芝麻包了,吃过的最好吃最水灵的饺子也是自己包的、老公煮的。
幸福就在自己手里,幸福就在自己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