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学生最缺乏什么? -- 一个海归大学教师的思考

在数周的教学实践中,我最为欣慰和感受颇深的就是看到我的学生们一天天在进步,是那种潜能被一点点挖掘出来,像禾苗一样茁壮成长的进步。


因长期填鸭式教学,使得国内的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而如何挖掘学生们的潜在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变成一些开始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肯于协作、并能够争先恐后展现自我价值,以崭新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学生,是摆在所有有责任心的老师们的大问题!


其实我所讲授的是一门让人觉得非常枯燥乏味的课程(医院信息系统应用基础,HIS)。其内容庞杂,逻辑性不强,偏重理论,又很抽象,而且教材陈旧。这和学生们在大一学过的程序设计和数据库课程有很大的差别。尤其对非专业的医学生们来说,还似乎容易让他们认为这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从而产生一种有如食鸡肋的错觉。这一点,在我第一堂课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已经完全得到了证实。如果不是有考试跟着,可能他们甚至都不想走进这扇为他们敞开的大门。在与其他上过这门课的老师交流中,我更加体会到讲好这门课并非易事。


为了讲好这门课,我让自己首先成为一个学习者和一个实践者,既作为一个普通患者亲自去国内使用HIS的医院体验生活,然后对现行的系统做了全面、系统、认真的研究。再查阅大量的国内外资料,结合自己曾经有过许多开发系统和在国外近二十年看病和工作的经历,重新认识它的意义并调整了授课策略。然后在有了一种不吐不快的冲动情况下,开始了给学生们授课的实践。

可谓工夫不负有心人。第一堂课下来,学生的反应就很积极,这让我很受鼓舞,也深受触动,更加坚定了自我完善和教书育人的决心。鉴于HIS在我国医学领域的应用虽有方兴未艾之势,但其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非常落后,而且全国各地应用的情况和水平也参差不齐,与国外的先进水平和普及率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纵向看(国内外HIS发展历史和现状)、横向比(国内外横向比较)的教学方式。在做好课件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给学生们一个全新看问题的视角,并启发他们独立思考,培养合作精神,积极参与共同研习,学会收集可用信息以及为我所用的方式方法。根据国内学生知识面窄,自我意识强,自主学习能力差等特点,先向学生们介绍了社会学的一些概念,如人类文明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再发展为信息社会的过程和基本特征。让学生们懂得他们所处的历史时期和在怎样的社会环境和背景下生活,从而加深了他们学习这门课的愿望。


然后把5个班的班长找来,让他们把自己所在班级按10人一组分成三组,然后组里再自主分工,落实任务。班长对我负责,组长对班长负责,组员对组长负责的分工合作方式。每次下课前由我都会给出下节课的知识点,让学生们事先明确他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并根据这些知识点每人准备2到3分钟的PPT课件(自主选择其感兴趣的话题)。在我讲新课前,随机选择5个学生先做3分钟有针对性的发言。具体要求是形式上做到提纲挈领、内容上言之有物、而且目的明确,要提出问题,并给出解决问题的想法和建议,还要有支持其论点的参考文献(3篇外文,5篇中文)。演讲后先由其他同学点评和小组讨论,最后再由我做归纳性总结,既修正学生对知识点理解上的问题和不足,并对讲解好的个人和小组提出表扬。几次课下来,我发现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涨,而且进步很快,从刚开始的抓不住重点,缺乏自信,不得要领,惧怕回答问题,团队意识薄弱,到后来的信心倍增,争先恐后,团结一致,甚至可以用英文阐述问题,自觉完善,端正学习态度,渐渐走上正轨。


比如学生演讲提到HIS实际应用的比例问题,我就启发他们用批判性思考的方法看待这个问题,以及怎样才是科学对待该问题的态度。比如说明HIS的普及率并不能反映出真正实际应用的情况,其系统的完善性、成熟度和功能好坏,是否符合国际标准都有待商榷和加以甄别,有些根本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HIS。再有就是提醒学生对课程中所涉及的内容,要具体分析和理解。比如书中提到的医生手工书写病历的情况,并不代表HIS的整体水平。启发学生将书中介绍的内容和独立思考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指出这不仅仅是教师教学方法的问题,也是学生们应该重视和在学习中需要实践的东西。还有就是对学生认识上的片面性进行耐心的引导。用历史和现实的例子,启发他们客观、全面地思考问题,比如美国打伊拉克时,为什么伊拉克总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连导弹都不能升天的原因在哪里? 再让他们回顾一下改革开放三十年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和进步,让他们明白“崇洋”但不媚外,知耻后勇的意义,以及学好这门课程与他们身上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内在联系。还引导他们明白要学会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只要立场鲜明,演讲主题出自自我思考的结果就值得提倡和鼓励。当然与此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自尊心和接受程度,采取表扬和批评相结合的方法,耐心引导他们学会客观、全面地思考问题的习惯。总之处处以体现教书育人的目的为宗旨,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国内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如下几点:

1. 知识面较窄;
2. 对知识的渴望度不高;
3. 等、靠的懒惰现象严重;
4. 自主学习能力不足;
5. 缺乏团队精神。

由于长期压抑和被动接受知识,学生们普遍缺乏展现自我的意识和能力,但与此同时,也有可塑性强的优点。因此,对他们而言,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端正学习态度刻不容缓,否则将来很难成为栋梁之材。我试图给教学打开一扇门,其实现方法是尽量采用启发式教学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觉悟和综合素质,其好处是:

1. 能增强学生的三个意识:
-----自主学习的意识;
-----自我超越的意识;
-----团队合作的意识;

2.能转变学生的学习习惯:
-----从被动吸收到主动获取知识;
-----从不复习所学内容到能积极温故而知新;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认识到所学课程的现实意义;

4.培养未来成为“科学家医生”,即复合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看到我的学生们一天天成长、成熟起来,自信又重新回到他们的生命中,我想不由衷地高兴都做不到。


我教学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学生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培养、挖掘他们的自身能力和潜质;使其具备不断完善和超越自我的觉悟,并掌握做人做事的一些基本道理和技能,为其未来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因为我以为这就是作为一个老师的责任和应该具有的使命感。对一个老师而言,就是要教书育人。而且在我看来其后者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前者,甚至尤为重要。试想一下,连人都做不好,又如何做事情呢? 

sexygirl 发表评论于
国内学生的底子一般不差, 缺的是有思想,有能力的老师。
无知无为 发表评论于
不是学生问题也不是老师问题而是整个人类社会问题,对纯知识的偏重是古希腊的遗毒。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完全不必‘全民’上大学,即使你们这些毕业的精英,算算有?%的大学知识用到了工作上生活中。

一个健康、有效的社会应该是多样化包括教育,现代社会应该多办技校、职校,全民妄想创新全国必然乱套。大学办多了也自然降低了大学生素质、教师的质量,大学实际上已经成了无业年轻人的收容所。
maccabia 发表评论于
中国传统食物和烹调还是很养大脑的,慢煮的回锅肉很养脑, 大米也是, 丰富的vitB
中国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差些,喜欢成见,前人的总结, 不喜欢偏见, 整个大环境和习惯造成
Wiserman 发表评论于
"国内学生知识面窄,自我意识强,自主学习能力差等特点"

还有,联想力弱.
maccabia 发表评论于
其实不能总怪中国学生缺什么, 是我们的教育理念有问题: 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变钱, 很功利性, 从幼儿园就开始了, 什么 书有黄金屋有漂亮老婆什么什么, 学而有则仕, 读书做官, 当然国外也有这种潜意识, 但中国文化里是明说的

我们的理念没有把孩子丢到universal去 让他们好奇;
没有刺激孩子的其他感官和好奇心, 除了眼睛和耳朵
教育只限于学校,孩子; 教育应该是全民一生的事
艺术教育,诗歌教育; 手工教育也决定一个民族的未来, 不仅只是色彩问题,也是让一个民族变得更细腻,富有创作力和互相理解
康无为 发表评论于
其实我不觉得国内的大学生比美国大学生差,更大的问题在于国内的教授中,能有你这样的理念,意识和方法的人极少。所以我一直坚持海归教授值得更好的待遇,因为他们的内在价值是绝大多数国内教授不能比拟的。
康无为 发表评论于
谢谢!很有价值。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