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 中国行记,游内蒙古(一)

生活在新西兰,随手捻几片草叶与朋友共赏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三个男人的战争 


1. 咱家大哥

         咱家大(舅)哥,是我接触的第一个 “娘家人”。二十七年前,他和大嫂代表全体吉林人民,辗转火车轮船,亲赴威海参加了我们的婚礼。当时他管理专业刚毕业,任职于某万人国企团委,正踌躇满志。我当时研究西方科学史,发表过几篇文章,自认为满腹经纶,对未来充满幻想。

两个热血傻青,一见如故。谈国计、论民生;研究现在、憧憬未来。从科学理国、现代模式治国到“四个现代化”还是“全面现代化”,或是无需再提及现代化的国家现代化,讨论得兴致勃勃,一副自作多情、白面书生的矫情模样。

        大哥大嫂堪称郎才女貌。大嫂不仅漂亮,是吉林市哈达湾一带出名的美人,而且聪慧,学校考试总是前三名。大嫂上街,回头率绝对是百分之百(盲人、婴幼儿不计)。

我们婚礼结束后去陶家夼老宅探访奶奶,我推着自行车和穿一身红色衣裙的大嫂走在前面,大哥和老伴随后。一步入村口,就遭到了陶家夼纸盒厂几十位媳妇倾城出动的热情围观。大嫂被理所当然地当成了新媳妇,并获得了划时代的好评。

“哎妈呀,这小媳妇,葱俊的(真漂亮)”

“看人家宁子媳妇,长得俊,衣裳也时兴儿。”

“新媳妇,穿红衣裳真好看。” 

“乜,正了八经的,葱俊儿葱俊儿的,啧啧”

在号称出美女的陶家夼,能得到如此评价,大嫂的风采可见一斑。

大哥爱好广泛,从育儿到足球,都有他独到的见解,惊人的建树。他把儿子培养成海归硕士,回国后在京城中央直属衙门里找到了美差,比他当年任职的市政府衙门还风光。他一直关心的中国足球,经过30多年努力,也如愿以偿地与越南、印尼、泰国等诸强平起平坐。

         听老伴讲,大哥从小品学兼优,责无旁贷地照顾弟弟、妹妹。闲暇时间呆在屋里看书、画画,不太关心窗外事。对于弟弟、妹妹惹出的纠纷,基本上不闻不问。但据他自己讲,紧急关头,他会挺身而出拨乱反正,救小妹于水火。虽然他在十岁出头就已经表现出相当高的管理水平(为后来学管理专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组织妹妹收拾房间,指挥弟弟挑水做饭。但至今仍有遗憾:他之所以长得没有二哥高,全赖过多操持家务,因而耽搁了长个儿。

大哥很有主见又非常细心,从不人云亦云。只要你有耐心,他可以给你详解“王老吉商标案”的来龙去脉;可以从历史事实、国际法公约、中日双方的不同角度,精辟分析“钓鱼岛”纠纷的来龙去脉,堪称专家级水平。

         大哥说话嗓门特别大,而且发表讲话前通常先清一清嗓子。儿子小时候听到大舅“咳嗽”,感觉就是如雷灌顶。直到现在,我们给家里打电话若碰上大哥,儿子都会请大舅“咳嗽”两声。

 

2. 三人帮歌会

         大哥有两个交往慎密的好友,何大侠和阿杜,他们还有个联合网名:“东拉西扯三人帮”。20多年了,他们聚在一起“东拉西扯”,实际上是开歌吼会。开会时,三足鼎立、互不相让;歌题每每不同,但吼声次次响亮。一方提出某个议题,肯定有另一方或两方高歌反对。“不滴(的),不是那么回事!”和西方的议会有一拼,反对派永远是“先反对了再说”。

  何大侠,长得小巧精干。不论什么场合,总是户外运动装扮(包括打麻将的时候),冲锋衣、登山裤、旅游鞋,戴顶帽檐向后的遮阳帽,野营背包上永远挂着一副崭新的登山杖。为求真理而高歌激辩时,会毫无吝啬地投入激情,像一只斗架的公鸡,眼睛瞪得溜圆,黑红的头颅前倾,扯着有些嘶哑的性感嗓音,以超出国际噪音标准10几分贝的音量,中气十足、竭力放歌、永不言败。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规定,声音级别为:30 - 40分贝是比较安静的正常环境;超过50分贝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70分贝以上干扰谈话,造成心烦意乱,精神不集中,影响工作效率;长期工作或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会严重影响听力和导致男性更年期综合症提前发生。毫不夸张地说,“三人帮”在“东拉西扯”时的放歌音量,绝对在100分贝以上。

他们在一起可谓之:无歌不唱,每调必跑;歌无主题,声大就好;歌会必斗,其乐陶陶。二十几年如一日,“三人帮”似“三人杠”、三面锣、三山炮。

当任何两方吵得不可开交时,第三者会察言度势,趁机切入,或力挺一方,或自立门户:“拉倒把,你俩扯哪去了”,把两人都否了。阿杜一般情况下,扮演的是“第三者”的角色。他长得五大三粗,却有好脾气。闲暇时,甚至驾车等红灯时,他总是拿出梳子,梳理那一头白发。说话慢条斯理、满腹经纶。在他的QQ空间,经常能发现一些很有品位的音乐视频、修心图片、大家之作。但参与三人帮的歌会,他的吼声量级,绝不逊色于任何一方。有时,他会策略地做些幕后工作,讲究一点唱歌技巧,以歌会友时有一点技术含量。

         三人帮经常携家出游,去草原也是他们做了很久的计划之一,但具体去哪里,什么时候动身,吵了多次都没有结果。这次我们来了,大哥为能在我们的旅行计划外再添一笔色彩,便率先抛出“出行议案”。正好阿杜女儿放假,也有此意,一拍即合。

何大侠是三人帮出行的“计划部部长”,每次出行都由他来做功课,所以目的地的选择,他的意见占相当大的分量。出门在外,他又是外交部长,遇水柔韧、遇铁刚强,保证了队伍所向披靡、从不上当。同时他还兼任财务部长,保证了队伍每餐吃饱(不一定吃好);每寝有屋(不一定没虫子咬)。

何大侠临危受命,仓促备案,但时间有限,只做出“全程两宿三天,第一站,大清沟;第二站,珠日河;第三站,不知道”的令人不可思议的计划。

       此计划有三个不定式:一,除第一天预定了住宿外,第二天住哪里不确定;二,大清沟只是内蒙古通辽市的一个景点,她的周边衍生出许多好玩的地方,去哪里玩不确定;三,大清沟,珠日河之外,第三天去哪里不确定。阿杜主张去查干湖,何大侠不同意,大哥没主张,三人帮就此议题开过13次歌会,仍无结果。

       怎么办?怎么办?什么怎么办!!三人帮面前没有困难,东北爷们是顶天立地的汉子。

先奔第一个目标,至于第二站去哪?第三站去哪?

“爱咋咋地”

“走哪算哪”

“车到山前再开路”

走了您吶!

 

2013.10.28.  於奥克兰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