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在攻锦时胆小了吗?

辽沈战役始于1948年9月12日结束于1948年11月2日。历史书一般将此战役分为如下三个阶段:锦州攻坚、消灭廖耀湘兵团和解放沈阳。而我认为应分为锦州外围战、锦州攻坚和消灭廖耀湘兵团及解放沈阳。之所以我认为应如此分,是因为在锦州外围战后,沈阳卫立煌方面仍不出兵,林彪及东野不知国民党军即将的动向而无法下决心攻锦,并一度打算撤离锦州而去攻打长春,由此,锦州外围战之后的一段时间为该战役的重大转折点,从而决定此次作战是南下北宁线作战还是辽沈战役。


一直以来,人们均认为是由于林彪胆小或者说过于谨慎而打算撤兵;而林彪最终决定攻锦,则是由于罗荣桓的压力及劝说。各种历史书、回忆录、对参战者的访谈及电影、电视均与是说,使得此观点几乎成为定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使我有机会接触到一些相关的历史资料,当我将它们以时间顺序展开,我发现上述观点有相当大的问题。

首先,让我们先看一下东野的力量及在第一阶段结束时大致的部署。东野共有十二个步兵纵队及一个特种兵纵队参战(铁道兵纵队忽略),因特种兵纵队被分散到一些方向去配合步兵纵队,故不单述。

由北向南,十二纵(钟伟)与另外若干个独立师担负围困长春并支援六纵阻击沈阳方向可能的进攻;六纵(黄永胜,缺十七师?)是东野四大主力为防御中坚,在开原一线设立阻击阵地,负责阻击沈阳方向可能的北向进攻;五纵(万毅)在其以西协防。

五纵以(西?)南为十纵(梁兴初),在十纵以东(南)为一纵(李天佑)及二纵(刘震,缺第五师),此三个纵队负责阻击沈阳方向对锦州的增援。

七纵(邓华)、八纵(段苏权)、九纵(詹才芳)包围锦州;三纵(韩先楚,加二纵五师)在攻下锦州以西的义县后准备向锦州开进。

四纵(吳克华)、十一纵(贺晋年)在塔山阻击葫芦岛方向的国民党援军。

国民党方面的力量,众多的史书已有较详细介绍恕不敖述,仅单评估廖耀湘兵团。廖兵团为国民党最为主力的野战兵团,约十万人,其实力高过沈阳以北的东野防守力量(六、五、十二纵)及沈阳,锦州间的阻击力量(一、二、十纵)。

国民党军由沈阳向锦州方向增援有三个方案:由沈阳直西南下锦州;由沈阳直南下营口再西向锦州;由沈阳向西出辽西再东南下锦州。

由沈阳直西南下锦州:此方案被否定,因此方向有数条河流,不利机械化兵团作战;加上东野阻击兵团全力布防,很难突破;更有可能的是,如廖兵团全力攻击,阻击兵团可且战且退,同时围城兵团可分一部秘密两翼包抄,消灭廖兵团。

由沈阳直南下营口再西向锦州:以营口为依托,廖兵团仅需防备其右翼,相当安全。但其前方出口亦狭窄,需力拼损耗、时间。依此方案,锦州被解救的可能性极低,但东野的阻击部队亦会在廖兵团强力进攻下蒙受较大的损失。

由沈阳向西出辽西再东南下锦州:此方案为国民党军所选中并实施,它看似前两方案的折中,实际上为最糟的方案。因此方案的前提为东野所需的军需物资尚在后方,但东野的军需物资已运至前线,截断东野的补给线的意义就低了许多,除非锦州可坚持较长的时间并迫使东野有较大的粮、弹消耗。当廖兵团攻占新立屯后,如其向锦州方向攻击,则十纵将会阻击而五纵会向前攻击其侧后;如其试图北上,则五纵就阻击而十纵就攻击其侧后。东野仅需两个新晋纵队就可缠住廖兵团。

除了援锦方案,据说林彪还耽心长春郑洞国部可能在沈阳方面接应下突围逃跑。但,在锦州被攻破后,就算长春国民党军突破包围而逃,它也只有走沈阳、营口乘船。长春、沈阳两处国军合兵一处后,固然较难消灭,但对林彪和东野而言并不是不可一战。并且,假如国民党军如此行动,对锦州方向的影响则更小。林彪可将原安排在沈阳、锦州之间的阻援部队转到其他方向,比如说营口,从而彻底将国军封闭在东北。

既然上述情形均无需担心,而林彪被认为中共最为杰出的战将——至少我是这么认为,他不应当对上述情形看不出,为何林彪(和其战友)仍踌躇不前呢?原因很简单:国民党军还可能有另一个方案,而这个方案有可能使林彪及东野陷入困境。在此时,我建议读者假设自己为国军司令官,而且你已知林彪的力量及分布,问一下自己会怎样做。

我之所以将“和其战友”括弧起来,是我认为在十月二日给中央的电报中,东野建议放弃攻锦,再打长春的建议不是林彪一人的决定,或一人的意志,更不用说罗荣桓、刘亚楼均在电报上签了名。我认为他们应对此问题进行了相当长的讨论,并在发报前达成一致的意见。

那么,在林彪等向中共中央发出撤离锦州,攻打长春的建议电报后,发生了什么使得林彪重新坚定了攻锦的决心呢?难道真是由于刘亚楼突然对该电报不安,半夜叫醒并说服罗荣桓,而后两人又一同说服了林彪吗?

有意思的是:除了我所提及的上述三个援锦,一个长春脱逃可能,我未看到任何资料有提及国民党军有一个威胁到东野的可能。我不知国内的军校是如何对辽沈战役每个阶段进行分析的,因为当你列出国民党军所有可能的行动后,此可能就自然现出。林彪所担心的应是:长春守军在沈阳的接应下突破围困后不向南逃跑反而向北进攻!

我们很容易发现东野在沈阳以北的防守力量较弱 ——仅一个主力纵队外带两个新纵队,同时其中一个新纵队还担负围困长春的任务。如国民党军已知东野的布署,我想他们会全力向长春进攻。一旦五、六纵挡不住沈阳方面的攻击而让国民党军靠近长春,则长春守军会配合向外突击。如此以来,长春之围也就被解。当沈阳、长春两军合兵一处,则共有三十五万之众,而东野仅有兵力约二十余万且一半为地方部队,而且不是都在长春以北。如国民党军继续向北进攻,则东野很难阻挡,我认为国民党军此时甚至可以放弃沈阳,全力向北,从而形成反客为主之势。一旦国民党军占领哈尔滨及长春一线,则割断了东野的战略补给线并占领了其后方基地,就算东野打下锦州、沈阳,也仍处于东北和华北的国民党军的夹攻之中,且后勤被切断,断难持久。

为避免上述情形发生,在国民党军动向未明时,林彪不敢也不能轻易将在锦州附近的力量投入攻锦。否则,一旦国军北进,东野无法将军队及时撤下乘火车向北增援。而在沈阳及锦州间担负阻击的部队,由于需绕开沈阳北上,难以承担增援任务。
在卫立煌、廖耀湘按兵不动,国民党不仅在葫芦岛继续增兵而且有可能由其它陆地方向向关外增兵的情况下。林彪既不愿冒险,也不能长期在远离后方的前线继续耗下去,所以撤兵是唯一正确的选择。我想罗、刘也十分清楚这一点,否则他们也不会在电报上签字。此外,该电报是以建议的口吻发给中央,就是不对,对战争的进程也不会马上发生影响;就算错了,不可以待林彪睡醒后补救吗?另,从林彪的旧部的回忆来看,林彪不是一个轻易改变主意的人,作为其下属,罗荣桓、刘亚楼是非常清楚的。除非罗、刘另有充分的理由,把好不容易刚刚入睡的林彪叫醒就太过分了。那么是什么原因非要叫醒林彪呢?让我们看一下十月二日到十月三日所发生的事吧。

十月二日,林彪进一步得到有关国民党已向葫芦岛增兵报告。在沈阳方向仍无动静的情况下,林、罗、刘对继续攻锦有所保留,并在22时电告中共中央,并列提出再攻长春的建议。同一天(十月二日)蒋介石飞抵沈阳,下午召开军事会议持续到当天夜里,会议最后决定廖兵团出辽西增援锦州。

十月三日凌晨,刘亚楼叫醒罗荣桓,而后又一起去叫醒林彪,在商谈后随即向中央发电表明东野将继续攻锦。当日下午,二纵接到命令撤离阻击阵地赶赴锦州。根据吳法宪回忆,二纵是在十月四日早晨七、八点在经过一夜的行军后赶到锦州城下。


要知在十月三日,廖兵团刚开始行动,下午时,它的后卫尚未离开沈阳,它的前锋向西运动极有可能是虚晃一招,它随时可能左转直下锦州。如没有可靠情报,匆忙将主力撤离阵地是难以想象的。而林彪敢于如此,应是已得到可靠情报,而廖兵团前锋运动方向已确认了情报的准确性。

刘亚楼是东野的参谋长,负责上传下达,所有报告到司令部的情报都会先报告他。而他会根据轻重缓急,决定是否、或何时向林彪、罗荣桓汇报。在十月三日凌晨,仅在蒋介石的军事会议决定廖兵团出辽西增援锦州的数小时后,刘亚楼叫醒了罗荣桓,而后他们又一起去叫醒了林彪。。。而后,尽管敌情、我情不断变化,东野攻锦准备再无变化。这一切,尽管尚无确凿证据来证明我的推测,但我想,我们应有足够理由认定这个推测的可能。

如果上述情形真的发生了,那么国军的援锦就可能较为匆忙了一些,因为中共中央有可能会选择林彪的重新攻打长春的建议。尽管该方案可能在以后夺取华北,进而夺取整个中国的战争中会使中共用较长时间、牺牲较大,但其稳妥。如果上述情形真的发生了–我认为它是真的发生了,锦州外围战之后就应为一重大的阶段性的转折点。

The truth is out there but so are the lies.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