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平水韵(4):古体诗与平水韵 下 汉韵、唐韵与宋词韵

本系列前几篇的链接:
闲话平水韵(1):从陈寅恪先生名字的读音说起。
闲话平水韵2):古韵和今韵到底相差几何?(东篱师请听)
闲话平水韵(3):古体诗与平水韵 上 (庆新年酒肉篇,望兄请进!)
本篇摘要:
唐韵精严汉韵宽,形神百变意为先。
宋承唐汉谐长短*,华夏雅音千古传。
*长短句。汉晋诗歌以五言为主,七言在唐代开始流行,故唐人称七言为“长句”,五言以下自然就是“短句”了。宋词中长短句错落有致,继承了近体诗的平仄和古体诗的宽韵(通韵),故有此句。这首诗首句“飞雁入群”,能作“飞雁”的,必须符合来自古体诗的通韵原则。
可参看诗词版左下角的“词韵简编”(感谢曲师、核班!)
距离上一篇已经有半年之遥,阿留偷懒了,先向各位诗友老师们作个自我批评!
上次说到平水韵是否适用于古体诗的问题。从曹操的《短歌行》,我们发现大部分句子还是适用的。例外的两句,一句体现出孟德公大概不分前后鼻音;另一句虽然不合平水韵,却符合词韵中的通韵。这篇就探讨一下这词韵和古体诗韵的关系。曹操是东汉末年人物,我们就从汉晋讲起吧!
我国现存最早的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历代均备受推崇。一般认为,这些诗歌作于东汉末年。留意一下音韵,就会发现有的用韵相当宽。比如《西北有高楼》这一首(本无题目,标题是后人根据第一句加的: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八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九佳)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四支)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八齐)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十灰)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馀哀。(十灰)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五微)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五微)

好家伙,总共才
8个韵脚,按平水韵划分居然用了5个韵!但您查本版左下方的词韵简编,可见
“平声:四支五微八齐十灰通用”;“平声:九佳十灰通用”, 再把这两个一“通”,就是这首诗的用韵了!
这首诗的韵脚,是否也让您觉得似曾相识呢?没错,看相邻的“稀”“飞”两韵,跟曹操短歌行中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别无二致!大家留意一下,就会发现古诗词中常出现这样成对的“伉俪”韵脚。比如李白和白居易各有一名篇,入声“发”“月”一对连韵(次序相反);孟浩然和杜甫的名篇,各有“晓”“鸟”一对连韵,只不过一为晨鸟,一为归鸟。大家可猜猜是哪几首(孟、杜那一对例子应该很容易)。
到了晋代如何呢?晋朝完全继承了汉代的宽韵,以陶渊明著名的《饮酒其五》为例: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十三元)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一先)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十五删)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十五删)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十三元)
其通韵符合词韵中“平声: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一先通用”的原则。这里的“山”“还”,又是一对。李白、王昌龄、王安石的传世之作中均可见到。“稀”“飞”是用来表达孤寂的韵脚,而“山”“还”多与出游和出征有关。
陶潜这首,俺实在太喜欢了,忍不住多说几句。曲师日前提到用通俗语言表达脱俗意境,这首就堪称千古典范。无生僻字词,无典故,即使是1600多年后的子孙后代,也只要高小文化即可读懂,然意境之悠远妙不可言。前四句写作者如何能做到“大隐隐于市”,秘诀就在“心远地自偏”;接下四句写景,天人合一;最后一句“已忘言”,更是大得道家真意。“道可道,非恒(常)道【注】”,“真意”本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而一个“忘”字,恰恰是道家和佛家修行所要达到的境界(《庄子》:“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
汉晋的宽韵,到了唐代却陡然变得十分精严,即使是古体诗、歌行体亦时常如此。前一篇有“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让我联想到了一个相反的情景:中原逐鹿。由此就想到了初唐名臣魏征的古体诗《抒怀》:
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纵然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请缨系南粤,凭轼下东藩。
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
既伤千里目,还惊九折魂。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
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这首诗气宇轩昂,表达了对明君的忠诚,不愧是一代开国名臣的大作。全篇10韵,都是“十三元”,无一通韵。虽未遵循近体诗的平仄原则,但已经颇有排律的味道了。其风格也许与南北朝流行的骈文有关吧。唐人用韵趋严,可能也与此前永明体的探索有关,隋朝还有比平水韵更加严格细致的《切韵》,共193韵,几乎比平水韵多出一倍。
到了盛唐,格律诗渐趋成熟,严格的韵律更加影响到了古体诗。李、杜均有一韵到底的古体佳作。试以杜甫的《丽人行》为例: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翠为荷叶垂鬓唇;背后何所?珠压腰际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紫驼之峰出翠,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控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遢实要津。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灸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这首共
26句,有22句用韵(不用韵的用红字标出),全部是“十一真”韵。这个韵部共98字,杜甫一首就用了近1/4且不重复,写过格律诗的朋友都知道这有多难!这首属于歌行体,承自汉乐府,完全可以用宽韵,可他偏偏不用,用韵精严而自如,叹为观止,真有庖丁解牛之妙!

说到这首诗,忍不住想聊聊大唐
vs.红朝的自信。杜甫这首,可是讽刺皇亲国戚的,后世评曰“无一刺讥语,描摹处语语刺讥。无一概叹声,点逗处声声慨叹。”皇上要想找他的碴,肯定会很惨。您想,诗歌是当时的主要娱乐方式之一,杜甫是大诗人,长安又是当年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城市,流传很快就超过500人次了吧而且老杜擅长格律诗,这首却偏偏要写成歌行体,这不是故意想让它广为传唱吗?“头上何所有”,“背后何所见”两句,这样的节奏变换我们至今还可以在曲艺中听到(如山东快书),可以打着竹板唱起来的。做了这么“大不敬”的事情,皇上把老杜怎样了呢?没怎么样,人家啥事都没有!对比之下,当今红朝的自信,是不是还赶不上大唐呢?

扯远了。两句总结:一曰内容决定形式,根据内容的需要决定要写格律诗、古体诗、词或者现代诗,不必为凑律而写律,其实李杜白都有很多古体名篇的。二曰大家作古体诗的时候,可以参考本版左下方词韵,而不必严格遵守近体诗韵。当然如果您想尝试一下学学杜甫,俺会给您热烈鼓掌加油!

大家新周愉快!

 【注】: 道德经原本为“恒”,汉代因为避文帝的讳,而改为“常”。避讳倒是不符合道家的原则,“名可名,非恒名”,又不是儒家的“名不正则言不顺”,何须避讳呢?避讳可以说是儒家思想僵化后造成的一大奇葩。


阿留 发表评论于
多谢南客兄雅临垂赏!深谢交流!
南来客 发表评论于
读留兄文,获益匪浅!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