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平气和写印度
写印度人的过程中,得到不少的反馈,要尽量的不能因为自己的经历而带有过多的个人观感和偏见,也不能因为在和印度人大交道的过程中遇到的挫折而失去客观和中立,就事论事的说,印度人的坚持,耐力,接受现实,融入社会,不屈不饶等等优秀的特质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
在不久前的一个中午,我收到了一张印度朋友把我告上法庭的传票,他起诉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所涉及的资金额也比较小,说心理话,当时,我自己并没有认真的对待这件事,因为,根据以往的经验,这样的比较小的问题,在下边协商就可以解决,但印度朋友不这么想,他申诉到法庭,要求得到一个相对客观和公正的结果,其实,他的思路是正确的,虽然,他因为从西岸的硅谷刚移到东部的时间还不算太久,对现在的州的法律没有很好的学习和了解,按着自己的理解把这件事情送到了法庭,虽然,他输掉了这场小官司,但他的认真的态度和法律意识提醒了我们,在美国,学会保护自己,尽可能少的回避出现的问题和事情,用客观的标准去衡量,然后,坦然的接受应该回归的现实,所以,虽然,我们曾在法庭对垒,但并没有影响我们后来彼此的正常关系,起码在这一点上,他们表现出来的客观比我们自己的一些华人要好些,不记私仇,公事公办,接受现实,不带过多的个人恩怨。
另外,在去年的冬季,也是一个印度朋友,因为生意上的利益问题,和我们打的不可开交,彼此拔剑弩张,势如水火,彼此打的一塌糊涂,曾经为了各自的利益互不相容,互不相让,几次谈了崩掉,崩了再谈。反反复复,多次的相互的攻防,彼此打的都累了,停一下,然后再接着打,他们的不离不弃,从不言败,我们虽然是有点一而鼓,再而衰,快到了三而竭的程度,但还是奉陪着,多次的磨合和谈判及磋商,还是达到了一个平衡点。尽管彼此攻防多次,还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坚持了下来,过后,大家还是好朋友,还是生意上的好伙伴。
我们曾经有一段时间,就住在了印度人开发的社区里,所以,有机会长时间的和他们互动,近距离的学习和观察他们,因为近距离接触,时间长了,就有机会和他们不同年龄段的人成了好朋友,虽然,取得印度人的信任很难,但久了,也就更加了解了。互动的过程中,彼此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彼此的戒心也就自然而然的小了,也就更容易相处了。
印度人不是一个攻击性强的民族,就连领导印度独立的甘地也是通过和平的,无暴力的方式去争取的,他们有着自己的宗教,有着自己的信仰,更有着自己的矜持和坚持,任何一个群体,任何一个社会,如果缺失了信仰和坚持,那么,各种乱象纵生的现象就会层出不穷。
印度是我们的邻居,印度人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同处亚洲,有着长期的交往和互动,印度和印度人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从他们身上,能折射出我们自己的影子和形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于他们的互动中,不断的学习他们身上闪光的亮点,不断的发展和壮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