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核心内容—承担责任。

真正的理不是冰冷的,是有生命的,如同和风徐徐吹入心。。。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从前因受人之托送东西去一个没有见过面的大姐家,清楚的记得那是星期五下午。大姐很热情,但是很快我觉得她有些神不守舍的样子,我就准备告辞。大姐知道自己有些失态,就满怀歉意的对我说,因为她读大学一年级的女儿傍晚要回家,所以她老是走神盘算,还有多久可以见到女儿。

一提到女儿,大姐的话匣子就打开止不住了,很振奋的样子,她说她刚进入空巢期,女儿不在家心里空落落的,每个周末是她最盼望的日子。接下去她给我展示了准备做给女儿各种好吃的,这鲜嫩的豆角是上午才托人去郊外的农场摘的;这条女儿爱吃的活鱼专门问海鲜馆要了海水养着,等女儿到家才开刀,保证女儿吃上最新鲜的;托我送的东西也是为女儿准备的。。。。叽哩哇啦的一大堆,大姐兴致勃勃,一扫刚才的心不在焉。虽然那是我第一次听到空巢这个词,却深深体会到空巢父母爆发出的情感能量。

大姐对女儿的爱不由自主的流露出来,甚至在我这个几乎完全陌生的人的面前都无法掩饰。

爱自然是一种感觉,一种或浓烈,或清淡的情愫。比如情人间让人身心荡漾的情爱,朋友之间的温暖平静的友爱,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朴实但又最不让人置疑的爱。

爱的感觉非常的清晰,具体,常常牵肠挂肚,抓心抓肺,以至于让人觉得这种感觉就是爱的全部内容。可能是人太喜欢的这种纯粹的感觉了,所以有些真爱论就强调,真爱只和感觉有关,不夹杂任何过于实际的东西,所以真爱一定是非理性的。那么在种理论下,男女的真爱就是不过大脑的荷尔蒙,父母爱孩子就是生物本能,友情呢,虽然说不清,但只能是一种纯粹的喜欢,君子之交淡如水。

事实果真如此吗?如果一个人天天说爱啊,想的,却没有其他的表现,时间一久自然会被认为这个爱是假的,没有内容的。而且这种没有内容的爱,如果一方坚持表达,另一方甚至有被骚扰的感觉。所以爱需要更真实的内容。

我认为爱的核心内容是承担责任。责任是指人需要,甚至是必须完成的任务。承担责任就是执行和完成任务,比如一个人穿衣吃饭,就在为自己的肉体生命承担责任,是爱自己的实际行动。当表达爱的一方愿意为另一方承担责任时,对他人的爱才有了真实的内容。

故事中的大姐对女儿的爱不只是无内容的感觉,而是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为女儿办的事凝聚起来的,这些事都是女儿切实需要的。所以她对女儿的爱才让我这旁观者也体验到如此真实。真爱需要责任心和责任能力合力才能表现出来。

很有意思的当把责任这个词和爱联系在一起,居然让人产生些不适感。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在权力理念和系统的运作下,责任就变成了一种被动的甚至强制性的任务,比如有时责任作为一种犯错后惩罚的手段。或者是某种道德规范,社会习俗,甚至是法律要求的义务。这和出于爱而心甘情愿承担的责任就完全不一样了,被迫承担的责任不仅和爱无关,而且还和受伤的感觉挂上了钩,所以造成人本能的排斥。所以权力系统形成了爱能力外围之外的责任,但是爱本身还是包含着责任。

现代人在人权意识加强的同时,独立意识也空前高涨,在个人疆界锁定的情况下,也有了明确的责任范围感。传统的相互扶持的爱情模式,被分享模式代替。以往的雪中送炭,转变为锦上添花。尽管表面上看锦上添花式的分享,让爱排除了责任这个内容。但是仔细的观察,要让双方,特别对方感到爱意,这个添上的花也应该是对方需要的,所以本质上还是一种责任的补充。如果这花是对方不需要的,就需要对方的包容来肯定分享的有效,实质上也就是对方通过承担责任来维持爱的甜蜜。所以分享式爱的关系还是通过承担责任这个核心内容的表现出爱。而且正是因为这种内在的责任没有传统模式的受到义务捆绑的强制性,分享式爱的模式就更能表现出真爱的意义。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能看到,现在社会分享爱的模式,让爱的关系松散,常让人发出真爱难寻的感概,这时因为个人的责任个人承担这个明确的意识,在让人提高自爱能力的同时,也可以比较容易摆脱传统道德中,视为他人承担责任为美德的规范要求,为他人承担责任的意愿和能力就下降了,强调是自己的责任或没其他人我也能生活的很好的独立心态,使爱的凝聚力量变弱,本质上是人不喜欢承担过多的责任,爱能力有限的一种表现。

在权力的运作下甚至能出现剥离责任内容的“爱”,比如控制,依赖等以爱的名义出现了。这种行为模式就是越过责任直接获取爱的利益。需要辨别的是有些控制的行为也有很多具体的内容,看似也在尽责任,但是区别在于这些责任的结果不使接受方收益,而是控制方把自己的需要强加给受控方。典型的例子是父母不顾子女的意愿,试图控制子女完成他们自己没有完成的梦想。尽管父母看似付出好多,但实质还是剥夺。

所以真正的爱一定是有承担责任这个核心内容。一个成熟的有爱能力的人一定有相应的责任心和责任能力,当他能对自己和对他人承担责任时,也就表达出了爱,爱自己,或他人。

有承担责任内容的真爱一定是理性的,是发自心灵深处的,因能被体验和感受而表现出感性,但绝不是简单的受荷尔蒙,生物本能控制。

 

sweetbug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禾口' 的评论 : "旅途上大家会处于不同的阶段。 "
禾口 发表评论于
回复 'sweetbug' 的评论 : 明白。
能承担自己的责任就是个精神独立概念。越独立越可能有爱能力。因为爱实在是从个体的中心发散出去了。而且这种爱才是真正意义的爱。传统关系,虽然有很强的责任连接,但是因为个体自我没有觉醒,所以这个责任就是被迫的就不是真爱。
人的成长就经过接受爱,学习爱,自我觉醒,最后自主的爱,包括自己和他人。旅途上大家会处于不同的阶段。
sweetbug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禾口' 的评论 :
恩,对我来说是更明白了。我主要是觉得对自己负责是一个态度问题,不要把自己的幸福和情感寄托在别人身上,但不排除关系中的责任和义务。特别是帮助彼此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在关系中成长。也即,在关系中thriving.

是不是很拗口啊? 大概也只有你能看明白我的思路。哈哈。
禾口 发表评论于
回复 'sweetbug' 的评论 : 甜虫,根据你的意见。我修改了文章。你再看看。:)
禾口 发表评论于
回复 'sweetbug' 的评论 : 有好几个人都有误解,看样子我要在那一段上修改一下,更明确些。
禾口 发表评论于
回复 'sweetbug' 的评论 :
分享和分担,很相似的行为。分别对应于权利(成果)和义务(责任)。生活中有很多成果要分享,也有很多责任要承担。事实上成果基本上都是责任运作的结果。所以我认为分享和分担本质上一致。
双方爱能力相当时,分享分担也是均衡的,但有爱能力不一致的情况。分享分担就不平衡。像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但是还是真爱。真爱可以表现出很多模式。
sweetbug 发表评论于
我理解得有偏差。也许是我有点先入为主了。
禾口 发表评论于
回复 'sweetbug' 的评论 : 谢谢。
我这篇文章说只是真爱一定是有承担责任这个内容的,但没说所有承担责任一定是爱。事实上我说明了承贷责任不是爱的情况。
相同的逻辑,人是两条腿的,不说明两条腿的是人。
sweetbug 发表评论于
几年前,我也许会赞同你的说法。责任是爱的核心。但现在的我,觉得爱的核心是分享。如果爱一个人,就会想要和他分享我的时间,我的兴趣,我的生活。一起去体验生活。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我同意,有爱的能力的人必定是负责任的,对自己负责任的。但能负责任的,不一定就是爱。
禾口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废话多多' 的评论 : 谢谢多多。
我主要是说爱和责任的关系,权力是顺便提了一下,没有展开。
责任是指人需要,甚至是必须完成的任务。这里面就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自己需要,自己认为必须完成的任务我认为不能定性为强制性,因为执行时是主动的。愿意执行的态度就表现为责任心。所以我说真爱需要责任心和责任能力合力才能表现出来。
另一种是当一个任务自己认为没有道理,不想完成,但却不得不完成时,责任就表现出强制性。典型的例子有有离婚是后被判原配偶的钱。(注这里的道理是指当事人的道理,不是道德或法律的道理)
强制性的东西能够实现强制,一般有权力,权势做保障。或者换种说法我觉得更严密些,当个体感到被迫而而且不得不服从时,这个个体体验到权势的存在。
我说承担责任是爱的核心内容是因为我能想到的爱的表现形式如关怀,包容,耐心,支持等都包含了对承担责任的行动或意愿。
废话多多 发表评论于

哇,这么大的两个题目放到一块说,狠狠地佩服一下。

我觉得你的帖子实际上说了三个概念:爱,责任,和权力。这三个概念互相之间有关连。但又不是那么绝对的。

爱是感觉,也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对我来说,责任是爱的一部分,但不是爱的核心。

按贴中所说,如果将责任定义为“责任是指人需要,甚至是必须完成的任务。承担责任就是执行和完成任务。” 那么责任就有了强制性。无论是否与权力有关。
禾口 发表评论于
回复 'sansemao' 的评论 : 谢色猫。
sansemao 发表评论于
好文,令人思考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