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南水北调”真的没有加大河南旱情?
“南水北调”真的没有加大河南旱情?
收获了一种恬静的生活, 像一条波澜不惊的小河, 流过春夏 流过秋冬
人民日报又混淆视听。是有些学者说,南水北调改变了河南南部的环境,可能是造成干旱的原因。--- 这是学术探讨,何来人民日报当街撒泼反问?
重要的是,不论是不是南水北调改变了河南南部的环境,至少当河南南部的南阳/平顶山等地长期干旱时,过去农民可以使用丹江口的水部分救急。但今年却因为“南水北调”要“充水”的关系,他们不可以用了。 百姓要用,还得通过省委,上报国务院防旱办公室。批准后才能用。这都是不争的事实。--- 而过去7周连续干旱,南阳却不能用水(平顶山后来闹事上报才拿到了一些水)。京少们又“冰桶灌顶”浪费水,舆论闹大了,南水北调昨天,不得不赶快让河南南阳用水。
当一个地方大面积长时间不可以灌溉,只有干枯的大地,一定会造成空气里的水分大量减少,这样,即使早上的露水也会减少,农作物一定会干死。这就一定会加重空气干燥大地干旱。---- 这是任何一个当过农民的人都知道的基本道理。从这个意义上,南水北调目前为了“充水”不让周边用,改变了河南南部的环境,加重了干旱。就是铁的不争的事实。
说说水源头的权利与义务:
我有一个馒头。看到一个外来讨饭的,我可以给,也可以不给,也可以掰一半给。现在是要饭的说:你有馒头也不能吃,因为我没得吃。你要吃,你的找州府爷上报皇帝,批了才能吃。
人家生在水源头,人家不能用水,何来这道理?你北京的高校那么多,给一亿人口的河南人分了一杯羹,还是高考照顾了?北京的考生的重点录取底线,比河南考生的重点录取底线可以低50分之多,这时,你教育部怎么不调配名额给人家河南考生?
道理是一样的。
我倒觉得,河南省委应该据理力争,你北京要我的水资源,我就要你的教育资源:以物换物,天经地义。
我来讲讲文革中红旗渠的水故事。
红是引漳水入林县。源头在山西平顺。一干旱,平顺县就断流不放水给红旗渠。结果红旗渠干枯,失去了抗旱的功效。为此,县长杨贵找副总理陈永贵要水。陈决定:平顺必须每天晚上几个小时不得截留,必须下水给红旗渠,结果既保了山西平顺,也救了河南林县。这个决定比“南水北调”这帮管理者人性合理多了。现在的管理者倒是喝过墨水,但比大佬粗陈永贵缺德多了。现在也不是文革时期,但人情比文革时期更加不如。不是吗 ?
---- 漳河。 一说到河南河北,都以为是黄河为界。民国时是,解放初期也是,现在就不是了,河南河北以漳河为界。
---- 杨贵,读过私塾。有文化有能力,能干能吃苦。和纪登奎/焦裕禄属一类。他领导林县农民,从1956到1968年,用十年建成了举世闻名的红旗渠,没花过国家一分钱,是个创举。文革中(1966到1971)天天戴高帽。73年左右被周恩来提拔到公安部当某局局长,作了谢富治的助手。76后按谢系被整,下放到农场当了个副场长。好在华国锋/陈永贵喜欢他能干。但邓大人就是不喜欢华国锋/纪登奎/陈永贵/杨贵这班人,都无端拿下。大好人一个,林县人都说太冤。不管邓大人如何看,但林县人至今都感念这位外乡人-- “故有都江堰,今有红旗渠;故有李冰,今有杨贵”,早成了“红旗渠博物馆”的著名条幅之一。
小平会流芳百世。红旗渠也会流芳百世。一提“红旗渠“,就会说杨贵,一说杨贵,就会涉及到邓大人。所以,不论到何世纪,后人都会知道邓大人那无情无义的另一面。
涑水河 发表评论于
南水北调,祸国殃民;凭什么抢别人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