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級校友自駕游美50天(轉載)(二十二)遊覽大瀑布(下)

 
按原计划,游船游览应该是白天的最后一项。岸后,发现时间还早。大家决定到美国和加拿大共有的彩虹大桥走一趟。但这不是说去就去地方。桥的两边分别是美国和加拿大的海关,都有大铁门把关,守着。为此蒋总决定先往美国海关进行咨询。得到许可后,方才成行。
 
去之前,蒋总一再告知,每人务必随身带好护照,并委托旅居加拿大的青同学领队前往。穿过只能进不能出的大铁门,很快到了桥上。桥不算太长。估计十分钟就可走到头。桥面较宽,除开两边宽阔的人行道外,中间还有4车道供往来车辆通行。道上往来的美国和加拿大的车辆穿梭不停,十分繁忙。从桥上往返车辆的情况看,大概是为了出入关方便,往返是分时进行的。
 
 
由于两国有协议,只要持有本国护照,就可方便出入海关。所以车辆往来也是家常便饭,据说加拿大东西较美国要贵,加拿大人到美国买东西;也说从加拿大那面看尼亚噶拉瀑布更胜一筹,美国人到加拿大一边看瀑布。总之,各取所需,互有往来。相对尼亚噶拉和河的两岸,桥比较高。站在桥上,居高临下,尼亚噶拉河、河两岸的景物以及美国瀑布和马蹄状瀑布尽在眼底,一览无遗。
 
 
沿着尼亚噶拉河向前看,最远处是山羊岛,从伊利湖流出的水流经山羊岛时被一分为二。变为两股支流,明显水多的一边约占总水量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少的一边不到总量的百分之十。据考察,尼亚噶拉瀑布总的流量最大可达6000立方米,但目前只有百分之三十的水量流向河谷断流处,形成瀑布。其余百分之七十的水量被用于发电。为使旅游开发和水电发展更好的协调,1950年美国和加拿大签订协议,双方商定旅游旺季必须保证瀑布有足够的水量,流量为3000立方米/秒,平时保持在1500立方米/秒。尼亚嘎拉河丰富的河水的充分的开发利用,给两岸带来了更多的回报。除开发达的旅游业及其后兴起的赌博业外,食品加工、化工制品、金属、纸张、酿酒以及汽车备件的也相继发展起来。这也成为国与国之间和平利用开发资源、互利互惠的典范。从桥上往下看,尼亚嘎拉河是在低于河两岸50多米的峡谷河床中流动。河周围的岸边和我们经过的地面都明显在其之上。据介绍尼亚噶拉河从伊利湖出发时海拔约为174米,而到达安大略湖时为75米,落差有99米。加之水流量极其丰富,进入尼亚噶拉河后,由于长年累月流水的洗刷冲蚀,故当其遇到山羊岛分为两股支流分别从断崖跌下,长期水流的动能作用而造成今天我们看到的瀑布奇观,完全分流到美国一边的水,冲下断崖后形成美国瀑布;而另一边形成马蹄状瀑布,该瀑布有三分之一在美国,为两国所有。这在桥上看得十分清楚。且经过瀑布后水又重新汇合在一起。其实这正是该瀑布的特点。由于水量很大,又存在很大的水位差,千万年来,硬生生在地表上冲刻出低于地表的尼亚噶拉河,形成如此大气壮观的尼亚噶拉瀑布。相传尼亚噶拉瀑布原来的位置距现在的位置有7英里之遥,也是由于常年累月冲刷之故,移动到此,对此美加两国目前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若干年后如何,还不定呢。这也就解释了为何我们开始从岸边走向瀑布时没有看到‘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景象之故。我想当年如李白到此,也会感叹:
 
‘滔滔碧水流不断,不尽飞瀑跃下渊,来到瀑底惊回首,疑是女娲忘补天。’
 
上桥后,走5分钟路就可来到桥的中部,大家到此都争先恐后的留影。因为桥中间是美国和加拿大的边境分界线。站在在中间,两脚横跨中间线,左面是美国,右面是加拿大,抬起手来左手拉着美国国旗,右手牵着加拿大国旗,留一张影,有种莫名的得意和满足感。
 
 
顺着桥可以一直走到加拿大边防检查站前。附近的桥壁上有加拿大政府欢迎和提示入境登记的标牌。靠近的地方有一个大箭头和Canada 的大字标记。

顺着箭头的方向,就是加拿大边检站。透过边检站小屋之间的空处已经可以看到加方的道路和路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但我们只有美国签证,只得到此作罢。回到桥的另一边,是美国边检站。

我们这些外国人得重新入境,过海关。看来蒋总先探路,并提醒大家带好护照太必要了,否则既不能进加拿大,又不能入境美国,在桥上喝西北风多难堪!?

下得桥来,已是日头偏西。大家又累又饿,决定先回驻地吃饭,之后再来参观游览尼亚噶拉瀑布的夜景。回到驻地正忙着准备吃的呢,突然听见同行通知,要想看日落西下、晚霞中的瀑布,必须在6.30以前赶到瀑布才行。想想机会难得,只好将快弄好的热面放下,找了点干粮充饥,急忙上路。结果紧赶慢赶,路上交通也不是十分顺畅,赶到时太阳已完全下山了。晚霞没看到。

天色渐晚,只得留下等待看尼亚噶拉瀑布的夜景。到美国瀑布显然要近些,但根据白天游览的经验,比较后,感到大瀑布观看起来定会壮观得多,决定先到马蹄状瀑布看看。沿着河边前去,天慢慢黑尽,河边没有大的建筑,故除开稀疏的路灯外,周围一片漆黑。远看河对岸,加拿大方面早已是灯火通明,几个‘CASINO’的醒目广告特别刺眼。一排排明亮的路灯下,估计擦肩接踵的人群正忙着逛街、进店,已经开始一天的夜生活。
 

 
还未走到瀑布,已感到寒风阵阵,小雨淅沥,越走近雨越大,风吹到身上冷飕飕的。从瀑布边上过来的人说,照射瀑布的彩灯要八点半才开,河边风雨很大。看看时间还早,没有必要马上就下去,决定先找个能遮风挡雨的地方,先避避风雨。外边又是风又是雨,显见得时间过得更慢。岂料想,后过来的同行又传来一坏消息,有某旅游团的导游说,今天大家运气不佳,一是说:以往马蹄状瀑布处,吹风的风向都是往相反的方向吹,像今天这样带着瀑雨对着我们吹,其带团以来这还是第一次。二是说:今天可能不会开彩灯……。尽是些坏消息,真扫兴!而此刻雨和风好像更加得意,比之先前来的更大。地上已是湿漉漉的了。眼见时间已近,虽然风吹在身上更冷了,大家仍抱希望等着,没听那霉气导游讲的话。坚持到八点半左右,马蹄状瀑布这边仍然没动静,倒是有人告知美国瀑布那边彩色射灯亮了,于是匆匆赶往美国瀑布那边。快到瀑布时,老远就就看到由瀑布对面加拿大和其它各方面射向瀑布的彩色聚光灯齐放,河面上和河边被聚光灯照到的物体显现得异常多彩瑰丽,周围到处被彩色光影笼罩着,处处流光溢彩,激动人心。

瀑布旁早已是人头传动,人声鼎沸。好不容易才挤到靠近瀑布的围栏边,眼见得原先黑暗中灰暗的瀑布随着聚光灯投射的七彩颜色,一会儿呈现绿色,一会儿又变红……。瀑布较之白天顿时大放异彩,变得五彩缤纷、熠熠生辉、晶莹剔透。瀑布的景象较之白天更加多姿多彩,更加清晰,犹如万斛珠玑,自天倾泻。随着汹涌的水流、跳跃的水珠、弥散的雾气呈现出瑰丽神情。

随着七彩射灯颜色的变化,水色由白转换为浅红,有浅红转为浅蓝,再由浅蓝转为翠绿,五彩缤纷,多姿绮丽,迷离神奇,简直就是人工打造的七色彩虹人间仙境。其五光十色、千变万化,将人们融入飘渺迷离的梦境之中。

据说在夏季的每个星期五尼亚噶拉上空还有焰火表演,在漫天焰火的映衬下真难想象会是怎样一种绮丽的仙境。只得等机会再来领略了。此刻人们都用各种不同的相机争相留下这难忘的一瞬。但是在夜晚聚光灯下拍摄出清晰且色彩准确的相片本来就难,且对象又是动态的瀑布,更是难上加难。因此没有专业的相机、三脚架和夜景拍摄的技巧,很难拍出理想的作品。你看本来多彩的瀑布,照下来不是糊涂,就是色彩不准确,红光照射时的瀑布,拍摄下来,怎么看都那么像火山的岩浆流,反正拍到的没有看到的好。我也试拍了几张,也不知能否反映出五彩聚光灯下晶莹剔透彩色瀑布的美观场景。看来有机会还得准备点好一点的摄影器材,增加点摄影技巧才行。回来后,有去过加拿大的朋友看到,并将他在加拿大那边游览参观时拍摄的照片给我看。我突然醒悟,当时我们参观的位置,一太靠近,二有点偏侧面,因此尽管看去很大气、很壮观,但是拍摄到照片上时,色彩的层次分不开。要是当天晚上有长焦镜头和三脚架且又能上到彩虹桥上,从桥上也许同样能拍摄好的照片,显然从瀑布的正面方向取镜头,获得的映像会全面的多,彩色射灯投射到瀑布的美丽光影的变化层次也能逐渐的在照片上反映出来。才能将尼亚噶拉瀑布人工打造的七色彩虹般的人间仙境、其五光十色、千变万化表现出来。这次是不行了,如果以后有机会,不啻是一经验。但不管如何,在寒风雨夜等了这么长一阵,总算是看到夜景下美丽的尼亚噶拉瀑布。
- See more at: http://blog.creaders.net/qiangmingtan/user_blog_diary.php?did=174115#sthash.MtRi50Rp.dpuf?
吹毛求疵 发表评论于
加拿大东西较美国要贵,加拿大人到美国买东西;从加拿大那面看尼亚噶拉瀑布更胜一筹,美国人到加拿大一边看瀑布。
这是千真万确的。加拿大的香烟,老酒,汽油价格里面含全民保险的税金。汽车加油去美国是必须的。
加拿大看瀑布可以看全景。
我也是七七级的,在美加二国都住过。还是国内潇洒,及格退休了。我们这些假洋鬼子每天还得为五斗米忙忙碌碌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