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年初的时候,和朋友F闲来无事去看圣诞节过后新年第一波的open home。那是北岸一个不新不旧的区。离motorway不远,交通方便。临近这两年很是被追捧的中学。建筑基本六七十年代的风格。我的喜好分两级-或是古老木屋,或现代简约风格。对那个年代的房子我没有特别感觉。不过,一般来说,它们都格局合理,容易维护。我们悠闲走到那儿,一进院门被人山人海吓到。在纽西兰住久了,不大习惯人头济济的局面。交友甚多的朋友遇见好几拨客户,朋友,交谈甚是热闹。本来我们就打算看一看,见到这个场面,正好那天也要拍卖,就好奇留下来看auction。政府估价好像是四十多万-政府估价每三年一次,为计算地税使用。基本上都比市场价偏低一些。但那时市场刚经过金融风暴,比政府估价低就出手的房子也有。大家开始猜测会卖多少钱。进去的时候已经听中介说了屋主打算六十万以上,朋友觉得够呛。她在银行天天看买卖合同安排贷款,对市场很熟悉,至少圣诞假期前没这么火爆。我看看现场有差不多百来好人,而且近一半亚洲面孔,说估计六十三万绝对没问题。果然,半个小时后,几拨人出价,已经达到六十万。最后,好像是六十四万卖掉。我和朋友沉默走出来,对视一笑。看来今年开年,新的周期开始了。从此以后,房屋广告不提价钱,指等拍卖的比例日渐增多。看广告等于没看。这两年开始关注市场的人恐怕觉得我脑子进水了,99%的房子都是拍卖,这有什么奇怪。他们不知道,打开报纸,几乎页页大篇幅写着降价X万,跳楼价$xxx的时光,也就在不久以前。哪里有什么事情是永恒不变的?
总而言之,标价的房屋广告日渐稀少。我那天偶尔看到的那个广告,写的是一个$xxx above。那是一块大地上两件独立屋的房产。虽然没有明示标价,但至少有个范围。我不喜欢暗箱作业,这种风格我喜欢。另外,这是合法的home and income.
纽西兰人口少,房子也不大。很多所谓home and income的房子,其实是灰色地带。因为纽西兰各种条例限制,还有多种技术问题管理麻烦。愿意这么住的租客多半也不会很注意生活质量和房屋保养,惹急了还有机会倒打一耙。我不喜欢麻烦。
而这是完全两间独立房屋,有各自院落,而且是经过市政府批准完全合法,两户电表分开。一点麻烦没有。六七十年代的房子,没什么差错。地点和现金流都满足了,我只等看房子。
Open home那天,我和朋友F一起去了。中介是个洋人小伙子S,坐在沙发上看手机。看了两分钟确认和自己想象差不多,我过去跟他搭讪。他很爽快,说你要出价吗?有几个人也打算出价,我和他们约了半小时后见面,你可以那个时候到我办公室。
我们离开到咖啡厅坐下。我不喜欢和人抢打算放弃。F说,值得争取。好的机会才有人争,难道我还偏捡那别人不要的?我想也有道理。正在沉默,F说,我跟你合作吧,我觉得有潜力。我觉得不错。我不喜欢一哄而上,不过如果和她一起,感觉不同。
喝完咖啡,赴约到了S的办公室。 他估计也就三十出头。说话很麻利。他拿出文件,填好附则剩下价格一栏,看看我们,小心翼翼问打算出多少。我说就按你写的indicative price加个五千好不好? 不加任何条件?他有点吃惊,也很爽快说,不加条件屋主会很喜欢。不过,有几个人已经出价,你们是不是应该出高一点机会比较大?我说你觉得可以,先试试这个价钱?不行的话,可以回来咱们再谈?
看官,市场火热,这种多人争抢的局面开始流行。中介口气都很硬,会告诉你在multi offer的情况下,你只有一次机会,所以要一定出到最高价。我这种建议,完全是不按规矩来。而他竟然也没有跟我们说那些套话,我估计他反正拿了好几个offer, 肯定有更高的,不必在乎我这一个,也就无所谓了。
所以第二天他真的打电话给我的时候,我真的吃惊了。他说,屋主看过所有出价,你们的不是最高。但是因为无条件屋主很喜欢,况且你们跟我说有加价可能,他就建议我就给你们一次机会,再加一些,他也许会决定卖给你们?
我脑子急速转动起来。这种时候你可以完全不信他,也可以全信他。但是抛开这个因素,需要确定的是我们真心想不想要这间房子。另一层,我不觉得他需要蒙我们,屋主的确是想卖,他也只是想做成了交易好拿佣金。最坏的结果不过就是多花一些钱。只要在能接受价位范围内让大家都高高兴兴是值得的。我们按照他的建议加了价。半个小时后,他再打电话来恭喜说成交了。
我们不但信他信到底,还用了他介绍的property manager M。M是个人物,我会继续介绍他。这间我们看了十分钟就买下的房子也不是到此为止,还有下文。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