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儿国内家里有人生病,住院期间我们觉得自己家里人倒不过来,看到那么多病人家属都雇护工,所以我们也就随大流了,这样家里人也可以换班休息一下。
护工由专门的机构来提供,医院和护工机构是有紧密联系的,因为有电话,联系很方便,你说多会儿需要,护工会随时来。当时我就感叹咱中国人多的好处了。还听说护工绝大多数都是女的,可能考虑到女的比较细致的原因吧。护工的工作就是管吃喝拉撒睡加上翻身拍背,她们是经过训练的,拍背不象家里人那样下不去手。一般护工连续工作24小时,然后回家休息一天,所以需要雇两个护工,这样护工之间可以倒班。费用是24小时120 元人民币,外加20元的饭钱,这120元是给护工机构的,20元是直接递到护工手里的。都是现金,先交600元押金。如果对护工不满意可以调换。
第一个护工五十多岁,人看上去穿着也比较整洁,个子高大,笑嘻嘻的,很会说话很好处的样子。总之,第一印象还可以。就是给病人翻身拍背的时候需要我们帮忙,帮就帮么,自家人,我们本来就留守一人,反正一块儿干就行了。虽然是24小时班,我们觉得人又不是机器,总是需要休息的,所以我们晚上就和她倒班,反正得有一人保持清醒看住病人嘛!
第二天早上来了换班的,三十多岁的样子,来了也不看我们,我和她打招呼也不理,这时我想起了赵本山小品里的话:脸拉得跟长白山似地。觉得她肯定对护工工作有抵触情绪,当时就想把她换掉,又怕马上没人手,就先忍气吞声地观察着。后来找了一个我们认识的护士,给她打了个招呼,说,你照顾着点儿,我认识她们。这时,我们终于看到了护工的开朗的笑容,又看到她干活很利索,一个人就可以给病人翻身,而且不象前面那个护工把病人在床上拖来拖去,把皮肤都能磨破的样子,拍背也拍得比较彻底一些,所以还是觉得这个比第一个好,干得实在,而且一比较才知道,第一个很会偷懒呢,能省力就省力,就是嘴会说而已。
我们其实给护工们买了饭还照给她们20元的饭钱,将心比心,就是希望人家对咱病人好一些,所以我们吃什么给她们买什么,病房里的零食奶啊水果的也让她们敞开了吃,结果某一天发现榨菜丢了好几包,香肠也从几十根剩下几根了,临床的两个护工说我们的第一个护工总是背着一个大包,意思是她趁我们不注意的时候把东西装她包里带走了。再有一天,我妹给她三百元,让她帮租一下床,她回来后说没有床了,就要把钱递给我妹的时候,我妹一下晕倒在陪床上,醒来时已是半夜,当时我们家只有我妹一个人在,我现在想起来都伤心,我妹晕倒了,就在医院,也没有人问津。我妹醒来后问我们的护工要回三百元,她说邻居陪床的护工拿走了,邻居陪床的护工说我们家的护工拿走了,总之,这三百块就没了。还好,我妹的钱包还在。
邻居老刘的陪床的护工是两个,因为他的儿子只是来坐一坐,看一看,所以24小时雇了两个,好让她们倒班照顾病人。我们渐渐就发现,这两个护工从来都是一起睡觉,没有倒班这一说。晚上这两个鼾声此起彼伏,病人昏迷,需要吸痰时还要我们叫醒她俩。最有意思的是,老刘的儿子一来,这俩护工一人一个在床边围着老刘使劲儿说话,老刘,你快醒来吧!老刘,你儿子来看你了!拍起背来也特卖力,病房里一阵“啪啪”作响,我都担心老刘要被她俩拍成一张纸片了。老刘的儿子一走,这俩护工就撤离了床边,织毛衣绣十字绣各忙各的去了。
我们后来因为第二个护工有一天临时有事,找了别的护工来顶班,看她干得也不错,就把这个临时的护工留了下来,把第一个护工给解雇了,省得再丢东西。结果她还打电话来问我们为什么不用她了,我们也没说她啥,也没给护工机构说,不想砸她的饭碗。第二个护工我们很满意,就一直留着。
这就是我们雇佣护工的经历,唠唠叨叨地跟大家分享一下,也许有谁将来用得着呢!
(谢谢阅读,若妖于201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