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恬不知耻”到“宠辱不惊”

从吴明子到明子是一个旋转,以后的明子心路从这里开始。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以前一直把“宠辱不惊”当作一个高境界,以为在宠辱中能淡然就能不惊了;现在有点明白不是那么回事,宠辱就好像一把尺子,当感到此时此事此情此景要做到宠辱不惊,应该宠辱不惊,其实就已经惊了。 

       宠辱不惊不是 做到 的,就如低调也不是 做到 的一样,除非某情景某事件在自己的心中很稀松平常的,那么其表现就是释然、淡然、恬然的,不存在耻辱荣耀,不存在惊与不惊,不存在高调低调。 这种状态下的任何自然而然的举止在其他于此点上还在计较宠辱的人眼里似乎是达到了宠辱不惊。

      黄磊在近期的《非诚勿扰》里说了这么一句话:“
我觉得清华博士和CEO都不算是成就,其实更快乐健康的心态比那个成就还要珍贵。”我约莫着学历与工作职位在黄磊眼里已经不是荣辱点了,而那位男嘉宾“谦虚”说“我好意思说说我的学位吗?”,当大家看到他在 做 低调时,也可以看到只有当他觉得高学位还是值得荣耀时,他才会去 做 低调。


      前几天跟朋友说起这个感受, 他跟我对应了另一个词:恬不知耻。他说,他突然对这个词感到惊奇,恬的本意是安静、安然、恬静,恬不知耻似乎应该是一个恬淡寡欲、恬淡无为的人很容易恬然自足、心旷神恬,不知何为耻何为辱何为荣何为宠。


      可不是吗?当某事某景发生,我们很把它当回事时,必受此事牵扯,什么荣什么辱纷纷接踵而来,还能做到恬不知耻吗?生活中这样的事太多了,职位的升迁,子女的读书,亲人的离合,甚至一件衣服,一辆汽车都可以把我们带进自己设定的荣辱中,一旦陷入,不易恬然,不易不惊。


     不知羞耻似乎不能与恬不知耻混为一谈。确实会看到一些很明显的现象,如:把人家的东西装进自家的口袋,美其名曰追求幸福没有错。这样的现象里根本就没有恬静,没有淡然,更不可能平息荣辱。这里就不展开了。


      当然,咱俗人碰到孩子上了藤校,工作得到认可自然高兴;遇到亲人离去,家庭被分等诸多不顺自然伤心悲痛;这样的宠辱惊一下,或大惊一下,也未尝不可。只是,能不能随着时间的过去让这些波澜也过去,并且趋于平静。


      宠辱而惊一下也挺不错的,只要能觉察自己被惊了,而不是被外面的景象圈进宠辱之中不能自拔。这一惊能提醒咱自设的荣辱点在哪里,不够恬静的点在哪里,而这个点正是自我的突破点。有句话很有意思,大意是 “若没有另一个维度的支点和坐标,就无法揪着自己的头发离地”,自我的突破,自我的超越就需要另一个维度的支点,而这个支点的发现也可以借鉴我们被惊的荣辱点,凡是让我们揪住不放的让我们特别在意并依此衡量成败的,凡是让我们不敢面对的不愿意触碰的,凡是让我们认为此点需要保持低调需要表现平常心的,都可以用来借鉴。


      一旦觉察到这个点,那就已经在突破这个被咱自己认定的宠辱带来的狭隘,带来的束缚了。放松放宽了自定的宠辱的尺度,恬然在这个点上自然产生,或者说,在这个维度上荣耀耻辱都平息了,我们不需任何努力就已经恬然自足,恬淡无为,恬淡寡欲,恬不为意,也就可以至少在这个点,这个维度上能由恬不知耻而得宠辱不惊了。

 

 

*****************************

咱的中华文化真是了不起,好多的文字到了咱这个年纪才有一点点感悟时,举例吧:

自知之明  ————  自己真的知道自己,认识自己,才能不“无明”

心得体会  ————  心得了智慧(顿悟),要有体行去会意(实践)才叫真的学习了

不可思议  ————  不要用脑筋去想啊,想出来的可能是自己的知见哦,不可思议,智慧自得!

眼高手低  ————  总是眼睛先看到,手才跟上去做;心先想到,身体才力行,即闻思修

根深叶茂  ————  想要往上长,好好往下扎

心领神会  ————  由心,不在知识层面地深思熟虑而是更深层放下自我地更无形地领教,神自                     会我(大我,心灵)

不由自主 ———— 不由我自己做主,无我,交给天地,交给生命

一无所有 ————  一无 === 所有

圣人不积  ————  积累(第三声 lěi )让人越积越累(第四声lèi )


明紫 发表评论于
人不知而不愠 ———— 释然、淡然、恬然的,不存在耻辱荣耀,不存在惊与不惊,不存在高调低调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