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薄失误,党心分裂民心不服!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倒薄失误,党心分裂民心不服!

送交者风雨声 20141107


   倒薄事件的失误使事件现在好像变成一枚炸弹。造成党内干部心情不畅,民众不满的尴尬局面。特别本届中央一任后,就制造了一个极大的政治包袱。打依法审判的名义,却留下了违背法律事实,颠倒黑白的审判闹剧,创下中共历史上罕见的党心不服,民意不畅的一场冤案。  

     第一大失误:剧情设计过分复杂,邪气太重。

      这次倒薄事件中每一个步骤都好像设计挺精巧,但最后每个剧情都看得很稀里糊涂,给人离奇的感觉。

    直至审判结束,人们依然云里雾里,谷开来的杀人罪证据漏洞百出,重要证据的血样标本都不标准。王立军急跑美领馆出卖有恩于已的上司,于情于理无法解释。薄熙来受贿牵强附会,甚至连指挥受贿的法国别墅都无法律依据。

    政要涉案,事件很多。像陈水扁,即便是被抓捕之后,他的言行依然能为公众所知。而今既然标榜法制社会,贵为政治局委员的当事人却可以凭空失踪近一年多没有说法,原来是秘密动用三百人上天入地翻出十多年前的贪污问题,而法庭采用的证据却是中委纪的个人所谓交待材料,真是明目张胆地开法律的玩笑。     

   第二大失误:事件初期方向指错,明显就是欲加之罪。      

    倒薄伊始在全世界的媒体面前由温前总理公然宣布文革论,把倒薄定性为政治问题,本意原是唤起大多数人的恐惧心理,对拿下其人给予理解。但就是这种方向性错误,为后来想把问题转到经济方向带来巨大难度,这已经是非常明显的就是为治罪而加罪,简直就是岳飞将军莫须有的翻版了,因此也带来第三个失误。     

   第三大失误:整个事件逻辑性差,无法服众。     

    有人把事件与当年的二陈事件作比。二陈事件初期,也有传言想把问题导向政治,但整个案件自经济始,自经济终,整个过程是一个逻辑。但此次事件从叛 逃始,继而是凶杀,继而是文革论,最终又说是经济问题、女人问题。这样使整个事件缺乏逻辑性,损害了经济问题的依据,明显就是胡编乱造,把人先抓起来 再说,然后找证据,找借口加罪,甚至不惜破坏法律程序的正义,连最重要的证据链都不完善,重要证人不敢出庭,说的微博直播也可以任意截取信息对外发布。虽 然名义上走完了法律程序,但党心不服,民心不服。      

   第四大失误:下手阴,手段狠,过犹不及。      

    据社科院统计现在中国9%右派,39%左派,52%中派,中派还是占绝对多数。多数中派他们对事件最大的感受不是对与错,而是觉得这事办得够阴和狠 想想当年赵总与邓爷爷,闹出那么大一场风波,最后也没有涉及法律,更别说牵扯家人了。而此次倒薄事件中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结局,让普通老百姓在文革之后 再次看到多年不见的政治斗争的残酷性。结局越悲惨,越容易引出中派的同情之心。往往是因为理亏的一方想用大权,重刑压服党内不同意见,压制民众诉求,但事 与愿违。      

   第五大失误:审判证据东拼西凑,贻笑四方。      

    从法庭公开披露的信息,指控薄的大部分问题都过去十几年的事情。这一点有两方面的失误。一方面是其在重庆的做法虽有争议,而在大连的工作几乎是赞扬声一 片,直到现在,普通百姓都是赞赏有加。如果说这个时期腐败,这个人从一开时就是腐败官员,那老百姓肯定会说,要是能多出几个这样能让老百姓满意 腐败官员就好了。重庆人也不服气,像薄熙来这样有创新意识,关心百姓疾苦的共产党官员都得不到认可,那共产党员还有好干部吗?现在全国开展的打黑, 唱红,一点不比薄书记时搞得少。甚至习总一上任就提出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目标。这都是薄熙来的重庆实践的结果嘛。  

   第六大失误:跟着美国人调子走,倒薄罩上了内外勾结的迷雾。      

    不管是政治的,还是经济的,中国的问题应该自己来解决。一牵扯外国人,事情就说不清楚了。习近平同意倒薄,是在访问美国回国之后作出的决定。而且单方面听 取了美国对王立军所谓提供证据的信任。第一份新华社对外报道原文中说法,根据王立军提供的材料和信息,中共中央决定对薄熙来进行审查。使薄案从一开始就打 上美国的阴影。并且,此次倒薄事件,好多消息先从海外披露,再转国内媒体散发。已经造成未审先判,媒体定罪的势头。

    总之,倒薄这一场政治闹剧的余波,绝不会轻易结束。由此造成的党心分裂,民心不服,必须有人负历史责任。现在的结局,绝不是结尾,也远没有结束。。。。。。

倒薄失误,党心分裂民心不服!zt 送交者: 风雨声 2014年11月07日20:02:26 于 [天下论坛] 发送悄悄话    倒薄事件的失误使事件现在好像变成一枚炸弹。造成党内干部心情不畅,民众不满的尴尬局面。特别本届中央一任后,就制造了一个极大的政治包袱。打依法审判的名义,却留下了违背法律事实,颠倒黑白的审判闹剧,创下中共历史上罕见的党心不服,民意不畅的一场冤案。  

     

   第一大失误:剧情设计过分复杂,邪气太重。

     

    这次倒薄事件中每一个步骤都好像设计挺精巧,但最后每个剧情都看得很稀里糊涂,给人离奇的感觉。

    直至审判结束,人们依然云里雾里,谷开来的杀人罪证据漏洞百出,重要证据的血样标本都不标准。王立军急跑美领馆出卖有恩于已的上司,于情于理无法解释。薄熙来受贿牵强附会,甚至连指挥受贿的法国别墅都无法律依据。

    政要涉案,事件很多。像陈水扁,即便是被抓捕之后,他的言行依然能为公众所知。而今既然标榜法制社会,贵为政治局委员的当事人却可以凭空失踪近一年多没有 说法,原来是秘密动用三百人上天入地翻出十多年前的贪污问题,而法庭采用的证据却是中委纪的个人所谓交待材料,真是明目张胆地开法律的玩笑。

    

   第二大失误:事件初期方向指错,明显就是欲加之罪。

     

    倒薄伊始在全世界的媒体面前由温前总理公然宣布‘文革论’,把倒薄定性为政治问题,本意原是唤起大多数人的恐惧心理,对拿下其人给予理解。但就是这种方向 性错误,为后来想把问题转到经济方向带来巨大难度,这已经是非常明显的就是为治罪而加罪,简直就是“岳飞将军莫须有”的翻版了,因此也带来第三个失误。

    

   第三大失误:整个事件逻辑性差,无法服众。

    

    有人把事件与当年的‘二陈’事件作比。‘二陈’事件初期,也有传言想把问题导向政治,但整个案件自经济始,自经济终,整个过程是一个逻辑。但此次事件从叛 逃始,继而是凶杀,继而是‘文革论’,最终又说是经济问题、女人问题。这样使整个事件缺乏逻辑性,损害了经济问题的依据,明显就是胡编乱造,把人先抓起来 再说,然后找证据,找借口加罪,甚至不惜破坏法律程序的正义,连最重要的证据链都不完善,重要证人不敢出庭,说的微博直播也可以任意截取信息对外发布。虽 然名义上走完了法律程序,但党心不服,民心不服。

     

   第四大失误:下手阴,手段狠,过犹不及。

     

    据社科院统计现在中国9%右派,39%左派,52%中派,中派还是占绝对多数。多数中派他们对事件最大的感受不是对与错,而是觉得这事办得够‘阴和狠’。 想想当年赵总与邓爷爷,闹出那么大一场风波,最后也没有涉及法律,更别说牵扯家人了。而此次倒薄事件中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结局,让普通老百姓在文革之后 再次看到多年不见的政治斗争的残酷性。结局越悲惨,越容易引出中派的同情之心。往往是因为理亏的一方想用大权,重刑压服党内不同意见,压制民众诉求,但事 与愿违。

     

   第五大失误:审判证据东拼西凑,贻笑四方。

     

    从法庭公开披露的信息,指控薄的大部分问题都过去十几年的事情。这一点有两方面的失误。一方面是其在重庆的做法虽有争议,而在大连的工作几乎是赞扬声一 片,直到现在,普通百姓都是赞赏有加。如果说这个时期腐败,这个人从一开时就是腐败官员,那老百姓肯定会说,要是能多出几个这样能让老百姓满意 的“腐败官员”就好了。重庆人也不服气,像薄熙来这样有创新意识,关心百姓疾苦的共产党官员都得不到认可,那共产党员还有好干部吗?现在全国开展的打黑, 唱红,一点不比薄书记时搞得少。甚至习总一上任就提出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目标。这都是薄熙来的重庆实践的结果嘛。

 

   第六大失误:跟着美国人调子走,倒薄罩上了内外勾结的迷雾。

     

    不管是政治的,还是经济的,中国的问题应该自己来解决。一牵扯外国人,事情就说不清楚了。习近平同意倒薄,是在访问美国回国之后作出的决定。而且单方面听 取了美国对王立军所谓提供证据的信任。第一份新华社对外报道原文中说法,根据王立军提供的材料和信息,中共中央决定对薄熙来进行审查。使薄案从一开始就打 上美国的阴影。并且,此次倒薄事件,好多消息先从海外披露,再转国内媒体散发。已经造成未审先判,媒体定罪的势头。

    总之,倒薄这一场政治闹剧的余波,绝不会轻易结束。由此造成的党心分裂,民心不服,必须有人负历史责任。现在的结局,绝不是结尾,也远没有结束。。。。。。

- See more at: http://bbs.creaders.net/politics/bbsviewer.php?trd_id=1004901#sthash.RZ8J8srk.dpuf
haiwaiyouzi 发表评论于
倒薄的关键是因为习小人,瘟汉奸及极右的伪共势力掌握了国家的最高权力 !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