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放学回家路上

回忆往事就像水墨画,不经意的一滴墨掉在纸上,慢慢化开。又滴上一滴,化开,和原来的混在一起构成一幅画。往事就这样成了历史的一片。
打印 被阅读次数
   
    ( 今天的新华路上的树是当年尼克松来访时才种的,一晃也有40年了)  

    回到1963年,正念小学。个个都是七八九,狗都嫌的年龄,父母大多双职工,也不用急着回家做功课,那就一路玩回家吧。

   回家有两条路,一是走法华镇路。典型的小路,是由填河在1954年用一个星期筑成的,不少地方还是“弹格子”路,沿路不少深宅大院,还有一些曲径,当然幽境不一定有,厅堂内坐着的阿公阿婆,看着不起眼,但不少都是大户人家的出身,到底是住在镇上的人家。岂不闻“先有法华,后有上海”?厅堂内墙上挂着的泛黄照片,那种气派和神色,学也学不像。但进去后,我们小孩子是不敢乱动的,好像有一股“气”镇住我们。有一次去一位姓陆的同学家,就在墙上看见一张有年代的全家福照片,宽约3尺,高约一尺,全是长袍马褂打扮,照片上的人冷冷看着我们。所以一般我们都会走香花桥路到新华路,沿着新华路回家。 

   顺便说一下新华路的路名由来。由于法华镇上的法华寺,周边又建了不少寺庙,一个就在近今天新华路隧道的地方,叫“安和寺”,后来庙前筑路就叫“安和寺”路,和法华浜大致平行。大约在抗战后,改成法华路,因为安和寺没有了,就以不远的法华古寺取名。1954年,填法华浜筑路,叫法华镇路,和法华路呼应。1964年,长宁区的某位领导以为这法华代表法国和中国,恰恰这法华路就在法租界交界不远处,就改名为“新华路”。老人不习惯,讨论要改回去,但文革一来就成定案。现在倒是不少开发商胡扯新华路是原法租界什么的,实际完全“不搭界”。 

   新华路精华段在香花桥路两边,几乎所有的房子都是1949年前造的,有兴趣的可以看一本“长宁老房子“,介绍的非常好。 

   出国以后才知道那些房子的名称,西班牙式,英国乡村式,北欧尖顶式,杜德式,由于靠近法租界,造房的要求相似,一般不允许木结构,要有前院和后院,沿马路不许造高过4英尺的围墙,等等。这就给我们这些孩子有翻墙作案的机会,那真是一段好时光啊!几乎每家的前院后院,我们都翻进去过。好像那时很少有大人出来管我们,趣事真是一桩桩。 

   好不容易放学了,小朋友们相约成伴,沿着法华路,”回去白相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