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回国,最让我尴尬的,就是落单的同学、死党甚至亲戚,委托我在加拿大为他们找对象。男士们不多,女士们不少,“三高”才女最积极。她们认为西方人懂风情、识闺趣;出国的华男比国内的素质高、品味佳,所以,普遍抱着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幻想,把“所谓伊人”想象在“加国一方”。我明知这是九天揽月、五洋捉鳖的事,可盛情难却,看着她们那火辣辣的眼神,我也只能说愿效犬马之劳。
尽管我有曾为四对男女搭桥成婚,且都是恩爱夫妻,还有一对是异族婚姻的不错善绩,但那都是过去的老黄历了。现在网络如此发达,人们找对象、寻伴侣根本不需要通过红娘(match maker);加拿大、尤其是华人聚居的多伦多、温哥华、蒙特利尔,本身就美女如云,才女如林,你让我到哪儿去变出这么多潘安、宋玉、子都、邹忌?
我一直认为,在东方中国找不到理想伴侣的人,到西方来也同样难遂心愿,所谓“东不成者,西不就”。中国的林子那么大,你都找不到良人佳偶,加拿大小丛林(Bush)里怎么可能飞出鸳鸯来?况且,东西方文化差异巨大,西方男子对婚姻的态度也根本不是中华淑女们想象的那样。在加国找对象与找工作一样,找到难,守住更难。
尽管王昭君早就托人说过,“传语后世人,远嫁难为情”,可矢志远嫁、外嫁的人如过江之鲫,不绝于途。婚姻外面的人黑云压城,围城里面的人本应该站到城头,向城下人说清城内虚实,可她们偏偏不,还让天使般的混血童男女回国,在媒体上大秀才艺,惹得那些有心没脑之人燥热不安。奇怪的是,这些人中很多后来又离婚了,搞得后继者们晕头转向,进退两难,未及进城,先休克一片。
这让我想起了曹孟德。自己跳进了粪坑,却硬是咬牙不说,等着袁绍也跳入后再大吼一声“贼在这里”。当然,异族婚姻也多有美满幸福者。我们一方面要祝福甜蜜中的中华美女、外嫁才人,另一方面也要提醒春潮带雨“晚来急”的攻城大军,东风误人,西风一样煞人。
如今环境大坏,气候变迁,人心草草,男人的不堪实属天意,绝非人力可以扭转。既然现实改变不了,那也只能适应,不能强求,更不必委屈自己。人不误我,我自误己。即使你才貌双全,有韵有致,也不要学民国第一才女吕碧城,把自己堆得“一片孤城万仞山”,那样的话,谁能上得去,谁又能攻得下?你自己先行登上了泰山之巅,难免孤寂无“俦”,脱“孤”的办法,最好是你重新下山,拉一个上来。
自由婚姻常常使人们、特别是女方误以为,找对象就是找标准件,匹配和般配就是尺寸绝对相当。殊不知,婚姻本是配色,一如红色和蓝色配出了紫色。红色找红色,蓝色寻蓝色,虽然门当户对,却永远也配不出天作之合的婚姻来。我推崇“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人品风骨,但不欣赏“宁缺毋滥”的择偶观念,因为优秀的女人不能进入婚姻,整个人类都是在苟且偷生赖活着。
“生平可称心的男人不多,梁启超早有家室,汪精卫太年轻,汪荣宝人不错,也已结婚,张謇曾给我介绍过诸宗元,诗写得不错,但年届不惑,须眉皆白,也太不般配。我的目的不在钱多少和门第如何,而在于文学上的地位,因此难得合适的伴侣,东不成、西不就,有失机缘。”这是吕碧城自己的总结。斯言如昨,可如今又有多少才女、美女们听到了,记取了,并引以为戒了呢?
俗话说,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家店。可事实常常是,村子错过了,那店却还长驻心里,拒绝接受别的店,结果造成一错再错的悲剧。两头不到岸,不就只能在水中漂着吗?北美落单的美女、才女们,你们好好想想,特别是夜深人静、冷月当窗,或者风雨满天的时候,这个问题可有解?送上一首《黄莺儿》散曲,以帮助你们思考:
积雨酿轻寒,看繁花树树残。泥途满眼登临倦。云山几盘,江流几湾,天涯极目空肠断。寄书难,无情征雁,飞不到滇南。
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为“加国无忧”征文,其他媒体请勿转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