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生长在辽西朝阳,那里土地贫瘠,植被单调,除了常见的杨、柳、槐外,很少有其它树种。白杨树挺拔俊秀,常被用来装点城市街道和道路。槐树耐旱,常用来绿化山林。而柳树喜欢潮湿土壤,常常生长在河畔,沟边的沙土中。每当春风吹临,细雨绵绵,柳芽初露端倪,远远望去,淡黄如薄雾一般,那是春的色彩;新叶绽放,柳花渐露鹅黄,轻轻揉搓,浓烈沁人心肺,那是春的芬芳;花落籽成,柳絮展翅飞扬,漫天起舞,那是春的景象。
柳树在北方又称旱柳而有别于南方的垂柳, 旱柳是灌木,枝条上扬;垂柳是乔木,枝条下垂。垂柳古时也称杨柳。春风至,杨柳青,中国文学作品中有关柳的称颂多半和春相连。南宋志南和尚的《绝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赞叹的是江南春风和暖;唐代王之涣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感受的是塞外春风迟寒。北宋曾巩的《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表现的是春风对柳的着色;唐代白居易的《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如金色软于丝。” 表现的是春风对柳的揉搓。更妙的是唐代贺知章的《咏柳》,告诉你,是二月春风裁出了春的使者。
古时咏柳多与爱情相关。《诗经·小雅·采薇》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的诗句。“杨柳依依”这是最早表现亲人间恋恋不舍的离别心情。此诗年代久远,堪称经典。宋代欧阳修的《生查子》中有“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古代元宵节类似今天的“情人节”,词中“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相恋男女约会的真实写照,圆月皎皎,垂柳依依,画面是那样静谧祥和,富于诗情画意!其意境之浪漫,令人怦然心动。唐代雍裕之的《江边柳》:“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诗中女主人并未折柳赠别,而是触景生情,希望用绵绵柳丝,栓住情人船,含蓄地表达出对恋人的一片深情。
我喜爱杨柳,不惜挖泥蓄水,营造柳塘。可好景不长,天遇干旱,垂柳夭亡,只留刻石一块,孤守闲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