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的一生分为两个时期,即悔改信主前和悔改信主后。1880年,他52岁悔改信主后,他所有的价值观都改变了。他年轻时,过着酗酒、召妓和赌博的荒唐生活。他作基督徒的原因与许多人不同,有些人因病,有些人因遇到苦难,有些人因有人给他们传福音。他50多岁时,生活非常富有,有一万多亩地。他40多岁结婚,娶了一位18岁的漂亮姑娘。正当他的声誉如日中天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时,他却坠入极大的苦闷和痛苦之中,因找不到“人活在世上有什么意义”的答案,而对人生感到绝望,他 说:“我不知道该作什么!我所站的地方好像要崩裂了。生活没有意义,最好的解决办法是自杀!我写作,获得成就,把儿女教育大了,都是为什么?我应立即结束 自己的生命才是最好的出路!”“如果找不到人生的意义,我就没有活的必要。”他还说,他不得不把绳子都藏好,免得自己拿了去悬梁自杀。
托尔斯泰小时候曾读过圣经,后来不读了。但 他在心中最痛苦的时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一连三个月整天不住地读圣经,认识了人生的真谛。而且他有时独自地在树林里走着,自己与自己辩论信仰神的问 题,他不知神的观念如何进入了心里,但他注意到,每逢一想到神的概念,就有一种生命的热力涌上心来,就在那顷刻之间见到了生命的意义和美。他觉悟了:“我 何必再寻找呢?”他说:“生命的奥秘不在知识中,也不在哲学答案中。人智慧的尽头就是(基督)信仰的起头。”他感悟到: “生命的意义在于生命的源头,当你找到了神这位生命的源头和主宰,情愿在他对人类整个计划中献上一己的力量,遵行耶稣在圣经中所要我作的,这就是我自己的人生意义。”
托尔斯泰是一位终生寻找神的人,他年轻时信神,后来又不信,把传统的基督信仰完全抛在后面。但他与一般不信的人有一个极大的不同,他心里总觉得“若有所失”,因为他失去了以往那种敬虔和追求圣洁的生活,心中十分空虚,这一空虚之感,正是他以后灵性复兴的转机。后来他的灵魂终于得到了归所,他的信心失而复得,他的人生也完全改变了。从那时起,直到死时,他成了一位文学布道家。他 以往的生活,乃是彷徨不安,无论何种学问,都不能令他满意。从此以后,他便锲而不舍,得着了一种安心立命之道。从前他追求良善、圣洁、和平、仁爱,都归虚 空和失败;现在从福音里得到启示的真光,看见了耶稣的圣容,才使他多年渴慕的,具体显现在他面前!他说:“仅是欢欢喜喜地与主一同出发,还是不够的:你得 撕掉你自己编好的路程表,任由主为你安排。因为没有任何事,会顺着你的理想实现。”“如果你们跟我一起去,并且坚持到底,你们就能与我过同样的日子;因为 我要去的那个地方,样样富足,而且绰绰有余。来吧,来看看我说的是不是真话。” “我把整个世界当作我的牧区,我的意思是无论在什么地方,向凡喜欢听福音的人传报救恩的好消息是理所当然的,也是我本分所当作的。”
托 尔斯泰后期的作品不论内容或形式,均深受圣经的影响。他认为《旧约圣经》中约瑟的故事和《新约圣经》中浪子回头的故事乃境界最高、描写技巧最优美的短篇创 作。他还说:“在目前的社会情况下,如没有圣经,就不可能教育儿童。”“每个人都想改变人类,但没有人想到改变自己。”1895年,他写了《福音简介》和许多圣经注解
托尔斯泰晚 年时写过一段肺腑之言: “我一生中曾是个不折不扣的虚无主义者,不是个社会主义革命者,而是什么都不信。后来信仰临到我,我相信了耶稣的道理,整个生命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大改 变。我不再绝望,反而尝到喜乐,是连死亡也不能夺去的。”“在我接受耶稣的教训之后,心中的绝望变为希望。”“信仰不是信仰某种学说,不是信仰诫律,或者 什么训示,什么思想,而是信仰可感觉到的活生生的神——耶稣基督。”
托尔斯泰晚 年时写过一段肺腑之言: “我一生中曾是个不折不扣的虚无主义者,不是个社会主义革命者,而是什么都不信。后来信仰临到我,我相信了耶稣的道理,整个生命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大改 变。我不再绝望,反而尝到喜乐,是连死亡也不能夺去的。”“在我接受耶稣的教训之后,心中的绝望变为希望。”“信仰不是信仰某种学说,不是信仰诫律,或者 什么训示,什么思想,而是信仰可感觉到的活生生的神——耶稣基督。”
基督教文学是用基督教的观点来进行文学创作,它的根基是圣经真理,它的目的是传扬福音,托尔斯泰正是这样做的。他在晚年放弃写长篇著作,而转去写些根据圣经教训的短篇故事。他学习圣经中的保罗,把世人所重视的视为粪土。他把所有的版税都捐给贫民机构,所有的家产都不要了,穿贫民衣服,过简朴生活。他抱着“金钱只能带来罪恶”的观念,认为名誉、地位、金钱是没有意义的:甚至将诺贝尔奖拒之门外。他说:“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动物的生活。” 编者:圣经教导:基督徒拥有金钱是可以的,但却不能成为金钱的奴隶。神给你的一切而是为耶稣基督去管理一切神给你的,包括金钱。圣经《马太福音》 6:24 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事奉 神,又事奉玛门(注:“玛门”是“财利”的意思)。
托尔斯泰对职业是这样看法的:“一个真正职业的前提条件,不是对这个职业如何爱好,而是看这个职业能否对人类有益。因此,无论什么职业,必须要在爱人类这个信念的指导下。如果从事一个职业,又寻找不到真正的人类之爱,那职业就没有什么价值可言了。”
1896 年,托尔斯泰写了《艺术论》,这是一本极有权威的文艺理论书,书中他认为,文艺作品应以全人类为对象,其表达形式是人类最崇高的东西——爱。他的后期作品 中,没有离开过爱。他提到自己的灵程经验,说:“我们对基督的爱,不是口头上的一般称呼,而是把自己的爱和基督的爱融合在一起。”“爱之所在即有神。” “真实的善,至高的美,爱是最合理、最光明的精神世界。”
《哪里有爱,哪里就有神》是托尔斯泰的短篇中最有代表作之一,体 现了基督的爱和舍己为人的精神,内容极其感人。这个故事至少有三层含义,一位献身给神的人,就战胜了死亡,就有无私的爱,神就与他同在。故事描写一位老年 鞋匠马丁如何接待耶稣。他的妻子早年去世,剩下一个小儿子与他相依为命,当儿子刚十几岁能帮他料理一些活计时!突然又得病死了。从此,他陷入绝望,埋怨 神,天天求死。有一天他遇到一位老人劝勉他,要为神而活,并建议他读《新约圣经》中的福音书。他读了后,心灵得到安慰,并立志要照圣经上的话去行。有一天 晚上,他读到耶稣到一个法利赛人家里去吃饭的故事,那人没有用水给耶稣洗脚,没有用接吻礼欢迎他,没有用膏油抹他的头。(路7:36-46)马丁想到自己 也可能是那个样子,光为自己着想,从不想到客人。并想,要是耶稣真的到我家里来,我要怎样接待他呢?这时,马丁在朦胧中听见有个声音对他说:“马丁,明天 我要到你家里来。”他分不清是作梦,还是真的声音。第二天,他一早就起来,打扫屋子,生火,煮汤,熬粥,烧茶,准备接待耶稣,等了很久也没有人来。他不时 地往外张望,看见一个给人守门的老兵,在街上扫雪,衰老不堪,又冷又累。马丁请他进来休息,烤火,喝茶。老兵走后,又有一个妇女,抱着个孩子,倚在他的窗 前,又冷又饿,孩子啼哭不已。马丁请她进来,取暖,喂孩子,给妇人吃面包,喝汤。到了下午,马丁又看见一个老妇人背着一袋苹果与一个小男孩吵嚷,因为那个 男孩偷了她一个苹果被她抓住了。他上前去劝勉他们,并引用圣经上的话说:“你们若不饶恕人,你们在天上的父,也不饶恕你们的过犯。”(可11:26)他叫 孩子给老奶奶认了错,还帮老奶奶扛起苹果袋子一同往前走。天黑了,他虽没有接到耶稣,心里却很高兴。晚上他又坐在油灯下读圣经,这时他又听见有声音喊他的 名字,他以为是耶稣来了,立刻抬起头来问是谁。这时在黑暗的角落里闪出老兵,闪出抱着孩子的妇女,闪出老妇人和顽皮的男孩,笑着对他打招呼。他又听见有声 音说:“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太25:40)他听了高兴不已,就大叫:“主啊!果真是你!”
托尔斯泰就是用对每个个体生命的尊重,来否定这种以暴易暴的历史规律和历史逻辑的。有一次他听说火车站的装卸工要连续工作37小时,感到无比惊讶,马上去访问他们,亲身感受他们遭受的奴役和摧残,他不能容忍对人的这种摧残。有了对个体生命的关注,一个人看问题的眼光以及他的言论都会比较纯正,一定会真正体现对人权的尊重和对人的劣根性的遏制。
托尔斯泰就是用对每个个体生命的尊重,来否定这种以暴易暴的历史规律和历史逻辑的。有一次他听说火车站的装卸工要连续工作37小时,感到无比惊讶,马上去访问他们,亲身感受他们遭受的奴役和摧残,他不能容忍对人的这种摧残。有了对个体生命的关注,一个人看问题的眼光以及他的言论都会比较纯正,一定会真正体现对人权的尊重和对人的劣根性的遏制。
白俄罗斯乒乓球运动员萨姆索诺夫曾获1998年欧洲乒乓球男子单打冠军。他说他最喜欢读的书是圣经和像托尔斯泰这样俄国文豪的名著。(摘自1999年8月7日《参考消息》)
中 国著名作家巴金在十多年前写的《再认识托尔斯泰》一文中说:“托尔斯泰是19世纪世界文化的高峰,是全世界的良心。我与他有天渊之隔,虽然我也在追求他后 半生全力追求的目标:说真话,言行一致。即使在今天,这也是一条荆棘丛生的羊肠小道,但路总是人走出来的,有人走就有了路。托尔斯泰虽然走得很苦,而且付 出高昂的代价,却实现了自己多年的心愿。”
在目前的社会情况下,没有圣经就不可能教育孩童。
耶稣在哪里,哪里就有爱;如果这不是正路,还有什么正路呢?
当我思考生活的意义,我就不得不呼喊神,在我接受耶稣基督的教训之后,心中绝望变为希望。
耶稣在哪里,哪里就有爱;如果这不是正路,还有什么正路呢?
当我思考生活的意义,我就不得不呼喊神,在我接受耶稣基督的教训之后,心中绝望变为希望。
青年时期托尔斯泰
早年和婚事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伯爵1828年9月9日(旧历8月28日)生于莫斯科以南约160千米的他家庭的庄园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属图拉 省)。托尔斯泰自幼父母双亡,由亲戚抚养。早年受教于家庭教师,16岁时进喀山大学,但因对该校刻板的教学感到失望,于1847年返回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经 营他的庄园并自行安排学业。他在两方面均无所成,遂又放弃田园生活,而投身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碌碌纷扰的社交圈中去。在他的日记里,他记述了自己道德上的越 轨行为。在那充满青春活力的日记中已经显露出善于对自己行为的隐秘动机进行现实主义的探索,表现出不寻常的分析才能。
由于对这种平庸生活感到厌倦,托尔斯泰于1851年投奔他的在高加索当兵的兄长尼古拉。第二年,他也参加了军队并在与山地部落的几次作战中表现勇敢,他的闲暇时间大部分用于写作,写成了他第一部公开发表的作品《童年》,登载在《现代人》杂志上。
1854年,托尔斯泰被调到多瑙河战线,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参加塞瓦斯托波尔的围城之战,他在《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里描写了这些经历,其中他对比了普通士 兵的单纯的英勇作战和上层军官们的装腔作势的勇敢。1856年战争结束后他离开军队到了圣彼得堡,在那里他成为一些互相竞争的文学团体的崇拜对象,它们竞 相争取他对它们的社会和美学观点的支持。作为一个态度明朗的个人主义者,他断然摒弃了这些文人小圈子而回到亚斯纳亚波利亚纳。
1857年去法国、瑞士和德国游历。
1862年托尔斯泰和出身于有教养的中产价级家庭的别尔斯结婚。他中断了教育活动,并在以后的15年里,把他的全部热情献给了婚后的生活。婚后的大部分时光过得热烈而快乐,他们共生育13个子女。他把庄园管理得很好,并重新开始写作,创作了他的两部最伟大的杰作《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
两部杰作托尔斯泰用将近7年时间创作了他的史诗式的宏篇巨著《战争与和平》,这部作品通常被认为是世界文学中两三部最伟大的小说之一。无论所涉及的范围 或写作的笔法,这部杰作都远远超过他以往的作品。在这部小说里,所有的生活素材交织成宏伟的多彩的画面,丰富的材料和众多的人物都得到无比客观的处理和描 绘,大概没有一部别的小说能如此通过对现实细节的准确把握和惊人的精细人微、形形色色的心理分析,成功地反映出完整的自然的生活的整体风貌。
老年时期托尔斯泰
虽然《安娜·卡列尼娜》至少在叙事方法和风格上同《战争与和平》近似,它在艺术上却更加统一。在写作这两部书之间的时间里,托尔斯泰的人生哲学逐渐发生 变化。《战争与和平》是一部热爱生活的乐观的小说,它的主要人物在道德上是健全的,他们能够主宰自己的内心冲突;描写19世纪60年代的俄国社会的《安 娜·卡列尼娜》则是悲观主义的,它的人物的内心冲突往往得不到解决,并且有时酿成人间灾祸。
老年托尔斯泰因强烈地感到他的家庭的养尊处优生活和他所要过的生活(一种摆脱世俗物欲、献身为他人服务的修道隐士的简朴生活)之间的矛盾而痛苦。他意识 到,他的状况是对他所宣布的信仰的嘲笑,终于,日益恶化的家庭状况迫使托尔斯泰在一个夜晚秘密离家出走;伴他同行的有他的医生和小女儿亚历山德拉,他希望 找到一个能安静地生活并和上帝更接近的藏身之所。几天以后,11月20日(旧历11月7日),他因肺炎在粱赞省阿斯塔波沃火车站去世。
托尔斯泰和妻子
评价对于托尔斯泰作为一个文学家所取得的杰出成就,评论家们从来很少提出疑问;他是公认的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托尔斯泰虽然从未因袭在他之前的俄 国作家,却可能受一些外国作家如卢梭、斯特恩、斯丹达尔及稍后萨克雷的影响,但对于他作为一位思想家的声誉,人们却从来没有一致的看法,不过,托尔斯泰的 道德和理智发展的两重性已经被研究他的思想的现代学者们更加透彻地理解。当他孜孜不倦地探索真理时,他是竭力在一个知识不完备、人类不完美的世界上寻求绝 对的真理。其结果是,他的不愿妥协,他对于获得彻底的理性解释的强求,往往使他把理论推到荒谬的地步;许多人认为,他关于历史、非暴力、教育和艺术的观 点,已经非常接近于这种荒谬的境地。但是只要系统地研究他的思想,就会发现它和19世纪自由主义的种种观念的关系。他认为两千年来的全部历史,主要是由个 人的道德进步和政府的道德败坏构成的。托尔斯泰把他的信仰寄托在人们的道德进步上,认为它是对多数人普遍受少数人压迫现象的决定性回答。他认为,促使人类达到无阶级和无国家状态的进步运动,有赖于每一个个人奉行至高无上的爱之法律,因而摒弃任何形式的暴力:通过这一切使自己在道德上日臻完善。尽管托尔斯泰把他的理性主义引向了极端,他在今日仍被公认为19世纪最有影响的道德主义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