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年代我和邮局的小故事

回忆往事就像水墨画,不经意的一滴墨掉在纸上,慢慢化开。又滴上一滴,化开,和原来的混在一起构成一幅画。往事就这样成了历史的一片。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记得家门口的邮局和米店一样,都是在新华路朝北,一楼沿街,阴暗潮湿,人气明显不如隔壁的米店,买米当然比寄信的人要多。

高高的柜台,里面永远只有一个工作人员,星期天他休息,邮局就关门。柜台外面的地方有一张简陋的桌子,窄窄的,和现在邮局的桌子一样,不干净。上面有一小盒子,里面是“化学浆糊”,一般还有一根小棍,给你涂浆糊用。还有一个墨水瓶,一支蘸水笔竖在里面,没有寄包裹的业务,要到不远处的徐家汇邮局去,不记得是否有汇款业务。

写信是大人的事,小孩子最多就是把信丢入信筒。当然丢过其它东西,咱就不“自首”和“揭发”了,反正事过多年,邮电部也没追究,邻居也没反映,老爸老妈更是一点不知道,各位也就不用再追究办案了。

故事实际和浆糊,墨水瓶有关。

小孩子学校要做手工,有时浆糊是不可少的,哪怕只需要一点点。可上海人喜欢米饭,很少买面粉,难得买一次,也是用光算数一点不留。所以用面粉调糊,再小火制成浆糊是可以,但一是缺原料,二是烦,三是质量不能保证,夏天还会发臭。那邮局的化学浆糊就太好了。关键是老师布置做手工,邻居中,同一个年级的同学不少,班里的同学都同时需要浆糊,大家都知道邮局浆糊的好。如何在那位和气但古板的伯伯眼皮下,趁机刮一点浆糊,然后全身而退,实在是斗智斗勇的经历。

再讲墨水。实际当年家里有墨水瓶,但永远是“蓝黑墨水”,写的字会变色,先是蓝的,过一阵就会变成黑色。而有一阵小朋友风靡纯蓝墨水,很漂亮的蓝色,还不会边颜色。大人不肯买,但不知谁发现邮局备的是纯蓝墨水。然后一个带头,走到柜台前,可怜巴巴的:伯伯,家里墨水用完了,下午要交作业,能吸两滴墨水吗?当然,当然,要学习的都是好孩子。但同样的故事说多了,伯伯就不肯通融了,后来干脆换成黑墨水,没人喜欢。

讲到邮局,又想起一件趣事。

好多年后,当年“偷”浆糊,要墨水的男孩做爸爸了,宝宝的妈妈想知道新生儿每个月的体重,以便填写宝宝成长记录,但家里没有合适的秤器。一天经过附近邮局,当时已搬到新华路向南一边,汉语大词典编纂处隔壁。进去,当然是更新换代,一眼看见秤包裹的秤。从此经常带孩子去秤体重。邮局里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认识我儿子,一进去称体重,大家都来凑热闹。孩子的体重数据,记得比我们还准,那是以克作为记重单位的。一直到出国都和他们有联系。又是好多年过去,一次孩子和我一起走进邮局,老职工都惊讶当年放在秤盘上的“小人”如今这么高大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