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旅游

      看标题,还以为我是一个背包客或者驴友级别的,其实我不能算一个旅游爱好者。刚看了微信圈里有人发了个足迹遍布全国的调查,闲来无事就做了个选择,我这个非旅游爱好者,竟然足迹率打败了86.7%网友。仔细回忆一下,国内大多数省份都去过。对我来说,去过的地方不能算作完全意义上的旅游,估且称为“被旅游“。大学毕业后,因为工作关系,基本上每年至少有两到三次的会议或者培训,当然会议地点都是全国不同的城市,每次日程大概三到四天,实际上会议内容也就一天,剩余时间基本上都是安排当地景点的游览参观,而且还是公款,国内去过的那些城市基本上都是这么实现的。现在国家实行党风廉政建设八项规定,估计我这类 “被旅游”者再也不会有机会了。说自己不热衷旅游,真不是矫情,如果我自己去某个地方办事,一点旅游心劲都没有。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刚毕业那阵,我经常出差去北京,最多的时候,10天内竟然跑北京三次。那个时候还没有高铁,都是晚上坐火车到北京,第二天办事,办完事马上回来,两个晚上住宿都在火车上完成。连续跑了一段北京,除了去过一次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以外,北京别的景点一个也没去过,当然也不是没有时间去逛,就是觉得自己一个人去游玩没意思,旅游念头也就是一闪而已,最终还是选择买票返回。旅游这事应该与金钱相关性不大,小学课本学的古文《蜀之鄙有二僧》讲的就是这道理,现在的背包客或者驴友就相当于古文里那位穷僧,“一瓶一钵”可以逛南海一圈,我有这个机会也没有去逛,离驴友级别相差太远。

       
        成功移民加拿大后,一个爱好旅游的朋友告诉我,你以后去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方便多了。可事实上,出国这11年,我的护照上盖的戳都是中国海关、加拿大海关和美国海关,别的国家都没有去过。经常去美国,也不是想去看什么景或者游个什么地方,说到底也是为了孩子。加拿大假期特别多,为了消磨孩子过剩的精力,基本上每年去美国几次,有的时候开车去,有的时候乘飞机去,这几年下来,美国地方跑了不少。看到华盛顿恢弘壮阔的各类免费博物馆,不由感慨,什么时候国内最好的建筑也是博物馆?什么时候所有国家博物馆也能对全民免费开放?坐在纽约中央公园的休息长椅上,头顶蓝天白云,周围鸟语花香,湖中野鸭游弋,小径行人漫步,毗邻的第五大街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原来繁荣与自然是可以高度和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并不矛盾。聚集了全世界游客的的迪斯尼乐园,既可以是人山人海,还可以做到秩序井然,这不由得让人思索管理与素质的关系,是管理有效,还是素质起决定作用?在加勒比海的邮轮上,我有些恍惚,难道这就是书本里、电影里所描述的贵族生活:每天24小时各国的自助餐,晚上男士西装领带、女士华丽晚礼服,被训练有素的服务生包围,品着红酒,尝试风味不同的正餐,比如意大利牛排、法国蜗牛、大西洋深海大龙虾,太平洋帝王蟹。。想吃多少点多少,直到吃腻为止。餐后,端着服务生递来的香槟走进影视剧场,或观看一场演出或欣赏一场音乐会。甲板上游泳池、桑拿、按摩、瑜珈、网球场、篮球场、台球甚至我们国人喜欢的兵乓球台,应有尽有;喜欢锻炼有健身房,喜欢跑步有室外专业跑道,喜欢安静的有阅览室、图书馆、网吧,喜欢社交有酒吧、交谊舞,喜欢赌博有24小时运转的赌场,有定期举行的各类艺术鉴赏会、慈善拍卖会,也有学作中西式餐点、社交礼仪、各国红酒啤酒品尝会.......,没有你看不到,只有你想不到。七天海上漂流的旅程结束后,重新走在迈阿密的大街上,我有一种穿越感,不是穿越到过去,而是从恍惚中穿越回到了现实生活。我问孩子:喜欢坐邮轮旅游吗?孩子说:不是太喜欢。我问为什么?她回答:boring. 我再问为什么,她没回答。我估计她自己也说不明白。其实,如果问我同样的问题,我也确实很难回答。作为旅游,坐邮轮应该算是一种非常舒适的放松休闲方式,没有舟车劳顿,不用操心每天的吃饭、住宿,关键问题是价格也不算很贵,可以说用最小成本做了一回所谓的贵族,比那个电影《私人定制》还要容易实现。可是再仔细一想,这难道是我们要追求的生活?一切都是这么完美,没有波澜,没有起伏,没有过程,只有结果。如果现实生活每天都这个样子,我估计人生也就失去了那该有的精彩。我庆幸,这只是一次旅行,而不是现实的生活,否则真如孩子所说:boring.
     
          我非常喜欢一句话:Life is not a destination, but a journey.其实,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有人走马观花,有人处处风景;有人计划周详,有人走哪算哪;有人历经艰难曲折,有人轻松到达彼岸。孩子再有两年就上大学了,旅行途中再也不会有我的陪伴。失去了旅行的借口,我还会不会出行?相信我这个非驴友会选择继续旅行,但绝不是说走就走,更不会无缘无故,旅行一定会有了新的借口,因为我喜欢一直在路上。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