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皇帝的酒具

博客博客博博客, 客博客博客客博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酒具的变化与酒的历史分不开,酒的历史在中国源远流长,6000余年前的大汶口遗址出土有陶制酒器,推断酒已出现;在距今5000余年的龙山文化 遗址中,出现尊、高脚杯、酒壶等多种酒器;在河南郑州发掘出距今约3600年前的商代酿酒工场遗址。1974年在河北平山战国时期中山王墓穴中,发掘出距 今2200多年的古酒。随着酿酒的不断发展,酒具也越来越多,越来越讲究。古代的酒具名称较多,已知的有樽、钟、爵、盂、杯、盏、升、斗、瓢、角、斛、 勺、觞、碗、尊、 瓯、觥、觯等。随着社会的发展,酒具也在不断变化,不仅仅是实用功能,而且逐渐向美的方向发展。
北京明十三陵万历皇帝定陵出土的酒具就非常精美珍贵。在这里作一下简单介绍。



爵是古代酒具中最常见的,一般形制为圆腹,下有三足,口部有流和尾。口前端称流,可供饮酒用,另一端称尾,与流保持平衡。中缘内侧对称安置两个向上伫立 的立棒,称作“柱”,旁边有柄,称“鋬”。饮酒时,可通过柱、鋬控制其倾斜程度,以控制酒液的流量。底部置三足,可供温酒用。这种形状的爵早在殷代和西周 时就已盛行,一直流传到明清以至后来,说明它实用性很强。

定陵出土酒具中有金爵4件、玉爵1件。4件金爵中3件为普通的爵,无 装饰,一件是带托盘装饰非常精美的爵,可谓金器中的佼佼者(图一)。爵以金盘相托,盘中心立一墩形柱 ,三面分别雕出花瓶形,瓶内各插一枝嵌有珠宝的花卉,上面除嵌有红、蓝宝石外,还饰以金银锭、珊瑚、犀角等八宝装饰。托盘沿面亦镶嵌红蓝宝石。整个爵身及 托盘共嵌宝石25块(其中红宝石15块,蓝宝石10块)、珍珠5颗。爵腹系双层制成,外壁刻半浮雕式的二龙戏珠及海水江牙流云纹,内壁平素光亮,三足及二 柱刻龙首纹,龙首朝上;把饰云雷纹,三足上部及二柱顶端各嵌红宝石一块。托盘口沿及腹内壁刻勾连云纹,外壁饰二龙戏珠纹,底内壁刻半浮雕式的龙赶珠及云 纹。中心立柱满饰如意云头纹。
此爵虽然与普通爵相似,深腹,短尾,长流,二圆柱,三足外撇,一侧附方形把(鋬)。但别出心裁的设计,是爵坐 落于墩形柱上,爵足抵盘。三足,不是一般的外撇,上部(饰有龙首的部位)较粗,下部稍内收,底部外撇。因爵足作成扁棱形,似三只脚踏在地上,富有很强的稳 定感。加上华丽的装饰,饮酒人可以一边饮酒一边欣赏酒具的别致,从而增加酒兴。
在爵底外壁刻铭文一周:“万历年造足色金重五两一钱七分”。经实测含金量是95%,是所有金器中含金量最高的。
另三件金爵,均素面,无托。含金量都是62%,其中两件在尾部外侧沿器口刻铭文一行:“大明万历庚申年银作局制金爵一尊重八两”。
与金爵相媲美的还有玉爵一件,设计新颖别致(图二)。金托盘玉爵,出自万历帝棺内,白玉制成,高11.5厘米,口径长13.2厘米,宽5.6厘米,重 396克。深腹,圜底,两柱作成蘑菇形,下为三柱足,一侧附透雕小蟠龙形把(图版四)。玉爵的玉质不纯,有些斑痕。在爵流和尾的外壁各刻一正面龙,龙的两 只前爪上各托一字,流部为“万”字,尾部为“寿”字,两龙之间刻一组四合如意云纹,三柱足根部各刻一如意云纹,雕刻线条圆滑流利,富于动感。
爵底部配以金镶珠宝的托盘,托中部为一树墩形柱,上有三孔,三孔中部有古钱形横隔,玉爵的三足刚好插入其间。树墩形柱的底部以三个铆钉与托盘铆在一起。 柱上雕刻起伏重叠的山峰。托盘沿刻勾连云纹,盘内为沙地,由外壁向里锤打出浮雕式纹饰,主纹为二龙戏珠,下部为海水江牙,上部为云纹,取“寿山福海”之 意。盘沿、爵底和墩形柱上分别嵌有红、蓝宝石共26块,将玉爵衬托得富丽华贵。
玉爵的独特之处在于爵把,设计成透雕小蟠龙形,龙作攀附状, 躬背,两只前爪抓住爵沿部,口与柱根相接,象要上来品尝美酒似的。后爪立于爵腹,尾上卷,龙腹弓起与爵壁之间有空隙,恰好容一指插入持爵,形象颇为生动。 这中奇特的构思充分反映了古人的聪明才智。爵下置金托盘,不仅增加了爵的身价,而且托盘中心的墩形立柱,又使爵增添了稳定感。

酒 注

酒注是斟酒用具,大约始于唐代。自元代起,形制变化,并称之为“执壶”。但定陵出土的酒注和执壶还是有区别的,主要区别在于酒注是圆筒形高圈足,而执壶是矮圈足,腹部在下。

出土两件酒注,一件装饰、纹饰精美,形制为直口,粗颈,方腹,圆筒形高圈足,一侧附耳形把,对称一侧有细长流(图三)。一件无装饰无纹饰,形制为直口,短颈,扁圆腹,圆筒形高圈足,一侧附耳形把,对称一侧有细短流。
带装饰酒注上面满饰纹饰,下有底托。盖顶正中为盖钮,钮作成一花瓣形,中心嵌一长圆形白玉,玉顶镶一石榴子红宝石,似一含苞待放的花蕾。钮以金链与把相 系。这一小巧装饰,使酒注整体非常协调。酒注肩部镶嵌红蓝宝石7块,增加了酒注的身价。腹部两侧各嵌玉雕正面白玉龙一条,龙头倒立,顶部嵌一红宝石,龙睛 是两颗小红宝石镶嵌,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酒注的精美主要在于它通身都雕刻花纹,盖饰云纹;颈部刻如意云纹;腹部把、流两面刻二龙戏珠, 另两侧在玉龙上下四角饰海水江牙及流云纹;圈足饰行龙赶珠及海水江牙流云纹,纹饰洒脱自然,龙发飘逸,龙口大张,一副张牙舞爪向前追逐火珠的场面;托底内 壁刻灵芝花,外侧壁饰四组牡丹花卉纹。就连把流上都刻有云纹,而且流的根部是一倒龙首形,斟酒时似从龙口中流出。纹饰雕刻细腻,特别腹部和圈足部的纹饰, 为凸起的浮雕式,这种纹饰是由内向外锤揲而成,难度非常大,但刻法娴熟。

执 壶

执壶亦是斟酒用具。定陵出土金执壶5件,形制大体相似,有流、把、腹,最大径在下部。造型有细长径、有短径,有的腹部两侧打成桃形。虽无珠宝装饰,但刻纹精美,多以云龙纹为主(图四)。
出土玉执壶1件,下部有金托,出于万历帝棺内,白玉制成。执壶通高26.5厘米,口径5.3厘米。圈足径7厘米。重1550克。形制仿金执壶,子母口, 细长颈,腹稍扁,椭圆形圈足,倒龙首形细长流,稍外倾,耳形把(图五)。盖为覆盆形,顶部有圆钮,钮套一“8”字形圆环与把相连。链索为十六环,长18厘 米。腹两侧浅雕出寿桃形,桃内下部雕有花卉,枝繁叶茂。上部正中刻一“寿”字,两边各刻一“卍”字,形成一幅美丽的图案,寓意“万寿富贵”。



酒杯,是古今最常用的饮酒用具,但定陵出土的这件玉酒杯不同寻常,堪称工艺珍品。镏金银托盘双耳白玉杯,出自万历帝棺内。白玉制成,形制为敞口,深腹, 圈足(图六)。杯高5.5厘米,口径5.8厘米,圈足径2.9厘米,重93.5克。如果仅此而已,只不过是一见平常的玉制酒杯罢了。可是独具匠心的是设计 者在杯的两侧附有透雕牵牛花形耳,而且花形设计成四瓣,分别下折。下部有叶和蔓。花芯嵌红宝石一块。这一设计,使平淡的杯子有了立体感,红宝石的点缀,使 玉耳杯增加了生气,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玉耳杯制作虽然很精美,如果单独放在桌子上,会有头重脚轻的感觉,所以下面配置了托盘。托盘的制 作也非常讲究,盘外折平沿,沿边上卷,浅弧腹,高1.3厘米,直径15.9厘米,重146.5克。盘沿浅刻双线锯齿形纹,盘底内壁为沙地,纹饰由外壁向内 锤打出半浮雕式,中心突起为覆莲形杯座,座中心刻海棠花一朵。座周围为凸起的缠枝四季花纹(牡丹、茶花、菊花、莲花)。在杯座周围的莲瓣上及盘沿一周各嵌 红、蓝宝石及珍珠各四颗,与玉耳杯上的红宝石上下呼应,融为一体,协调自然。将玉耳杯放在特制的托盘上,即没有了头重脚轻的感觉,又增加了玉耳杯的身价, 更衬托出玉耳杯的精致华美。
出土的这些酒具,说明万历皇帝好饮酒,否则墓中也不会陪葬如此多而精美的酒具。再翻开历史,看一看万历皇帝嗜酒的程度。

对于万历皇帝的贪酒,首辅张居正曾专门为他讲过《酒告篇》,指出宴饮过度会妨废政务,损害身体。并劝告他要以宗社为重尽力戒酒,当时万历皇帝才十五岁。 到了万历八年(1580年),也就是他刚满十八岁的时候,就发生了酗酒的事件。是年十一月的某一天夜晚,万历皇帝在乾清宫的太监孙海、客用的陪伴下,身佩 刀剑到西城饮酒,酒至半酣,一时兴起,喻令两位小太监唱曲助兴。两位小太监不肯唱,引起万历皇帝大怒,他哗喇一声抽出刀剑,吓得两位小太监直发抖,旁边的 人赶忙跪下求情,经过鞭笞之后,这才平了皇帝之怒,但到底还是把小太监的头发割下,实行“割发代首”。万历皇帝带醉回到乾清宫。此事被李太后知道后,差点 将他废掉,最后还是张居正代他写了《罪己手诏》,将两位小太监逐斥,才算了结。但此事并未引起万历皇帝的重视,他酗酒反而愈演愈烈。万历十七年雒于仁上疏 指出万历皇帝患有酒、色、财、气四种病症,首当其冲就是饮酒无度,日饮不足,继之长夜。万历二十年一月,御史冯从吾在奏疏中指出:“陛下每餐必饮,每饮必 醉,每醉必怒,左右一言稍违,辄毖杖下,外庭无不知者”(《明史·冯从吾传》)。这些出土的酒具正是万历皇帝好酒的证据。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