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大家庭里的人都生活在一起,那时候好热闹。
后来,因为社会有了变化而分开了。 我记得有个奶奶对我说,为了政治学习,她的媳妇才生孩子一个月不到就要离开家,住到学习地点。最后孙子是她喂牛奶米糊度过了最初的那段日子。连这么小的孩子,都被迫和妈妈分开,真的是社会对家庭的亏欠。
那时候,人们被教育要以伟人为重,以工作为主。所以那个年代的小家庭夫妻分居或者父母和孩子不常在一起都是司空见惯的。后来,那种疯狂的岁月虽然过去了,但是这种工作重于家庭的思想的在很多人的脑海里已经刻下了烙印。我印象很深的是看演员潘虹的故事,她在新婚后不久就离开丈夫去拍片了。后来夫妻聚少离多,造成婚姻最终破裂。很多年之后,看过潘虹的采访,她说自己很后悔。毕竟她是可以选择多和丈夫在一起的。
相比之下,很多人是没法选择的,比如很多背井离乡的民工。为了生活,人们四处漂泊,家庭的相守变得很困难。乡村的人往城市跑,小城市的人往大城市奔。那些民工更是一年难回一次家,留守的妻子们非常孤独寂寞,根本没有家庭的温暖。孩子们在家乡跟着爷爷奶奶,监管不力,安全事故不少。
有一年春节,有歌手深情演唱号召大家常回家看看。歌声很煽情,听众很感动。可是,唱归唱,还是有很多人不能常常回家,甚至一年一次的春节也不能回家。因为票难买,因为钱太少,因为假不多。我想,很少有人不愿意经常回家看看,和父母聊聊天,一起做菜打扫屋子。不常回家的人都各有各的原因。
再后来,有了移民潮,年轻的人离开了父母,妻子带着孩子离开了丈夫,到加拿大或者留学,或者生活,或者只是来两年坐移民监。这样的分离时间有长有短,有的夫妻长达十几年都是分开两国生活的。远离故土远离父母远离爱人,移民也想常回家看看。可是打着Labour活,攒钱真不容易。辛辛苦苦攒出一些钱,又都奉献给航空公司了。回国一趟之后,生活似乎重新开始,又进入下一轮的攒钱中。和国内民工归乡一样,成本高;唯一不同的是,移民的成本是加币。
人在有选择的情况下,才能去问他,你是愿意选择和家人分开多挣钱呢,还是宁愿放弃优厚的福利待遇,也要和家人在一起?不然一切都轮为无意义的道德评价。
这个日子,我祝福所有的父母和孩子都能够在家庭的温暖里开怀大笑,也祝愿孩子与父母分开的家庭他们能够早日团聚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