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拍的照片受到夸奖, 心中不免沾沾自喜. 好的东西要大家分享(和和有点厚脸皮啊), 还是看图说话吧.
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今年的照片中最好的却是八月十四的月亮. 方便拍照的地方对我来说总是房前屋后, 以至于邻居的房子们在我的照片中频频出镜--应该索要肖相权了吧.
上周一是Allen的PA Day, 和同事Jenny一起请了一天的假, 带着孩子们去看三文鱼跳龙门和摘苹果.
三文鱼洄游, 悲壮惨烈, 而且带有强烈的传奇色彩, 让人感慨, 让人惊叹--我想在这里多费些笔墨. 三文鱼学名鲑鱼, 三文鱼是香港人洋泾滨英语和粤语音译结合的产物, 很是有些不伦不类. 同样出名的还有 "满地可"这个词, 是Montreal (蒙特利尔)的粤语音译, 刚听到时有点让人摸不到头脑.
离题了, 转回来再说三文鱼. 三文鱼出生在内陆河湖的源头, 在出生地待上一两年, 然后随江河游向大海. 在大海里生活两到三年成熟后, 九月十月份, 开始成群结队洄游. 成千上万的三文鱼, 浩浩荡荡从大海出发, 逆水流而上, 穿大江大川, 劈波斩浪, 千里迢迢日夜兼程, 溯回到他们的出生地, 产卵生子, 然后死去, 完成四年一度悲壮的生命轮回繁衍过程. 三文鱼的洄游, 一路经历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河川湖泊, 它们究竟是如何分辨出哪一条,哪几条水路才能通向自己的出生地, 真是个让人惊叹的迷.
三文鱼的故乡, 淡水河的源头, 地势相对较高. 三文鱼从大海出发, 穿过大江大川大湖, 再分游到小河小溪的源头, 一路上一直是从低处向高处游, 不断得向高处攀升. 更有天然瀑布和人造堤坝, 制造出更大的的地势障碍 -- 游不过去, 就只能跳过去. 三文鱼肢体粗壮, 跳跃对它们来讲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几十次乃至上百次的跳跃才可能跳上一个坝堤, 跳上去又往往再被激流冲下来. 被冲下来的三文鱼, 养精蓄锐, 准备再一波的跳跃搏击. 三文鱼从大海出发, 头朝自己的出生地,一路游来, 勇往直前, 无所畏惧; 碰撞跳跃, 屡败屡战, 义无反顾, 不死不休. 一说起三文鱼洄游这件事, 我就心神激荡, 语无伦次. 无数的形容词在脑海里来回撞击, 却又总觉得词不达意, 只好把它们重叠堆积.
安大略省的小镇Port Hope , 有几个看三文鱼跳龙门的地点. Jenny曾经在Port Hope 住过几年, 对那一带很熟悉. 就这样, Jenny做向导, 我当司机, 开了我家的家庭车, 拉上五个孩子, 开始了我们的观三文鱼摘苹果之行.
Port Hope紧邻安大略湖. 这里的三文鱼来自大西洋, 游过长长的大江St. Lawrence River, 进入安大略湖. 从安大略湖开始向各个上游的小河道进军. 大江大湖在三文鱼洄游的历程中是难度较小的,向小河小溪分游才是真正磨难的开始. 河道越来越窄小, 河水越来越浅, 上游多是高低不一岩石裸露的河床, 肢体粗壮的三文鱼需要经常跳跃, 有时候还得擦着石头河床爬行. PORT HOPE的三文鱼刚刚从安大略湖涌出, 还体肤完整, 看上去是鳞片自然的清黑色. 越接近上游, 三文鱼颜色越鲜艳; 因为重复的摩擦撞击, 鳞片几乎尽失, 体内血管因冲撞破裂, 浸染肌肤. 有一种本身就有点红色的三文鱼, 接近上游时颜色变成桔红色;河水被成群的三文鱼映成晚霞的模样, 绚丽灿烂, 让人侧目.
向上游游去, 向家乡游去. 和色彩一样增加的, 是死鱼的数量. 三文鱼洄游, 路途遥远, 历时长久. 而且三文鱼一进入淡水流域, 即停止进食, 完全凭靠消耗自身的脂肪来完成长途跋涉. 体力弱小的三文鱼, 很多不能达到终点. 更多的则倒在自己的家门前, 在产卵前死去. 所以接近上游的河道, 在十月份, 经常会看到有自然生态保护组织的人员打捞成批成批死去的三文鱼, 以保持河水的清洁. 终于能到达自己的出生地点, 成功产下鱼卵, 并把鱼卵安全掩埋的三文鱼们, 在使命完成之后, 在自己的家门口, 精疲力尽, 安静得死去. 死去的三文鱼肢体腐烂生成的浮游物, 是鱼卵孵化后小三文鱼们最好的营养物. 生中有死, 死中有生; 生死相连, 是三文鱼的代代传承.
提起三文鱼洄游话就打不住, 好吧我承认我有三文鱼情节. 篇幅已经太长, 有关摘苹果和安省母亲湖安大略湖的图片, 就放在下一篇吧
一河鱼游了过来, 队列整齐有序, 头都向着上游方向, 蔚为大观
向水坝逼近的三文鱼群
到达坝下
这个地点的水坝太高, 三文鱼跳不上去, 当地生态保护组织在大坝旁特地建了小坝, 以助三文鱼洄游
这条撞到了墙上又摔了回去
在坝底修养生息
网上找来的几张图片, 把这一篇拼凑齐全吧.
(此图片来自网络, 人人小站)
(此图片来自网络, 人人小站)
三文鱼卵
(此图片来自网络, 人人小站)
小鱼出生
(此图片来自网络, 人人小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