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 多数哺乳动物都有哺育下一代的本能,只有人,确切的说,只有中国人,要求孩子报养育之恩。是我们比其它的更高级还是更低级?
============
终于有勇气来谈谈这个话题了。不是每个人都关心民主科学法制,可是每个人都有父母。
在国外呆久了,常常看到这样的事情在周围发生。一对夫妻,过的挺好。有了孩子,父母从国内过来帮忙,结果指手画脚越帮越忙,最后轻则吵架父母提前回国,重则小两口感情元气大伤。
也有儿女拿父母当佣人使唤的,啃老的。这样的有但不多。
于是想写写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就是中国文化里的“孝”。本以为这和民主科学法制没什么关系,但很快改变了看法,尤其最近重读了林语堂的 《吾国与吾民》,越发觉得这里面深有文章。
和我一样的60,70后的朋友,孩子们都渐渐长大了。不久的将来,我们也会成为公婆以至祖父母。 我们将以什么样的状态进入老年,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晚辈? 和现在时的老人们一样,还是会有所改进?
现在的年轻人有这样一句很幽默的话,“不是老人变坏了,是坏人变老了”。
趁着我们还没有老,不妨抓紧时间关注一下这个话题。
=============
在中国文化里,“孝”是非常非常有份量的一个字。
“孝”是儒家传统。儒家所谓纲常有五伦,即所谓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孝”设为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标准。
孔子曰: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从“孝”的字型来看,老人在上,小子在下,表示儿孙搀扶老人。说文解字的释义是,服从和赡养父母长辈。
教育的“教”字是从“孝”字蜕化而来。
“孝”, 在中国是绝对的美德,百善孝为先。说一个人“孝廉”,几乎是道德上的最高典范。
那么,“孝”的里面到底蕴藏着哪些概念呢?
《二十四孝》是中国传统中“孝”的范例。我从中选几个故事,看看就清楚“孝”的具体内涵了。
--曾參養志
“妻為母蒸梨,不熟,出之”。有一次,他的妻子為母親蒸了一個梨子,沒有蒸得熟透,曾參就要把妻子休了趕出門。
--老萊斑衣
“又嘗取水上堂,詐跌臥地,作嬰兒啼,以娛親意。” 他雖然已經七十多歲了,但卻從不說自己年老,還常常穿著各種色彩鮮艷的衣服,故意裝作小孩子的模樣,來逗弄父母開心。
--郭巨埋兒
“子可再有,母不可復得”
--王祥剖冰
“母嗜生魚,時冰凍,祥解衣,將剖冰求之。 誠孝格天。”
--吳猛飽蚊
”吳猛八歲,家無帷,恣蚊飽血,唯恐噬親。“
二十四个故事仔细读过, 基本上是这样一个套路:一个男子,幼年父亲早逝,被母亲养大,长大后报答母亲养育之恩,事事为母亲着想。凡是母亲的需要,唯命是从,于是感动了神明。
说来说去,不过是两个字: “无违”。
一个人,一旦父母有需求指示,便立即丧失了他以往所具有的判断力,是非感,更不要说智慧了。为了满足父母,他可以舍弃一切, 包括自己的身体,尊严,妻子,儿女等等。可以说,这个人眼里只有父母,对其它的一切都变得冷酷无情。
这就是中国文化几千年来所推崇的孝道? 美德?
很多故事的结局,孝子都做了大官。 这是实在是赤裸裸的广而告之,“孝”是社会的重要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做得好的人被回馈以最高的荣誉。否则在社会上没有立足之地。
有人说,二十四孝是有点过头,可是我没读过二十四孝,它怎么会影响到我呢。 我的看法是,一个社会所推崇的价值观,总会通过各种方式,如小说,评书,戏曲等等,传递到个人。 一池湖水,有个震源,就算你不在它边上,水波也会一层层的传递着能量,最终还是把你震得上下摇摆,失去平衡。
三国演义中徐庶进曹营。徐元直是奇才,不在诸葛孔明之下,曾助刘备大破曹仁的八门金锁阵。一天忽接到母亲的来信召唤,他脑子马上短路。世人听此段时候,无不感叹徐母刚烈,痛恨曹操奸诈。但不会有人去想想徐庶的轻率,惊讶于他这么一个大谋士居然看不破程昱的瞒天过海的伎俩。大家看到的是他的一片孝心,于是对他还是肯定的,赞赏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国民间的心里暗示的作用就有这么大。
社会是由千千万万个家庭组成的,每个家庭也是社会制度的一个缩影。中国是一个集权制的国家,人人都得听皇上的;中国的家庭以孝为本,人人都得听从父母的。这样的家庭,关起门来,不就是一个小型的王国? 父母的角色,正如皇上皇后。
自古明君没有几个,人性使然。把谁放到那样一个位置上,有绝对的权利,有众生的膜拜,都不免忘了自己几斤几两,因而渐渐改变了性情。父母也是一样,关起门来做了皇上,骄横跋扈,所有的脾气全都冠冕堂皇的酝酿上来了。
于是,中国的孝往往后面还要加上一个字,变成“孝顺”。父母的意志不可违背。父母得供着。 父母的话就是圣旨。不听就是不孝。
这就开始不讲道理了。这就是中国几千年的社会,没有道理可讲。在外面听皇上的,无理可讲。在家听父母的, 一样的无理可讲。只要让父母生气了就是你的错。这样的文化环境,独立人格从何而来,独立思想从何而来?
我们中国人讲究尊老爱幼。尊敬老人,并没有说的明白的原因。如果是纯生理上的,我完全没有意见,因为老人老矣,身体不灵便,需要社会的特殊关照。我可以给老人让座,搀扶他们过街,有事让他们先行等等。但如果命令我尊敬他们的意志与思想,那可没这么容易,除非你拿出点东西来让我信服。这里面有个荒唐幼稚的假设,即一个人的思想和道德的水平,是随着年龄的增高而自动上升的,因此老年人都占据了制高点,年轻人只能在下面仰望。
《简爱》里有这样的一句话,我非常欣赏。大意是,你不能因为比我多渡过了一些岁月就认为有资格驾驭我,你的权威要看你如何运用这些岁月。
而中国的部分老年人,持着有孝道一说,上了年纪,便自认为有了某种资格,思想水平没随着年龄增长, 脾气倒是以指数级速度噌噌地往上窜。
如果说,孝敬父母是因为父母的养育之恩,那我不得不说,所有哺乳动物都有哺育下一代的本能,只有人,确切的说,只有中国人,要求孩子报养育之恩。是我们比其它的更高级还是更低级?
孔子的理想是,父母对孩子慈爱,孩子对父母尽孝。可是他的算盘打错了。因为父母一方基本没有任何约束,如果一个父亲对自己的孩子打骂两句,无伤大雅,甚至于有人还会赞美父亲家教严格。 只听说有弟子规,没听说有父母规的。
。
一个孩子,在他成长的过程中, 首先的生存环境便是家庭。中国人把家庭内的道德训练作为基础。换句话说,在家里学会做孝子贤孙,以后大了走出家门,可以继续做顺民。即所谓以孝治天下。
在这样一个以孝治国的儒家传统下,走了几千年来到今天的中国,就在短短几十年前,发生了文革。成千上万的子女与父母划清了界限,有的连父母死活都不管。我们一起来看看经济学家顾准的经历:
顾准,中国经济学界奇才。13岁进入立信会计事务所当练习生, 16岁走上讲台讲授会计学,19岁完成第一部会计学著作《银行会计》。文革中两次被打成右派,妻子自杀。五个孩子和他划清界限,都和他断绝了往来。 后来顾准知道自己得了绝症,他的第一个反应是,太好了,孩子们就会来看我了,我可以见到他们了。可是没有人来。当他在病床上绝望的时候,有人告诉他说,你写认罪书吧,你写了,你的孩子就不用有顾虑了,就能来看你了。 顾准于是写了,写完后失声痛哭 (但凡了解他的人,或是看过他作品的人,都知道他是怎样一个铁骨硬汉)。可是孩子们仍没有一个来。直到他病逝。在他的追悼会上,孩子们才露面,被顾的好友用“刀子一样的眼光” 盯着许久。。。
那时,千千万万个家庭上演着同样的人间悲剧。
要知道,中国是有五千年文化传统的国家,孝道是多年的文化沉淀,为什么会在一夜之间走向极端反面。就算是在一种特殊的环境下,我们以为自豪的千年灿烂文明怎么就能走到这一步呢!
我思考的结论是,这个儒家提倡的孝道,实在不是人们发自内心的情感,它是强加于人的,是虚假的,是提倡的,号召的,有悖于常理和人性的。它是当权者手里的文化迷魂药,为的是让下面的人安心服从。 杨绛曾说,凡是号召的,就是政治。一旦政治不需要它,它就一钱不值,又或走向另一个极端。
只用道德来约束行为,是一种天真。如果它真有这么大的作用,中国早就成为天使的花园了。看看现在社会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为了房子,为了金钱,为了权利,我就不多说了,大家有目共睹。
据我观察,很多家庭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并不和谐。可是多数人也没有太把它当回事儿。只是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既然家家如此,也就算了。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忍忍吧。
那么,我们和父母子女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呢?
一朵小花,根在泥土里,叶在阳光下。泥土阳光给予了花朵生命和营养,而花朵的存在,对于大地与太阳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最高形式的赞美与回馈呢。这种感情是自然而生的,独立的,朴素的,深厚的,真实的,没有谁欠谁的,谁该听谁的。 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的话:
那就是, 愛。
别忘了愛字的中间有个心,用心去愛我们的父母子女吧。
*****************
本想由孝道接着写中国的家庭制度, 篇幅可能会太长,就决定另写一篇了。希望不久完成。这里先COPY一段林语堂先生的文字,我看了触目惊心。
“一个家族,加之朋友,构成铜墙铁壁的堡垒。在它的外面,一切的一切,都是合法的可掠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