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哲学可以分为儒、道、与佛家三部分,儒家哲学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开始,道家思想以“道法自然”开始,佛家则以看空放下开始。三家哲学都以恬静为基础才能悟到宇宙的玄理。在庄子的齐物篇中,由南郭子綦的静坐而悟到了天籁之音。随后庄子在他的书中,寫出他所悟的天籁之音则是“天地与我並生、天地与我为一”,仅仅这句话就显现庄子的超人之处。假如沒有齐物篇的这一段话,庄子的文章不过是一大堆的寓言故事,他的文章则不会流传到二千三百年的今天。也因为有庄子的伟大哲学,故今日的国学仍为東西方哲学家的赞美,也为国人的驕傲。
此伟大的哲学的出发点就是齐物,齐物的意思就是抛弃人间所设立的价值观,故能齐一万物,也就是:凡物皆无不好,凡事皆无不对。以此心境处世,再加上适当的修养与读书,同时心境扩展到宇宙的边缘,也许就会如庄子一样,悟到了天籁之音,就出现了“天地与我並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心境,进而可以达到逍遥游的境界,至少可以悠然自得地生活在此烦乱与拜金的现代世界中。
我们要了解庄子齐物的意义,可达到“天地並生、万物为一”境界,熟读庄子的齐物论篇则是必要的。在此齐物论篇中,他先指出世上的一切言论就像代哺的小鳥的吱吱声,一方说可则必有一方说不可、一方说是则必有一方说非。所以庄子又教我们可以用“莫若以明”或“两行”的手法处理此世间的紛爭,再有适当的修練工夫,悟到天籁后,也许就会达到庄子的境界。
以下是庄子齐物论篇的各章大意,因为古书並不分章节,而且后世各家之分章节略有不同,笔者特别加注各章的起点与终点,並將各章之大意摘其要点作于下以供参考:
(一)第一章:[南郭子綦……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庄子以简单的故事作为齐物论篇的第一章,由子綦的隱机而坐(即今日之静坐)而达到忘我境界(原文为:吾喪我),随后子綦又解释地籁、人籁、与天籁三者之不同。地籁是指风吹各种窍孔所发出的声音。人籁是人吹簫管发出的声音、也譬喻是人的主观成見的言论。而子綦並沒有多解释天籁、只是指上天的无声之音罢了,也可引申是大自然的信息。其实在此博文中之第四章,庄子才道出了他心中的天籁之音:就是天地与我並生、万物与我为一。本章在初读时,以为庄子仅仅是以他的美妙的文笔,来描述三籁之自然音响而且。但是庄子透露了一天机:就是假如静坐到了吾喪我或忘我的境界时,顺自然的发展,就可能可以达到庄子所聼到的天籁之音,也就是大自然所传达的信息。故呂洞賓在他的百字銘中说:“坐聽无弦曲,明通造化机”,无弦曲就是上天的无声之音、也是天籁。
(二)第二章:[大知闲闲……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
接前章的天籁,庄子进一步解释说有一个真宰或真君是控制我们的情绪和身体,如果达到忘我的境界,这个真我也许就会出现。此章的开始,庄子描述知识分子的大知、小知、大言、小言、大恐与小恐等等的言论搞得大家喜怒哀乐,虑歎变惧,浮縱狂作。而我们也是在此百态社会中有此情绪的反应,而不知道是谁在指使,让我覚得好像背后有一位真我存在。[原文:是亦近矣,而不知其所为使,若有真宰。]再反观自己的身体,所有的骨骸,九窍、五腑六臟,体内各器官都能巧妙地远作与協调,背后也一定有真君存在呀!所以人的情绪与身体的背后都有真宰或真君,据陈鼓应教授与吳怡教授两人都解释真宰与真君就是真实的自己。若將第一章与第二章联结一起,庄子指出能忘去了这人间的假我的话,就可以去寻找真实的自己。庄子接着又说:一般在世间为物欲而奔走,终日忙碌而不知所归,可悲!可哀!笔者認为他在此呼籲我们要忘却自我,而让真我出現,就可不再迷茫了。其实,真我与中庸所谓的“天命之谓性”应该相同,中庸所说的人的天性就是庄子的真我。可见在战国时期,儒家与道家相互影响。
(三)第三章:[夫随其成心而师之……为是不用而寓诸庸,此之谓以明。]
但是在此人世间,许多人不追随自己心中的真我,而任作是非的判断,仅是无中生有而已。[原文: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以无有为有。]但是心中的真我並不是呼之即出,須要经过静坐与读书等的修养工夫才显现的。在此章中,庄子重複地告诉我们在此多元化多爭执的社会中,我们可以将我们的心寄托于天鈞,而順万物之自然以处理人间瑣事,庄子称之为1、莫若以明,2、两行,3、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其实它们都有相同的意义。兹将此章分为三节,则更可了解庄子的旨意。
3.1[夫随其成心而师之……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
在此节中,庄子描寫人间的思想与言论,亦即第一章中之人籟,这些言语就像在代哺的小鳥的吱吱声,並无意义。因时代的需要,在庄子的战国时代是一个“百花齐放百鸟齐鸣”的时代,当时最有名的辩论就是儒家和墨家的辩论,各方以自己的是而非对方的錯,如此爭吵不休,还不如寻找“真我”而去明白大道(原文:莫若以明)。
其他的人间是非之争也是如此,一方说可、而一方说不可,一方说是、而一方说非,所以争执无穷,解决这样爭执的方法也是去明白大道(莫若以明)。
3·2[天地一指也……是以聖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是之谓两行。]
在此节一开始,庄子就说:“向上指是天而向下指是地,仅仅是人的命名而已。万物是息息相关的,万物正如组成一匹马的各器官一样,都有亲密的关系。”(原文: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庄子又说:“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惡乎然?然于然,惡乎不然?不然于不然。”庄子再以朝三暮四或者朝四暮三为例,对猴子实在並无任何虧損,只是个人的喜怒爱好而已。处理这类爭执时,庄子建议用“两行”的方法,两行就是將是非爭执置之不理而心态则是順其自然依靠天理。(原文: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
3.3[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为是不用而寓诸庸,此之谓以明。]
在此节中,庄子又举?氏、师旷、惠子为例,他们的技艺可谓一等,但是他们的成就仅是一小範囲而已。当?氏鼓琴时,虽有成就,其实是对道有虧損的。假如?氏不鼓琴的话,虽对他的才艺有損,但对维护自然的大道是有成就的。[原文:有成有虧,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无虧,故?氏之不鼓琴也。]道之所以有虧損,是因为人有爱好的关系。[原文:道之所以虧,爱之所以成。]以今日之电子工业为例,新產品虽对人类有幫助,但对生產电子產品的制造地卻造成不可弥補的破坏,这就是有成有虧。但是假如不制造电子产品的话,就无成无虧了。聖人有鉴于此,一面心存大道而不用自己的才智去創造,而一面順万物之自然(原文:为是不用而寓诸庸),这也是“以明”。很明显的,庄子是继承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惟。
(四)第四章:[今且有言于此,不是其与是类乎?……而況徳之进乎日者乎!]
此章是庄子的真我聼到无声的天籁之音而悟到“天地与我並生、万物与我为一”真理之一章,是庄子哲学的精华。
4.1[今且有言于此,不是其与是类乎?……无适焉,因是已。]
庄子将时间与空间向前向后扩展到无限大,他用“有”与“无”作代表,可以排成:极无、更无、无、有、更有、极有。在无限大的空间与时间思维衡量下,有与无中间之点並不重要,人的任何价值都不重要,所以大小寿夭的价值观都是相对的,譬如和太平洋相比,泰山就算小了,和千年古树相比、彭祖就算短命了。所以他的结论是:当我们以“齐一万物”方法处理人间的是非爭执,当我们的心境把时间与空间扩展到无限大,当我们静坐到真我出现时,我们就可以悟到天籁之音:“天地与我並生、万物与我为一”了。其实庄子之道也是中庸所说的:“率性之谓道”,这个道就是“天地並生与万物为一”的心境。
天籁本来是沒有声音的,故庄子又说:假如我们称呼这大道为“一”的话,但是各人有各人所創的学说理论,多到即使精算师也算不出来了。
4.2[夫道未始有封 ……此之谓葆光。]
從所悟的各种大道之中,又因为地域、背景、学派、宗派等等的分别,就变成五花八门,各成一派(譬如今日的宗教派別)。各派互相競爭、互相辩论以扩张势力,其实这些辩论者往往是根本不懂大道的。在悟到天籁之音后,庄子回到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的哲学思维,所以说:“孰知不言之辩、不道之道?”假如有人晓得不道之道的话,庄子就称之为天府(可以解释为心怀宇宙、以宇宙为府)。庄子又继承老子第四章的“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淵兮若万物之宗”的思维,庄子称为葆光。
4.3[故昔者堯问于舜曰……而況徳之进乎日者乎!]
由上节的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宽大心境的哲学,当心境扩大至宇宙边际时,以庄子的寓言式文笔的想像力,他構成这个宇宙内有十个太阳系的故事,他用此“十日並出”形容悟得天籁之音的人,他的心境就如十日並出一样的光明燦烂。
(五)第五章[齧缺问乎王倪曰……忘年忘义,振于无竟,故寓诸无竟。]
虽然齐物是达到逍遥遊的必要条件,在此章中,庄子補充数条修养工夫,最重的就是要放下对物質的要求,抛弃对死亡的恐惧感与以自然之理调和言语的辯论。在这章中,他以非常丰有想像力和充满艺术性的文辞陈述有助齐物的修养工夫,笔者将此章分为四节而讨论之:
5.1[齧缺问乎王倪曰……而况利害之端乎!]
在此节中,他建议我们应该以不同的角度来观看人间事務,所以庄子就描绘出一个外星人初到地球的景象:不知道自己的飲食、居屋、与择偶标准应该以人的价值为准则,或者其他动物为准则呢?如果有此外星人的想法,则对人间之一切物质享受都認为没有价值,自然就不会追求奢华物品了。
除此之外,再忘掉人间所定的仁义是非标準,庄子更进一步描述得道的人不怕酷热嚴寒,不怕任何困难,勇敢向前进,得道的神人可以“乘云风,骑日月,游于四海之外。”
此节虽然是寓言,但是所传达的信息是非常清楚与明确的。
5.2[ 瞿鵲子问乎長梧子曰 ……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 ]
在此节中,庄子告訴我们要抛弃对死亡的恐惧感,他举出在艾地守封疆的人之女兒为例,在她嫁到晉国时,悲伤得淚水沾濕了衣裳,但是到了晉国后,睡在舒适的床上,吃美味的食物,才后悔当初的伤心是沒有必要的。同样的,我们又那裏知道死人会不会后悔以前为求生存所作的儍事呢?所以庄子又说:人死之后譬如“大醒”,才晓得我们生时只是一?大梦。
5.3[既使我与若辩矣……則然之異乎不然也亦无辩。]
在此节中,庄子一再强调人间的辯论都是毫意义的,因为是非对錯都是由人设立的,如此则不如一切顺其自然,放弃人为的爭执,也就是不要依赖人的价值思维去作任何的決定,如此就可以顺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了。
5.4[化声之相待……振于无竟,故寓诸无竟。]
此节虽短,但是是庄子所提出修养工夫的结论,所以单独成为一节。
最后,庄子劝我们要顺自然去调和自己,順着无穷的变化去引导自己,如此就可以享盡天赋的寿命。所以庄子在此章建议我们最好先修炼自己,先看淡一切的物慾,再抛开对死亡的恐惧感,而且要离开人间是非对錯的思维,这和大宗师篇的三关(外物、外生死、外天下)相似。最后的结论是:“忘年忘义,振于无竟,故寓诸无竟。”〖白话:忘去自己的年岁,忘却人间的是非爭执,使我们的齐物思想充塞于宇宙中,我们的身体也寄托于此宇宙中。〗
[六]第六章:[ 罔兩问景曰……惡识所以不然! ]
在庄子哲学中,第一篇是逍遙遊篇,第二篇才是齐物论篇,所以许多学者归纳为:逍遥遊是境界,而齐物论是工夫,两者互为表裏,缺一不可。所以庄子在此加上个无待的寓言以强调无待的重要性。无待就是不需要等待其他任何条件,自己可以园滿胜任了。
在此章中,想象力丰富的庄子又举出一则影子与其外边的影子对话的寓言,影子以“无待”的心情,阳光普照时就出现了,阴天或下雨就不見了,悠然而来,悠然而去。以“无待”的心情,再加入心中的齐物思想,则可以进入庄子的逍遥遊之境界。
[七]第七章:[昔者庄周梦为蝴蝶 ……此之谓物化。 ]
最后庄子以一则令人悏意而且简短仅仅62字的寓言为他的齐物论篇的结尾,因为此寓言含意深远,而且最能代表齐物论篇的思想,所以后人称此为庄子的蝴蝶梦。在战国时代,庄子是漆园的管理者,每天和大自然接触,他的思维每天随时可以与万物结合为一体,所以他的开放的心灵就很容易溶入大自然,作梦成为一隻蝴蝶了,如此就可以无憂无慮地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因为此则寓言的特殊性,故將白话文登彔于下:
〖白话文〗: 從前有一次庄子作梦自己化成一隻蝴蝶,在花间飞来飞去正好像蝴蝶一样,自己觉得非常舒适,竟然忘却自己是庄周。突然自己醒来了,自己卻明确的知道自己是庄周。不知道是庄周作梦成为一隻蝴蝶呢?还是蝴蝶作梦成为庄周呢?庄周和蝴蝶则一定是有分别的啊!我们姑且称这种境界为“与物同化”。
[结论]
甲)总结各章之重点
齐物论篇各章前后相接,熟读后可以感觉他的一气呵成,而且意义深远,所以一直到二千三百年后的今天,仍然为世人所赞赏。此篇由子纂之静坐而到“吾丧我”之境为起点,由此導至完全化解心中的执着,順此就进入第二章的“必有真我”的论述。但是一般人並不随自己的真我作任何的是非判断,故在第三章中,庄子提出一个好辦法:將自己的心寄托在大道上,而順物自然去处理人间瑣事,在此章中,庄子称它为莫若以明,或两行,或“为是不用而寓诸庸”。
在第四章中,庄子更將时间与空间一起向前和向后扩展至无穷大的时候,我们在人间的大小夭寿的价值观念就蕩然不存了。再由我们的真我出现,心中就產生“天地与我並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心境。庄子又继承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与“道冲而用之或不盈”的哲学,創作“天府”与“葆光”两名词。在最后一节中,庄子更进一步形容“天地与我並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大德胜过十日並出的光芒。
在第五章中,庄子提出三条修养工夫:1、不被人间的物慾所迷惑,2、忘卻对死亡的恐惧感,3、忘却人间所设定的思想。在此章的最后,庄子说:“忘年忘义,振于无竟,而寓诸无竟。” 第六章中,庄子以影子的寓言强调“无待”是达到逍遥的必要条件。无待的意思就是不要依靠任何条件,一切由内心自发的。齐物与逍遙则是一体的两面,而齐物是工夫、逍遥是境界。在第七章中,庄子以蝴蝶梦的寓言为齐物论篇的结尾,短短的六十二字卻含义深远,令人嚮往。
(乙)庄子的天籁之音
天地与万物都是大自然的一分子,人只是万物其中之一而已,假如我们理解万物都是息息相关的话,在心中構成了一个图案,就是天下万物的关系就如同一匹马的各种器官,都互相有密切关系,所以庄子说:“万物一马也”。当静坐到达忘我的境界时,人的心境完全溶入大自然中进而抛弃人间所设定的价值观,故能齐一万物。而且將心灵扩大到宇宙辺际,而且与宇宙一起膨胀时,此时宇宙中有我,我亦在宇宙中,有“天地与我並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感觉,此时人间的爭执、死亡、痛苦、病患、物慾就完全置之于腦外,这就是庄子齐物篇的宗旨,也就是庄子所悟到的天籁之音。有齐物思想存于心中,对此宇宙无所依賴,心境就会悠哉游哉生活在此世间,庄子称为“逍遥”。而当心境可以与万物合一,就可以也庄子一样,时而为蝴蝶,时而为庄周,庄子称之为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