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大宗师篇各章中的天人合一含义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天人合一”的观念出于庄子的大宗师篇,所以天人合一与大宗师有浓厚的关系。天人合一的意思就是人和自然或大道溶合一起,也是人和大道契合。而大宗师的意思就是效法“大道”作为我的老师。由此可見,两者关系密切。必先要效法大道,而后两者才能溶合一起。


在大宗师篇中,庄子創造了一个名词“真人”,並且提出道家的“气化论”与“天人合一”的概念,而且提出一套完整的修养功夫,而其中的真人、气化论、与修养功夫的最终目标都是向着天人合一,进一步則有逍遥遊的境界,所以可以说大宗师篇是庄子哲学中的一篇最重要的著作。


以下是分章讨论此篇名作。但是古人作书没有标点符号,也很少分章节,而且今日各书仿的分章节也不相同,所以笔者在分章讨论时,特別注明各章的起点与终点。


A、<各章大意>


(一)第1章[知天之所为……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


在此章中,庄子創造一个新的名词“真人”,先將庄子所描绘的真人择其要点列之于下:

1、庄子指出真人必须有真知,所谓真知就是我们的知能夠达到道的境界。老子在第四十八章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所以此处庄子的真知到最后与道接近的话,应该是愈学愈少,而庄子的求知方法正是如此,在此篇的第四章中,庄子就透露读书求真知的正确方法,请參攷。〖原文: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

2、因为真人有真知,所以能了解许多人间事情的实相,就不会以人为的标准去裁定是非与对錯,就不会貪求人间的物欲。也就是可以达到第四章所说的外天下与外物,所以就无憂无梦了。〖原文:古之真人,其寢不梦,其觉不憂。〗

3、真人了解生与死的因缘,所以不喜生也不怕死。也就是第四章所说的外生。〖原文:古之真人,不知悦生,不知惡死。〗

4、真人不把自己盲目的奉献给大道,如此则不会迷信、甚至走火入魔。〖原文: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注:捐者、捐献也。

5、以生死的天刑为自然的本体,遵守法律与礼仪,随时代进步而增广知识,以当地的道德为依循。如此真人就可以在此花花世界裏安逸地生活了。〖原文:以刑为体,以礼为翼,以知为时,以德为循。〗

6、所以真人齐一“好道的人”和“不好道的人”。真人齐一“与道契合的人”和“不与道契合的人”。真人的“与道契合的心”是和天作朋友,真人的“不一的心”是和人作朋友。天和人不是相对立的,这就是真人。(注:与道契合的人就是天人合一的境地。)〖原文: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



(二)第2章[死生、命也,……而一化之所待乎!]

此章以“死生命也”为起点,以显示死亡的问题在一般人心中的重要性,故此章的目的在解决一般人对生死的不安。要人認识死生是自然现象,正如晝夜的变化一样,只是自然规律。我们不应该执着于形体的小我,应当与大化同流,以求安顿。庄子並且指出一个方法,就是两忘而化其道,將死生、是非、对錯两者都能忘去或进一步转变,將自己的心灵安放在大宇宙中,如此渐渐就溶入道中,不仅可以化解对死亡的恐惧感,並且进一步可以达到更高一層的“与道融合”,继续修养的话,也许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地。



(三)第3章[夫道,有情自信……而比于列星。]

在此章中,庄子延續老子的哲学而发揚光大,使此哲学更接地气,使人容易了解。庄子说:

1、道是存在的-有情有信,无为无形。(近于老子之“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2、道是自生的-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近于老子之“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3、道是万物的源头-神鬼神帝,生天生地。(近于老子之“淵兮似万物之宗”)
4、道是超越时空的-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近于老子之“道冲而用之或不盈”与“象帝之先”)
在第八章中,庄子又從另外一个角度描述大道,並且鼓励我们以道为师进而可以逍遥于无拘无束的境界。



(四)第4章[南伯子葵问乎女偊曰……參寥闻之疑始。]

此章透露了许多天机,要达到庄子逍遥境界或者此生就在天堂的人,要多研究此章。庄子将进入天人合一之道分为二条:一条就是向内求,以修炼自己入门。另一条就是向外求,以求真知入门,最主要开始是博学。当然兩者交义使用,效果更佳。但是不管向内或者问外,在第九章中,庄子又提出一个坐忘的功夫,坐忘应该对不论内求或向外求都会有很大幫助。对此有兴趣者,可以参阅我的另一博文在【庄学的啓示】之“进入庄子的不生不死境界的修养工夫”。兹將向内与向外的修炼方法简单地陈述于下:

1、向内求:许多学者与教授称这个修养过程为“破三关,再体四悟”。破三关就是外天下,外物,外生。[注:在第8章中有解释外天下、外物与外生的意思。]体四悟就是朝徹,見独,无古今,不死不生。[注:朝徹就是眼前一片光明,如看見早上的太阳。見独就是看見大道或悟道。而无古今与不生不死就是得道的人心灵上与天同寿,如第2章描述的自古固存与长于上古。]生存在人间时,则可以进入撄宁境界,撄宁就是逍遥遊篇所说的逍遥。

2、向外求:向外求就是向外求真知,以读书求学求道为本,也就是老子在第四十八章旳“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谨记此句可以了解庄子之向外求道的密诀。主要过程可以分为:博学之、審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歌颂之、一以贯之、悟又忘之(注:为道日损,故悟之忘之)、疑始(注:疑始可能是疑问何为大道之始?象帝之先又是什么呢?既济之后又是未济,再從博学开始可也)。



(五)第5章[子祀子輿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成然寐,蘧然觉。]

子祀、子輿、子犁、子来四位好友都共同認定“生死存亡为一体”,所以变成莫逆之交。子輿有重病,病得身体都变形而且醜陋不堪。子祀见面时问他:有没有怨恨呢?子輿说:“生是应时机而已,死是顺天命而已。我安守时机顺着天命,哀乐的情绪就不进入我的心中。”〖原文: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不久之后,子来病重將死,子犁去探望他。子来说:“大地给我的形体,让我勞动求生,让我老了安佚,又以死亡让我安息,所以让我生活安善的地方,也是让我死后安善的地方。” 〖原文:大塊载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子来说出:视“生死存亡为一体”的人,他们对死亡都有回归自然的态度。同时也表示:道家一向認为此世界是美好的,此美好的大地能善吾生者、则一定能善吾死,如此我们的生命与天地在心灵中可以有交契,所以生与死就更不对立了。故我们对此大地应该珍惜,不浪费自然资源,要珍惜这塊“善吾生也善吾死”的大地,更进一步就应该达到此篇第八章之欣赏一草一木的艺术心情以度此美好人生。



(六)第6章[子桑戶孟子反子琴张三人相与友……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也。]

此章借孔子的话说出儒家的方内之人和道家的方外之人的不同,方内的人是謹守前人所制定的礼节与习俗,而方外的人有瀟洒无约束的人生观。在此章说:方外的人可以与造物者为友,而且認为人的生存与死亡都是“遊乎天地之一气”,也就是“气”在大地的变化,生时气聚而死后气散。有此观念就不知道死生的次序,不知道孰先孰后,因此死与生是反反覆覆而我们不知道從那裏开始?〖原文:反覆终始、不知端倪。〗明白了解气化论后,心中就不会掛念生死的问题,就会超脱于世俗之外,又可以逍遥自在、清静无为。〖原文:芒然彷徨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



(七)第7章[顏回问仲尼曰……安排而去化,乃入于寥天一。]

此章继續上章的“遊乎天地之一气”的气化论,再次阐述了庄子对生死的态度,有此气化观后,更可以悠然与道合一或是此生就在天堂。此章是以道家化的葬礼为起点,以说明孟孫才对生死的观点(其实也是庄子的观点),他不注重生与死,也不注意死后之气化,所以他認为人死的时候就是:有形体的变化而没有心神的損伤,有躯体的转化而没有精气的死亡〖原文:彼有骇形而无損心,有旦宅而无耗精。〗如此一切生死的界限打破了,即使人死后,其心神精气是仍然存在的。除了看淡自己的生死外,更进入完全达到忘我的境地,他不知道这个肉身果然是我的吗?他了解人生如梦和梦如人生的道理:好像你在作梦是鳥的时候就飞在天上,作梦是魚就游在大湖中,所以今日我们的谈话,不知道是在作梦呢?还是醒的呢?有此忘记自我的心态后,我们就可以安心接受自然的安排,而且不要去憂愁死后的变化,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悠哉遊哉生存在道中或在天堂〖原文:安排而去化,乃入于寥天一。〗也就是说:有此气化观点与忘我时,就容易进入天人合一境界了。



(八)第8章[意而子見许由……刻雕众形而不为巧,此所遊已。]

此章是大宗师篇的主要一章,也因此命名此篇为大宗师。大宗师的意思就是以天地自然为师,进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本章以许由告诉意而子不要以人为的仁义是非的标准作为学习的资料,应该以大自然为我们的老师。许由说:“以天地作为我的老师!粉碎万物而不为义,恩泽施于万世而不为了仁,在上古以前就存在而不称为老,創造万物具有万形而不称为巧。”〖原文:吾师乎,吾师乎!?万物而不为义,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覆載天地刻彫众形而不为巧。〗因为此四条含义甚深,故逐条解释于下:

1、?万物而不为义:(?:粉碎也)天地粉碎世间的万物不是为了义。天地生长万物,再消灭万物,所以死亡是自然的现象,了解万物的生命是有限的,如此对自己的死亡也视为平常,我们了解天地的淘汰万物的话,甚至有时用地震或海嘨粉碎万物,就会產生第四章的外生的观念。認识死亡是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气化循环就是大师篇的要点之一。

2、泽及万世而不为仁:恩泽施及万物万世不是为了仁。天地世世代代生长万物,就会视万物为自己的子女,所以会自然地爱惜万物。我们效法天地自然的泽及万世,愛惜万物,就会自动的減少物慾,也是第四章中之外物。更进一步效法天地的仁,也可以有齐物篇的“天地与我並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心态。

3、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天地大自然在上古之前就存在了。所以我们若效法天地之长于上古,就会眼光长远了,心灵开扩而跳出人为的思惟,也可以说就是第四章的外天下。有此开放的心灵,更进一步有助于建立齐物观与艺术人生的眼光。

4、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天地自然創造了万物而不以为天地是很有技巧的。我们若师法自然的工巧,就会去欣赏大自然万物的真善美,並且以悠然与艺术性的眼光观看万物,进而也许可有庄子的艺术人生。

总之,以大自然为师,可以使我们了解死亡是必然的现象。也可以使我效法自然去爱护万物而減少自己的物慾。了解此宇宙之长久与广大可以使我们的心灵更开阔。我们如果仰慕大自然的工巧,久之就与道结合,就会以艺术的眼光去欣赏大自然所創造的万物,如此,无论是有名的黄山,雄伟壮观美国的大峽谷,或者是周边的一草一木,我们都可以悠哉遊哉去享受我们的周围环境了。这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或是相同于第四章所谓的樱宁。



(九)第9章[颜回曰:回益矣……丘也请從而后也。]

在此章中,庄子特意在此大宗师篇的倒数第二章强调“坐忘”,无论是向内修养求道或者向外求知求道,提出一条必要而且有益的修炼方法,庄子称之为“坐忘”。庄子随后又借颜淵之口解释坐忘的意思就是“不仅要到忘却自己的四肢身体,抛弃自己的聰明才知,不仅要离形去知,更要將心灵融合于大通之道。” 〖原文:堕肢体,黜聰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庄子的意思就是静坐不仅要忘我忘是非而已,而且要达到“天地与我並生,万物与我为一” 的境界。



(十)第10章[子輿与子桑友……然而至此极者,命也夫!]

子輿猜想:“接連下雨十日,无处谋食,子桑一定是又寒又餓而病倒。” 当子輿送食物到子桑家门时,子桑竟然在边哭边唱,但是声音无力微弱,显得疲倦不堪。子輿进门后问:为什么如此呢?子桑答曰:“包容万物的天地绝对不会偏私的,为什么天地私心而使我如此贫困呢?然而贫困到如此地步,都是命啊!”

由此寓言:子桑不怨天不尤人,安贫乐道,也不貪生怕死,虽然又飢又寒,但仍然低声歌唱,只是说出战国时代的人民非常贫穷,对于生命无可奈何。庄子之憐惜当时人民的无奈心情,只好作此种不痛不癢的抗议。



B、<全篇结论>

一、真人-庄子在大宗师篇第1章中創造一个新的名词“真人”,真人有其特殊的意义,有别于逍遙遊篇中的聖人、神人、与至人,这些人的境界太高太玄,並非一般人努力一辈子可以达到的。在第1章中,庄子所定义的真人卻是一般人可以追求到的,真人具有下列特质:1、具有真知,2、对人间的是非物慾都不贪求不憂愁,3、不喜生也不怕死,4、不过分迷信,不盲目信仰,5、順随着周囲环境而生活,可以随遇而安,6、真人的心境与大道契合。由此可见:真人的内心与天合一,而外表则是一般人而已。庄子並且在第8章指出只要我们立志要与道契合,以大道作我们的模仿对象或作我们的老师后,再随着笫4章的修养方法与第9章的坐忘工夫,也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再进一步可以逍遥遊。



二、以道为师-第8章中有“我的师傅啊!我的师傅啊!”当我们年輕无知时,对任何事都迷迷糊糊,需要眼前有一个人作我们模仿型像(现代流行的术语就是Role Model),而大自然或大道随时在我们的身边,所以就是我们最好的模仿对相。在第8章中,庄子借许由的言语告诉我们大道有四点值得我们模仿与学习:

1、体会出大自然淘汰万物是必然现象后,就可以了解:总有一天每人必定会面臨死亡,所以也会对死亡的来临处之泰然。
2、学习大自然的泽爱万物,爱惜万物,所以我们就会珍惜万物,不再浪费世界上的有限物质。
3、体会大自然是在万物之前就存在的,进一步了解现代的太空科学已经证明宇宙已经有一百五十亿年的历史,而且仍有二百多亿年的寿命。熟悉宇宙历史后,就不会在意我们的寿命多寡了。有这种宏观和远大眼光后,也不会对人间的是非对錯美丑而去和别人爭执。
4、大道創造万物,而万物各有形狀和各有它们美丽的色彩。体会与了解大道巧妙的技巧,就会去欣赏万物的美丽。

能够学习到以上的各点,慢慢地以此修养自己,也可以慢慢地进入庄子所谓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三、死后的气化论-在第2、5、6、与7章,庄子重複强调人死后,可以看成是气的转变,所以也不知道死和生谁先谁后呢?北宋理学先驱张横渠(张载)有一段文章最能解释此气化论。他说:“太虛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为万物,万物不能不化而为太虚,循是出入,皆是不得已而然也。"最后在第7章中,庄子告诉我们:安心地等待上天的安排,也不要憂愁烦虑死后的变化,如此我们的心境当下就在天堂。



四、修养工夫-在第4章内,庄子透露了求道的过三关与得四悟的秘诀。並且在第8章中,庄子教我们要效法大道一条?径,他要我们了解天的粉碎与淘汰万物后,就可以让我们看淡生死,再加上庄子的在第7章的气化论,就更可以抛弃对死亡的恐惧感(外生),学习天的恩泽于万世则使我们爱物而不浪费(庄子称为外物),效法天的远大的眼光就可以使我们不以人的思惟去介入人间的是非爭执(外天下),所以以大道作我们的老师,我们就可以輕易地渡过所谓的三关。以后我们继续庄子的求真知的读书方法和第9章的“坐忘”,长此以往,说不定我们可以眼前一亮,好像看見早上的太阳(庄子称为朝徹)。继续我们的求真知与坐忘,也许可以悟出大道(庄子称为見独)。悟道以后,我们的心灵就溶入道中,可以与道契合,也就是在第二章提出的“天人合一”的境界。既然与道结合,而道是“长于上古的不为老”的古老与不朽,所以我们的心灵慢慢就入于与天同寿的“无古今,不生不死”的境界。



五、追求天人合一的享受-溶于道中,与道契合,但道又是什么呢?第2章中,庄子描述道是无狀无形、自古固有、生天生地、长于上古。在第8章中,描述大道是碎万物、泽万世、长于上古、刻雕众形。在第4章中,描述悟道者的境界是与天同寿的无古今、不生不死的境界。虽然都是高不可攀的境界,但是在追求与道契合或天人合一的时候,我们可以有这些享受:

1、在求真知与坐忘之时,在陶冶人格的同时,我们需要安排我们的日常生活的作业表以作求知与静坐的修炼功夫,对退休者而言,他们的每天的时间得到充分的利用。
2、在追求与道契合的同时,我们效法大自然的泽及万物,就自动產生仁慈心或博爱心或慈悲心。同时、我们的心灵就会迫急的与道契合,如此我们的心灵有所寄托,生命有所安顿。
3、在求与道契合的旅程中,我们会有悠静的心情,去欣赏我们週囲的美好环境,虽然小橋流水,虽是一草一木,但我们都俱備成熟的艺术眼光去欣赏大自然。



六、至人无己的逍遥-在第7章中,庄子举公孫才为例,以说明完全忘却自我的人也可以算是小逍遥吧!庄子借仲尼的口中告诉我们:1、公孫才此人不愁自己的生死,也不憂虑死亡气化后的归宿。2、他認为人虽死但精神未死,在母亲的葬礼时,人哭亦哭,如此而已。3、他人都以为我的肉身就是我,但是他那裏知道我的肉身並不是真的我呢?所以公孫才已经达到忘我的境界。4、当人梦为鳥就在天空飞翔,梦为魚就在湖中游泳。所以我们今日的谈话是在醒时,还是在梦时?这也表示公孫才的心态已经与万物为一体了。5、舒适的环境使他来不及笑,心中的微笑也来不及作任何安排。所以仲尼最后总结说:公孫才安心于自然的安排,而不扰心任何变化,所以他的心态就在天堂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