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国宝回家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历史的尘埃淹没了无数人类文明,战乱岁月和天灾人祸致使无数的华夏瑰宝、国之重器流失散落到了海外。这些古老文物的光芒,却吸引了无数中外 收藏家借着这些光芒,去探寻华夏文明的辉煌轨迹。众多海内外华人心系中国文物,他们经历重重困难,甚至不惜用巨资回购,只为让国宝“回家”。他们盼着, “让这些来自祖国的文物返回故国家园。”

文物“蚂蚁”招思虹:让中国文物从海外回归

北京首都机场,"轰隆隆"的行李运输带还在转,等待的旅客中只剩下招思虹。

这位身材瘦小的中年妇女,双眉打成死结,嘴唇抿成一条线,镜片后的眼睛,像钉子一样,盯在运输带出口。一只大箱子最后吐出,她箭步上前,一把抓住那只比她人还魁梧的箱子,拖下运输带……

此时,在航站楼国际到达出口外,来自中国国家图书馆等机构的工作人员,正焦急等待着招思虹和这箱子的出现。箱子里装着的,全是文物。

招思虹,旧金山华文报刊专栏女作家,从小痴迷文物收藏。2006年起,她开始致力于收集散落在美国各地、与中国有关的各类文物文献,设法运到中国。

"金山之路读者慈善团队"、美国华人收藏协会,数百华人华侨是她的后援团。

从旧金山到北京,直线距离9000多公里。在过去7年里,她往返太平洋两岸数十趟,蚂蚁搬家式运到中国的文物文献,超过4000件。

招思虹说:"我们必须给后人留下一些白纸黑字、实实在在的东西,讲到历史时,不是口头讲故事,而是拿得出历史留下的东西。"

而让这些历史证据,从藏家手中运到中国,并非飞行12小时,搬几趟箱子那般容易。

文物,从祖国来到故国去

"历史的尘埃淹没了无数人类文明,战乱岁月和天灾人祸致使无数的华夏瑰宝、国之重器流失散落到了海外。笔者涉足收藏界方发现,美国旧金山竟然是收藏着大量中国古董文物的一个重镇……"

2005年4月28日,中国报纸《参考消息》特刊上,刊登《旧金山华人话海外文物回归》一文,呼吁海内外华人,共同促成流落在海外的中国国宝,回归中国。

此文作者,便是招思虹。

"我以前仅仅是文物收藏爱好者。从那一刻,我有了挖掘文物从海外回归的意识。"

她所指的那一刻,是2002年中国"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启动,"国宝回归"开始成为旧金山侨界和收藏界的热议话题。

2004年,招思虹向广州中山图书馆,捐赠了一枚父亲留给她、珍藏半世纪的邮票。她在美国收集海外文物、向中国搬运的事业,也由此起步。

在全美国寻宝、收集文物,靠的不是招思虹一个人,主力军是她的"金山之路读者慈善团队"。这个团队中的数百人,来自旧金山、纽约,也来自大洋彼岸的北京、广州。

1998年后,招思虹在报刊上发表的专栏文章,先后两次集结成书出版,取名《金山之路》,文中记载了大量中国移民在美国的生活以及悲欢离合的真实故事。她的粉丝团队也就此组建形成。"大家都乐于为公益做点事,带出点正能量。"

中国民间组织追索流失海外文物11年 进退两难

【侨报记者王山北京报道】中国民间追索流失海外文物的现实处境不是电影《十二生肖》——没人做到像成龙一样穿着浑身长满滑轮的格斗服,穿梭在枪林弹雨间,与彪形大汉格斗,把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圆明园十二兽首一一"弄"到手,最后完璧归赵献给中国。

相反,它更像是一只困兽。

因有现行国际公约,改革开放后走私出境的中国文物,一直由中国政府官方出面追索。

而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在这一百余年的屈辱中国史上,被西方列强强取豪夺、非法运出境的文物,才是中国民间力量追索的目标。

圆明园十二兽首,首当其冲。然而,力量薄弱,又缺乏国际法依据,民间追索困难重重。

2002年10月,民间组织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成立,中国民间有组织追索流失海外文物迈入元年。

11年来,经这支有中国文化部官方背景的团队之手,促成的流失海外文物回归中国,不足10例,且均为爱国收藏人士斥巨资购回,无一是原持有人主动捐赠,或通过司法途径追索回。

这种高成本的爱国,恰巧被文物持有者和拍卖行们吃准。他们抓住这道脉门,将文物哄抬至天价。愤怒的中国民间追索者斥之为"敲诈",却也无可奈何。

中国民间追索,陷入进退两难之境。

然而,回顾这11年,正是因为中国民间有这只力量虎视眈眈,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才不至于像过去一般,堂而皇之地在市场上露面、流通。

2013年4月26日,法国皮诺家族在北京宣布,将向中方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青铜鼠首、兔首。

尽管外界对皮诺家族此举的用意众说纷纭,但能有此结果,中国民间追索者们,也算尽过一份力。

体弱的民间追索

2013年5月,北京安定门外,中国商务出版社的大院内,在那气派的中式大屋顶大楼对面,有一幢二层小楼。

这里是"国宝工程公益基金"的办公地,对于中国大陆民众而言,在这栋楼里办公的另一个机构更有名——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国宝档案》栏目组。

一个二层,《国宝档案》栏目组的办公室占去大半,只有一间办公室是属于国宝工程公益基金,包括总干事牛宪锋。

所谓"总干事",相当于是所有的事儿都归他一人干。

牛宪锋的办公室里,凌乱堆着落着灰的书籍材料,唯独见不到国宝。

但别小觑这个民间组织和牛宪锋,2011年更为现用名之前,"国宝工程公益基金"便叫"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

11年来,牛宪锋一直在此供职。他和这个组织,见证了中国民间力量追索流失海外文物的几乎所有事件。

中国著名地产商保利集团、澳门赌王何鸿燊等,都曾与他们有过亲密合作,并促成包括圆明园兽首在内,多个流失海外的重要文物的回归。

他们还曾是大英博物馆、巴黎卢浮宫、纽约大都会等博物馆的眼中钉,苏富比、佳士得等知名拍卖公司的肉中刺。

但他们仍缺资源、缺资金,牛宪锋本人的晚餐,也仅是两杯二锅头、一碗茄丁打卤面。

名字的变更,亦体现出这个民间组织工作重点的变化,也是中国民间追索海外流失文物的现状体现:抢救流失海外文物太难,做点公益更实际。

而从2003年从事追索流失海外文物法律课题研究至今的刘洋律师,也面临困境。

2009年,他牵头筹建"全球国宝追索组织志愿者联盟",并在西班牙马德里召集30多名华人律师组建"全球华人律师联盟"。4年过去,他面临无上级 挂靠单位,自建民间组织无法正式挂牌成立的窘境。此外,他想在北京设立一个"全球华人律师联盟"办公联络点,但至今未找到一个公益人士,愿意赞助一间办公 室。

他甚至愤慨:"许多中国商人圈喊爱国、支持国宝回归,都是耍耍嘴皮而已。"

海外回流文物市场走俏 价格持续飙高

【侨报特约记者万依5月16日北京报道】进入5月份,中国大陆各大拍卖行的春季拍卖会扎堆登场。

据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甘学军向记者介绍,目前在大陆艺术品拍卖市场中,有20%至30%是海外回流文物,拍卖市场掀起的海外文物回流潮持续 走高。但经过20余年的海外"淘宝",散落在海外民间的好文物越来越少,许多国宝级的文物依然被安放于欧美大收藏家的庄园或博物馆里。

海外回流文物市场热度不减

广东省中山市五觉斋的主人郑华星自称收藏界的一位"新手",他从2011年开始收藏文物,迄今已收藏了一两百件藏品。巧合的是,他收藏的第一件文物便是自海外回流而来,那是一件明朝早期楠木漆金的木雕观音,当时的拍卖价格是100多万元(人民币,下同)。

这件藏品自1920年便被收藏于英国伦敦一个贵族的城堡里,几年前该城堡的主人将佛像拿来拍卖。竞拍到手后,郑华星对该佛像很是喜爱。后来,有台湾收藏家愿意出4000万台币(约800多万人民币)的高价购买,但遭到了郑华星的拒绝,"我太喜欢了,坚决不卖。"

郑华星对该藏品钟爱有加的原因,除了它本身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之外,还因为,该佛像保存完好,传承脉络清晰。因此,郑华星拥有的藏品中,大部分都是海外回流文物。

"而'传承脉络清晰、造假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正是很多收藏家热衷于海外回流文物的原因之一。"北京匡时董事长董国强如是说。

"海外文物回流,是历史遗留问题,同时也是现实的需要。"华辰董事长甘学军向记者分析,一百多年以来中国有非常多文物流失到海外,解放后中国亦关闭 了文物市场,中国文物继续流失到海外。"至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陆艺术品拍卖市场兴起后,国内文物便供不应求,开始出现海外文物回流的现 象。"

海外回流文物价格持续飙高

公开资料显示,自中国艺术品在国际拍卖市场走俏后,成交价每年以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速度增长。中国艺术品屡屡拍卖出的天价令人瞠目结舌。2010年 11月,在英国的一个小拍卖行里,清乾隆粉彩"吉庆有余"转心瓶以5.5亿元的天价刷新全球中国艺术品拍卖纪录。2011年纽约苏富比春拍上,一件民国的 瓷瓶以1.2亿元高价成交。紧随其后,香港苏富比春拍,出现"史上最贵估价花瓶"——乾隆御制珐琅彩题诗"锦鸡花石"图终以2亿港元售出。

跻身中国拍卖市场20年的甘学军亲眼见证着海外回流文物价格的节节攀升。"上世纪90年代,流传海外的文物最初向大陆回流时价格并不高,卖家也不太懂市场。随着大陆市场快速发展起来,大陆市场需求旺盛,加之专业机构的运作,使得海外回流文物的价格连番递增。"

海外文物征集:"好东西越来越少"

嘉德、保利、华辰、匡时等大陆知名拍卖公司,上世纪90年代最开始拍卖海外回流文物时,多是从港澳台同胞、东南亚的华侨华人中回购而来的。

"现在好东西越来越少了",经过20余年的海外"淘宝",散落于海外民间的宝物越趋减少,海外征集工作越来越困难。甘学军和董国强都看到了这样的一个趋 势。"民间收藏的平均质量本来就很低,好东西很快就会被淘光。"甘学军告诉记者,现在许多国宝级文物都掌握在欧美大收藏家手中,不胜枚举。未来中国的拍卖 公司需要加强运作能力和活动能力,争取接触更广泛的人群,回流更多中华文物。

老煤OldMike 发表评论于
国宝在国外有啥不好,人家全照顾得比亲生子女还好,天冷有暖气,天热有冷天,铜墙铁壁,还有保安,((包括中华民国))反之放在洋派邪教共惨黑帮地盘里是更危险,说不定那一天共惨黑帮又发神精,再来一次文化大害命,
bobby41 发表评论于
蚂蚁搬家式运到中国的文物文献,超过4000件。
滥竽充数
过路人过路 发表评论于
《女史箴图》没保护好很可惜,是技术问题,不是说英国人没有尽心去保护。尤其是纸质的书画,保护更是困难。整体来言, 中国文物在国外得到了更好地保护,否则也不会有这么多的国宝回流了。
万发 发表评论于
也不是说西方保护中国文物保护得更好来着,《女史箴图》就糟蹋了。

女史箴图》唐代的摹本。神韵最接近顾恺之的原画,因而被后人奉为经典摹本。它曾被许多文人墨客收藏过。画面上可以看到项子京题记,唐弘文馆“弘文之印”。还有宋徽宗赵佶瘦金书《女史箴》词句11行。

画本身及装裱部分压有宋、金、明、清内府藏印,及明清历代收藏者的私人鉴藏印。

可惜的是,为减少开卷,大英博物馆将《女史箴图》拦腰裁为两截,裱在板上悬挂。由于《女史箴图》更适合平放而非悬挂,已经出现了掉渣情况。

另外,由于相关知识的欠缺,与大量其它的书画一样,《女史箴图》在重裱时由馆方以日式装裱取代。由此,明清时期文人留下的题跋都被残忍无情地裁剪下来,形成了历史断层。

大英博物馆对于《女史箴图》的装裱被其称为“日式折屏手法”。应用了“日式折屏手法”的《女史箴图》自入藏大英博物馆至今约百年,已经能够看到明显的开裂与掉粉的“病征”。海内外艺术史学者与文物保护人士对此基本都持否定态度,对文物受到伤害无不表示遗憾。

此种装裱与保护古代书画的做法,在中国的博物馆并未有所发现。将中国古代书画割裂成几个部分并且装裱在木板上的做法,无论是在上浦博物馆,还是帝都故宫博物院或台.北故宫博物院都是绝不可能发生的。

大英博物馆的《女史箴图》,英国人按照西方的形式来对这个作品进行了改造。按照处理油画的方法。把这个《女史箴图》一段一段就截下来了。
过路人过路 发表评论于
中国的国宝流传于海外也不是什么坏事。中国的也是人类的。 让它们完好的传承下去应该比国宝归国更重要。从历史上看,国宝在国外保存得比在国内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