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可以是四大名著中影响最为广泛的。以大汉王朝末期为背景,三国刻画了乱世中群雄并起争霸天下,其中的故事人物在民间流传之广说是家喻户晓也不为过。翻开三国,空城计,苦肉计,反间计,美人计,瞒天过海,暗度陈仓,令人眼花缭乱;三顾茅庐,草船借箭,水淹七军,桃园三结义,令人津津乐道。三国是历史演义,是民间传说,也是世态众生生活的刻画。三国中的人物众多,但是性格鲜明,个性突出,给人印象非常深刻。阿瞒的奸诈,孔明的机智,张飞的鲁莽,关羽的忠勇,吕布的无常,令你为每个人感慨。坊间有“看三国流泪,替古人担忧“之说。
说到命运,特别是今生来世,因果相报,想到了关于三国人物的一个故事。
关于三国人物的典故,出自“喻世名言”中第三十一卷“闹阴司司马貌断狱”。故事中的主人公司马貌,是东汉一名不得志的秀才。他自负才华,但出身贫寒,加上不善官场中逢迎,一直郁郁不得志。一日在家中借酒浇愁,写了一篇针砭时弊,发泄不满的文章。最后,提笔写道:
”得失与穷通,前生都注定。问彼注定时,何不判忠佞?善土叹沉埋,凶人得暴横。我若作阎罗,世事皆更正”。
也就是说,既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为何奸人当道,世风日下,而仁人志士不被重用?人在做,天在看,难道上天看不见?如果我有惩恶扬善的权利,也会比这个做的更好!气急之下,把自己写的文字烧了,要跟老天讲个理。
司马秀才的言行,自然触动天怒,他被拘到阎王殿。不过,此公对着阎王依然不惧,大声质问:天道为公,应该惩恶扬善,为什么当今世道不是如此?干坏事的发财享福,做好人的被人欺压,有冤无处伸,有苦无处诉,都是你无能!阎王呵呵大笑,给他讲了很多大道理。不料,司马秀才依然不服,最后,官司打到天宫玉帝。玉帝最后准奏,着司马貌代理阎王之职半天,审理案件。
司马升堂,狱卒呈上四宗积压已久的难案。这些案件都是汉朝初期跟刘邦和吕氏有关的案件:
一宗屈杀忠臣事。
一宗恩将仇报事。
一宗专权夺位事。
一宗乘危逼命事。
司马秀才传召原告被告,并传唤有关证人,一边听审,一边判决:
“韩信,尽忠报国,打下汉朝半壁江山,却被陷害,含冤而死。托生为曹操,先后为丞相和魏王,享有汉朝一半江山。但是终身不得称帝,以表明自己从无谋反之意”;
“刘邦,扔投生汉家,为汉献帝,一生被曹操欺负”;
“吕后,为汉献帝之后,后被曹操逼死,以报长乐宫陷害韩信之仇”;
“英布,彭越,转世为孙权和刘备,与韩信分享汉家天下”;
“项羽托生为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以报当日被六人逼命之仇”;
其他涉案人员也都有仇报仇,有冤报冤。总之,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都有出处,后世的果都是前世的因。
其中,萧何有恩于韩信,又参与陷害韩信。在三国中,萧何托生成杨修。杨修聪明过人,是曹操军中主薄,享有富贵,但又被曹操嫉妒所杀。
有关杨修的故事很有意思。曹操令人新建一住宅,建好后曹操看了不发一言,在门上写个一个“活”字。杨修立即派人把门拆了改窄,因为“门”加入“活”,是为“阔”,就是们太宽了。曹操留了一盒点心,写了“一合酥”,杨修立马跟手下分吃了,因为曹操的意思是“一人一口酥”。后来,曹操领兵攻打刘备,战事胶着,进退两难。手下问当日“口令”,曹操正在吃鸡,随口回答“鸡肋”。杨修听了。立马叫手下收拾行李,准备走人,因为“鸡肋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就是说,这仗打下去没有好处,不值得留恋。曹操借口走漏军机,杀了杨修。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聪明能干固然好,但是不要自作聪明,特别是随便猜测老板心思。
玉帝看了审案宗卷,为司马秀才的才华折服,准他无罪,让他投胎转世为司马懿。因为怕世人不懂其中原委,看了三国学坏,让司马懿的后人欺负曹家后人,正如曹操欺负汉家一样。这是曹操英雄一世,后代却又被司马所欺,江山落入司马之姓的缘故。
当然,故事是故事,小说是小说。作为世俗凡人,我等如何敢说知道因果循环前世今生?但是,我相信人要有敬畏心理,不可欺心做事欺天灭地,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天命,自有报应。对于生命,对于自然,我们知之甚少,怀着谦卑,敬畏的心理做人做事,照看好自己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