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比较Wilhelm Kempff,Barenboim 和云迪弹这首曲子的不同风格。
Wilhelm Kempff 弹贝多芬弹了一辈子,弹贝多芬方面他算是老大。他把月光奏鸣曲的三个部分连贯地表现出来,第一部分他弹得有点偏快,这是他的独创。
第一部分应该是表现一个公众英雄人物的葬礼,灵柩由马车拖行,夹道的人肃穆而立。虽是挽歌,又不能太哀怨,而且要保持马车拖行的节奏,保持英雄的骄傲。英雄不需要怜悯式的哀悼,哀痛的情绪应该由主曲哀唱的旋律和远处哀叹的钟声来表现出来。
第一部分有三条主线:马车轱辘的节奏,哀唱的旋律,和哀叹的钟声。
马车的轱辘主导整个第一部分的节奏,是不能够以Rubato来制造情绪的弹性的。有些部分可以慢,但是要慢得节奏一致,就好像马车慢下来转弯那样,转过去了,就继续保持原有的节奏继续前行。这首曲子车轱辘的节奏要弹在近处,起主导的作用。
哀唱的旋律要唱出来,就好像教堂里的唱诗班那样,带有神圣的意味,个人的情绪波动要压抑着,通过深沉的哀唱表现出来。哀唱的旋律时而藏在轱辘的节奏下,时而冒出来主导。这个是有把握的。
钟声要表现出哀叹,时远时近,以远为主,近处是烘托某段的气氛。
第一部分最后那三下撞击声,是为英雄盖棺下葬,划上了句号,代表英雄的结束,为后面第二部分的重生和第三部分的奋斗做铺垫。英雄的精神不死,得到重生,并且焕发起更猛烈的奋斗。
月光奏鸣曲的第一部分,是可以单独弹奏的,可以弹成“月光小夜曲”那样,可以用rubato,也算比较高雅。“月光”能成其俗名已经证明这一点了。但是如果在整个奏鸣曲整体一起弹的话,第一部弹成“月光小夜曲”那样会显得偏俗。
Kempff把第一部分弹得偏快,我猜,是为了启示别人,不要把这部奏鸣曲的第一部当成“月光小夜曲”了。没办法,很多人就是冲着“月光小夜曲”才去听这部奏鸣曲的,所以他有点故意夸张了,后半部他才明显慢了下来。往后的人如果弹这部奏鸣曲的话,应该以K大师的节奏作为最快的参考值,往庄重肃穆的方向找一个适当的节奏。也可以像K大师那样可以先快后慢,但是这种节奏变化更难把握。
第二部分,要感觉到春天的气息,和植物的小苗从地下发芽穿出地面的意境,而且是一大片的,争先恐后,挡都挡不住,而且还有几串甚至让人能感觉到“一穿,一穿”地穿过障碍发芽出来,是挡不住的生命力,是生意盎然的春天。
Wilhelm Kempff 弹的基本是教科书的经典,云迪弹得也很棒,Barenboim 稍逊。
第三部分,是充满力度的奋斗,骑着快吗,发泄着力量。所以该发力的地方要有力量,该快的地方要像万马奔腾那样势不可挡。再次,Bareboim没有,云迪的有。云迪的也穿插了一点他特有的肖邦气质。但是只要这个势不可挡和力量表现了出来,一两处地方浪漫化一点无伤大雅,所以云迪的也很不错。Kempff的就比较机械化,忠实于德国派音乐的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