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 这种运动会的主角是学生, 比如江三代表,大中学生不能说愣是硬着头皮不去, 如何区分一般参与和积极参与? 骨干分子和一般成员? 一棍子全打趴下肯定不公平, 但一笔勾销对远跑去西南西北受苦的老少爷们也不公平。 解放后咋个说法, 我们楼上有个翻译, 日语特棒自称童子功, 其实是抗战时常熟的中学生,是啊日语好不奇怪了, 那东北的高中毕业生就直接享受三等翻译官的待遇了呢,这是我听原单位一东北工程师说的。特别想听听老生兄的看法, 他是东北万宝全书--转载者
1941年12月29日为大东亚解放运动宣传周最后一日,本市民众除在南市,浦东分区举行代表大会外,特于下午1时在公共租界静安寺路畔跑马厅,举行“大东亚解放运动上海特别市各界代表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