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似乎骨子里就有相声的基因,用天津一句老话,那就是“万象归哏” ?。 掌门就是这样的一 个天津人。 掌门的爱好很丰富,对相声艺术的热爱大概是仅次于美食吧。用相声催眠,有谁听说过?掌门晚上睡觉前经常会放相声听,听得还都是那些老段子,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听到包袱之处,会发出哈哈哈哈的爽朗大笑声。如果晚上失眠,睡不着觉的时候,人家通常要么数数羊,要么来粒安眠药。掌门不是,打开手提电脑(前iPad时代),放一段相声,也不嫌沉,抱着电脑听。听着听着,哈哈大笑几声后,瞌睡虫就来了,眼睛都睁不开了,鼻息渐渐加重,还坚持抱着电脑听,渐渐的,就听到鼾声夹杂着几下哈哈笑声,再后来就只剩下相声和一阵高过一阵鼾声了。除了睡觉,掌门开车也喜欢听相声。车里的CD机什么时候打开都是相声段子,反反复复放着同一段相声。作为主要乘客的护法听得耳朵都生出相声老茧,几年下来,护法都能背几个段子,比如说马三立的八十一层楼、扒马褂、卖挂票、查卫生和吃元宵,马志明的 自行车打架(纠纷)和 北方点心江米条(论点心)。随时能给掌门抖包袱逗乐了,掌门听了还能像第一次听那样哈哈大笑,这一点让护法很受激励。就这样,在掌门的带动下,护法也开始喜爱相声了。因此这次回天津,就想去老茶馆里听一段相声。掌门在天津朋友无数,但是热衷于相声这样的传统文化的并不是很多,老大就是其中一位。老大之所以叫老大,还真是因为他从小家境富裕,为人仗义,而被周围几个发小抬举。据掌门说,天津朋友圈之中,另有按照怕老婆的严重程度进行排名,推举出津门五鼠(鼠咪--天津方言,胆小怕事)。最怕的排为大哥,依次类推。护法对其评选标准和公正性严重质疑,因为掌门居然高居第二。老大对天津的相声剧场可以说得上是门儿清。有几家,哪天表演什么,有些什么知名的相声艺员。介绍起来有滋有味的。总的来说,有三家不错的相声茶馆:古文化街的名流茶馆,人民公园的西岸会馆和估衣街的谦祥益保记。表演时间通常分为下午和晚上两档。下午一般是2点开始,晚上的时间不太一样,平时是7:30开演,周六周日是晚上8点,很有人情味地给大伙周未聚餐多留出了一些时间。我们选择了周日去听相声。为了应景,掌门特地选了一家老字号的饭庄:登瀛楼吃饭。登瀛楼是老天津卫吃津味鲁菜首选的地方。作为天津长大的山东人,登瀛楼一直是掌门的大爱,每次回家必吃的一家饭馆。和听相声一样,这种带着浓郁传统气息的活动,只有靠老大给安排了。于是吃登瀛楼听相声就成了我们俩返津的传统节目。
1913年,山东人士苏振芝先生创建登瀛楼于当时天津繁华的南市建物街,取名登瀛楼。“登瀛”二字取自秦始皇本纪:“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 化用唐王李世民做文学馆取名“登瀛洲”而采用“登瀛”二字以喻山东家乡地名,又涵有文化氛围。
我们要了个单间,服务员把菜谱交给掌门准备点菜。掌门微微一笑说,菜谱就不用了,然后摇头晃脑地报出了一串菜名:温伴蛰头,九转大肠,肚丝乱窜(烂蒜),葱烧海参,乌鱼蛋汤,银丝卷等。都是考功夫的看家菜,连写菜单的服务员也频频点头!因为菜谱通常是被掌门把着的,护法基本没有机会看菜单,又不太精通天津方言,所以多年以来一直以为登瀛楼起菜名很又创意,能起出’肚丝乱窜’的名字,很形象地描绘出炒肚丝的热闹场面.菜式中的九转大肠是鲁菜的经典之一,也是登瀛楼的招牌菜。也是护法掌门共同的爱好。猪大肠好吃不好做。一定要洗干净了,然后 把洗净的大肠去油,用肠套肠的方法,将整肠一层层套起来,大体套至八九层,全长可以缩短到5寸左右,才进行烹制。烹制时,用的调料一般有9种,同时须提锅转动八九次,才能使汤汁全部渗入肠内,因此称为“九转大肠”。做得好的九转大肠看上去颜色鲜亮,咬上去香甜绵软、肥糯而不腻。山东人豪爽,好大口喝酒,大碗吃肉,所以传统鲁菜的菜量都很大,实实惠惠地给你上一盆。登瀛楼也不例外。所以来这样的饭店吃饭,两个人是不行的,最好是八到十个人,这样才能把店家的几个拿手菜都尝一遍。一过七点,掌门吃兴正浓,老大就提醒说,差不多该收了,要去相声茶馆占座了,晚了得话连挂票都买不到了。掌门不以为然,咂巴着嘴,意犹未尽地说,不至于吧,八点才开始呢。多亏了老大不屈不挠地反复催掌门收嘴,我们这才在8点过5分的时候赶到了估衣街的谦祥益。一进大院就听见里面传出的声音,已经说上了!这下掌门急了,他还以为是参加从不准时开始的会议呢,没想到这里是时间一到,不管掌门到没到都准时开讲。于是急急火火地直奔大门,进去一看,好家伙,全场客满,别说是前排包桌了,连后排站的位置都没有了。掌门急得抓耳挠腮的,还是老大沉着冷静,稳稳地问了一句,挂票有吗? ---哈哈哈,开玩笑,是楼上有座吗?有。楼上的票价还比楼下贵,但是从高处看下来,不是很得劲。一壶茶,一包瓜子,上楼找了前排正中间的位置,开始听相声。楼下座得满满的,毛估估一下大约不到200人吧,八零后的居多,间或能看到几张更年轻的九零后的脸;女听众居多,这点有点出乎我的意料。茶馆的布局就像是过去电影里看到的茶馆风格,正前方一张戏台,中间摆了十好几张长桌,每桌6,7个人,桌上一壶茶,一包瓜子,嗑瓜子的声间此起彼伏,好一派热闹的茶馆写真。从八点到十点,二个小时的时间,一共有五组演员,每组段子说完,演员还都会返场再说一小段,这个小段往往比主段还搞笑,那天因为现场没出什么特别的情况,没能听着现场砸挂(也就是拿现场突发事件开涮,使观众注意力保持在舞台),明年再来听看能不能赶上。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哈哈声不断。我们俩也是笑得前仰后合,不断揉着笑酸了的肚子和喘不上气的胸脯。 十点钟,相声表演准时结束,我们恋恋不舍,在这茶馆里转悠了一下,四处看看。原来这间相声茶馆白天是相声博物馆,记录了天津相声的发展史,很有意思。 外面墙上还挂了在这里讲相声的全部演员的背景介绍。到了打烊时分了,我们才慢慢走出走谦祥益保记的大门,从月光下幽静的估衣街穿过,有那么一瞬间好象是回到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