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正视历史问题,还原东野围困长春的真相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围困长春,是个沉重的话题。过去由于政治原因,平民的惨重伤亡,长期被掩盖在解放战争胜利的光环下。近年虽然真相逐渐揭开,却也免不了受到各方的扭曲。我总觉得,一个成熟的民族,应该敢于直视历史真相;对真相的任何扭曲,只会使民族再次蒙羞;民族要复兴,也不能总背着一大堆历史包袱。

1948年春,东北的解放军近百万,占据了战略主动,拿下东北全境只是时间问题。当时中央考虑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不要让东北几十万国军(包括几支最精锐的部队)撤进关内。国军集中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点上,沈阳重兵集结,又有长春和锦州做策应,显然不能先动,所以问题集中在先打长春还是先打锦州。“战锦”确实是个大问题,并不像有些现在的军迷所想的那么简单。远离大后方,绕过沈阳这个国军重兵集结点及铁路枢纽,去打一个有十万守军又处于国军东北,华北两大重兵集团之间的重镇(国军甚至可以从华东通过海运支援),一旦战事陷入胶着,铁路运输被国军切断,东野几十万大军的处境,可能会象朝鲜第五次战役后期的志愿军那样艰难。所以必须看到打锦州的巨大战略风险。相比之下,先打长春,几乎没有风险,但解放长春可能促使蒋放弃东北,把锦州,沈阳兵力撤往华北和华东。

从五月东野开始打长春,五月底六月初改为围困,到九月东野主力南下北宁线,这几个月中东野和中央军委在“战锦”问题上扯皮,有意无意间,创造了实行辽沈战役的最佳态势。一方面,围困中的长春扯住了锦州,沈阳国军的后腿;另一方面,被围之敌,特别是第六十军战力大损,使东野有可能用非主力部队以一比一的兵力继续围困。东北军区9月11日发布命令放难民出城,应该说围困的军事目的已经达到;次日,东野大军南下。反过来,锦州寄托了长春守军的最后一点希望。东野10月15日晚攻占锦州,17日第60军倒戈。

打锦州,东野使上了吃奶的力气:十一个主力纵队,两个纵队在塔山硬扛侯静如兵团,两个半纵队在新民阻挡廖耀湘的九兵团,五个半纵队围攻锦州,一纵为预备队。我觉得,把最能打的一纵做总预备队,反应林罗对三条战线可能都有担心,所以保留了一个杀手锏,关键的时候可以稳定战局。塔山阻击战打得很艰苦。还好,廖耀湘在占领彰武后,犹豫不前,东面压力不大。事后看,攻占锦州,关闭东北大门,非常漂亮。但林彪因为有风险而犹豫也是可以理解的。另外可以推测,如果强攻长春,东野可能要有两三个纵队打残,短期内,即使国军不撤出东北,也很难接着打锦州。

围困长春之敌是辽沈战役中的一步好棋,但造成数以十万记的平民死亡,代价太惨痛了。我无法理解关于严禁长春难民出城的命令。即使初期希望难民留在城内,尽快消耗城中粮食,八月后,在国军开始赶难民出城,数万难民被困在两军防线之间,并出现大量死亡的时候,虽然放出了两万人,但总体上继续执行最初的命令,太残忍了。应该说,交战双方都有责任。国军搜刮民粮,加速加剧了灾情。解放军方面,以林彪为首的东北军区领导拟订苛刻围城命令,在难民情况急剧恶化时没有及时应对,应该负主要责任。另外,中央军委批准该计划,肖劲光肖华等一线将领盲目执行命令,我觉得也有一定的责任。

我觉得,围困长春,应以包围削弱国军为主要目的,围住即可达到战略目的。对难民应该许出不许进,特别是后期守军赶难民出城,应立即疏散安置难民。对于围困造成的人道主义灾难,今天的执政党和人民军队,应该勇于客观地还原历史真相,承担自己这部分责任,牢记中华民族灾难史的这一章。把错误归于林彪一人,虽然简单解气,但这是历史真相吗?

 

muhan 发表评论于
所以林彪摔死在温多尔汗是一种报应吧。。。
十全老人 发表评论于
没有底线的那个党把人民当人质逼迫还有点底线的那个党投降,最终取胜就行了,需要解释吗?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