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二年,他本来想传位给皋陶,无奈皋陶死了。(“二年,咎陶薨。”)一般说来,帝王之死才能称为“薨”,皋陶非帝而似帝,大禹给他的好兄弟这么高级的待遇,很对得起这位兼职宣传部长的司法部长。
大禹五年,他把诸侯召集到女娇的故乡涂山开会,会议议题不详。(“五年,巡狩,会诸侯于涂山。”)也许大禹想以这样的方式表达对亡妻的悼念,让天下诸侯都来听听“候人兮猗”的爱情主打歌。果真如此,大禹倒也是条有情有义的汉子,确切地说是“丈夫”。
涂山会议之后,大禹南巡到济江,在江面上看到两条黄龙背起大禹的御舟,船夫们都吓得半死。唯独大禹泰然自若,说道:“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害怕作甚。”,黄龙们被他的大无畏精神吓得落荒而逃。(“南巡狩,济江,中流有二黄龙负舟,舟人皆惧。禹笑曰:‘吾受命于天,屈力以养人。生,性也;死,命也。奚忧龙哉。’龙于是曳尾而逝。”)大禹对黄龙说的话,被徐志摩学了去,他后来模仿“禹体”给林徽音写情书:“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大禹真的了不起,对现代文学都产生了影响。
大禹七年,他又召集诸侯开会,会议地点在浙江会稽,会议议题很明确,审核各诸侯对九州都做了哪些贡献,衡量诸侯贡献的标准也很明确:你该交的税交了没有?现在的“会计”之称,就是从“会稽”而来。《夏本纪》最后一句话就是:“会稽者,会计也。” 会稽大会上,大禹秀了一把帝王至高无上的派头,杀掉防风氏首领。(“八年春,会诸侯于会稽,杀防风氏。”)
因为防风氏没有交够税吗?没交够,来年再补交呗,何必杀人?大禹杀防风氏不是出于税务问题更不是防风氏做的贡献不够大,仅仅因为防风氏迟到了,大禹觉得他很不给自己面子。无论防风氏怎么解释都没用,大禹坚持把他处死。
大禹当时既是天子又是山川之神,心理膨胀到了极点,无法容忍别人有意、无意的一点冒犯。也许还有另一个不足为人道的原因,防风氏个子太高,达三丈,才一丈高的“山川之神”大禹在他面前简直就是侏儒,难怪大禹心里不爽。防风氏也是,你没事长那么高干吗?真是疯长。
据说防风氏被杀的法场就在绍兴县的刑塘村,按《会稽记》的说法“防风氏身长三丈,刑者不及,乃筑高塘临之,故回刑塘”。《国语·鲁语下》所载:“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此为大矣。”别以为这是无稽之谈,说这话的人就是孔圣人。
《夏本纪》虽然没提防风氏这个巨人,当然也就没提大禹杀他这件事,但后来的《孔子世家》里司马迁全文援引《国语》关于防风氏的记载。当时吴国攻入越国会稽,找到一根巨大的骨头,吴人好奇心和我一样强,听说孔子博学大名,就派使者去请教孔子。
估计该使者不会千里迢迢扛着一个大骨头从越国去鲁国,所以孔子应该没有看到骨头,但孔子一听就猜出那是防风氏遗骸。本来人家只是想知道大骨头是怎么回事,孔圣人话里的一个字又勾起了吴使的好奇心,便问“群神”都是哪些知名神仙(我也特想知道)?孔子又使出绕晕宰我的那套RAP功夫:“山川之神足以统管天下,守护山川之神的就是神,祭祀土地神(社)和谷神(稷)的是公侯,他们全都属于王”(“山川之神足以纲纪天下,其守为神,社稷为公侯,皆属王者。”),孔圣人说的话每个字我都认识,可我根本不知道他在说什么!谁要用这种调调跟我说话,我肯定会疯掉,吴国使者涵养挺好的,临走时说话的口气像个和尚:“善哉,圣人!”,当然那时候还没有和尚。
孔子对于“群神”的解释让我醉了,没心思考证吴人挖出来的骨头究竟是恐龙骨头还是人骨头。南宋大学者吕祖谦可能不喜欢醉酒的感觉,又不好意思和圣人较真,于是悄悄地在《左氏博议》里把“群神”改为“群臣”:“昔禹致群臣于会稽之山”,一字之差,天人相隔,甚于千里之遥也。
孔子回答吴人什么是群神的那段话,简直是一场“偷换概念”的“盛宴”。他首先偷换的是群体与个体的概念,“群神”被他解释称“山川之神”,“山川之神”是谁?大禹呀,孔子连防风氏都知道,不可能不知道大禹生前便被封为“山川之神”吧?第二步,他偷换神、人概念;第三步,他干脆捣浆糊了:一个王者把神和人一锅端!
浆糊也罢,恐龙或是防风氏也罢,让我们赶紧回到会稽山,作为“群神”或是“群众”之一和大禹在一起,因为大禹来日无多。
大禹做“会计”的时间只有几个月,从春天做到秋天,一直做到死,比诸葛亮还要鞠躬尽瘁。(“秋八月,帝陟于会稽。”)大禹去世时,年仅68岁,比尧在位的时间还短,看来“偏枯”之症对大禹的寿命影响极大,五帝里寿命最短的颛顼都活了98岁。
有传说称大禹后来为防风氏平反,并恩准防风氏后人立庙祭祀,因为查明防风氏是因为治水才迟到。这个可能不大,因为大禹没有时间搞外调,再说大禹刚杀了人立马就平反,不太符合大禹的作风,那时他可是“山川之神”兼人间天子,怎能犯下如此严重的过失?。
《竹书》说大禹仅做了七年天子,《夏本纪》说是十年,有三年误差,我也不知道该信哪个,如果孔子还活着,我一定会用微信请教他老人家。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余生也晚”,不过我能猜得出孔圣人是如何解释三年误差的,加上“三年之丧”就对上了,不过我没法相信。因为《夏本纪》上明确说“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不含“三年之丧”。好在只有三年误差,对于号称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不算啥。(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