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的文革 (4) 国球生涯

乒乓球号称国球也有我几亿分之一的贡献。 哈哈。 咱五六岁就在简易球桌上打了。六七十年代乒乓球的普及和繁荣堪比现在的网络微信, 人人都有两下子。想跟别人玩, 当然他们玩啥你也只好玩啥。 大的带着小的, 小的跟着大的, 玩得是忘了时间忘了吃饭。 它还不象排练节目有阶段性, 它几乎不受任何条件限制, 随时随地都可以玩。 最最简单的就是一个人, 一只球, 以掌当拍, 对着墙玩。因此,它是我众多玩耍项目中的主要一项。因为我家院子大,球桌最接近标准,更主要的是我爸给买了一红一篮两个红双喜球拍,所以我们院常常吸引了附近院子的孩子,当然还有许多同学。

 
 
人多了只好排队打比赛,三个球决胜负,不许耍赖。有时确实有判错冤枉的,也只能认,想争辩? 没门。时间宝贵,那么多人等着呢。为了多打几个球,逼着你提高技术。因是排队轮流,有机会跟不同水平的人交手,所以提高很快,尤其对我这种小孩。等我一上学,立马就进了校队。由于这个特长,后来还被分进体育班。(下次专门写)放学后常常留下来训练,体育老师陪练,没多久咱就成了队长啦,一号种子选手,右手直拍,进攻型。 
 
 
最喜欢出去打比赛了,可以有机会到很远的地方不同的学校去参观。看到最震撼的是市里最好的小学,巨大的礼堂内排着几十个球桌,把我羡慕得。我们学校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室内有十几张,室外还有水泥球桌,课间休息时经常抢不着位置,好象大家伙光玩这一样似的。印象中开始打的比赛赢多输少,到后来越来越难,估计是比赛级别升上去了,那时小,也不问。按年龄算,应该在比赛中见过蔡振华,他那个小学是当时的强队,有很多人进了少年体校。这就是老师的水平问题了。我校教练比较业余,实战演示为主,不太讲理论,因此球队水平中等偏上吧。战术运用上也一般,有好几次因队员出场顺序没排好而输掉了。对我来讲,我觉得很需要老师指导在比分咬得紧时怎么在心理上占优势,拿下一局,可是没人告诉你,靠自己积累经验。一度,老爸因是市里篮球裁判,跟体委的人熟,便按排我和姐姐与体校球队一起练, 但我发现教练只有我爸在时指导一下,长大了知道这叫卖人情,呵呵。
 
 
终究不是专业打球的料,后来还是读书考大学了。不过,到哪儿都可以在需要时小露一手。自小打小球也提高了反应能力,以后打个游戏什么的总能拿个高分。
溪边愚人 发表评论于
是,教练水平很重要。我哥哥小时候是连续区冠军,但一出区就不行了。照他的话说是教练不行。我也是几天前刚写了他的乒乓故事。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