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孩子的文革 (9) 学工学农学军

相信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都经历过学工学农学军。 年级低时会按排去工厂农村部队参观。 高年级的学生就可以真正体验一把生活了。

 
本地是轻纺工业重镇, 参观最多的是棉纺厂, 布厂, 印染厂, 缫丝厂, 丝织厂... 从厂名你就可以大概看出它们是干啥的。但进厂参观了尤其是综合性大型棉纺厂, 你才会发现小孩的想象力到底有限。市内最大的国棉一厂就在我们学区内, 解放前归荣家。 在小孩眼里它简直大得看不到边。 据说有几千职工, 从前厂门走到后厂门大人要花大半个小时。我们去过多次, 只看了部分车间, 场面那叫一个壮观: 上百台纺纱机或织布机一起运转, 哄鸣声让对面说话的人要吼叫才能听清。 怪不得纺织女工个个大嗓门。 相同工序的车间往往有好几个。几次下来对棉花进厂后怎么变成粗棉条 , 继而经过粗纺细纺...最后织成胚布, 或染色或印花成为店里的商品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四年级时还停课两周分到各个车间参加劳动, 当然只能帮个小忙啦。 参观丝厂, 从工序上是大同小异, 唯有从蚕宝宝身上把丝头找到并缠到线轴上这步最具特色。 看着机械化的场面每每想到忆苦思甜报告里提到的情景:  女童工手工操作, 从滚烫的水里抓丝头...顿时产生了阶级情民族恨。 记得参观后写作文时就这么写的。 
 

钢铁厂也是去过多次的。 工人师傅带着我们边看边讲: 矿材如何被筛选炼成生铁, 铸铁, 再炼成钢, 经热轧,冷轧成硅钢。。。跟纺织厂女工为主的情况大为不同,钢铁厂内几乎看不到女工。环境也恰好相反:一个是白白净净,一个是乌漆抹黑。我们同学中父母一个在钢厂一个在棉纺厂的就有很多,真是粗旷与细致的绝佳组合。参观后照例要写作文,从来没发愁过。因为当你看到炼钢炉出钢时那沸腾炽热的场面;钢水象红瀑布流泻下来时溅出的灿烂的钢花和轧钢车间里飞舞的火龙时,你不可能无动于衷毫无想法。

 
小学学农主要去郊区拾个稻穗,看看怎么养蚕,去茶场采个茶啥的。印象深的是看整个制茶流程,关键步骤是炒茶。大铁锅内人工翻炒,一个茶场只有很少几个人能担此重任。火候,翻炒频率,时间,手势,外加看,闻,捻,揉。。。上等好茶都是人工翻炒出来的。那一双手在铁锅内上下翻飞,犹如舞姿般美妙。
 
劳动人民真伟大。
 
当好不容易等到上初中住到校农场学农两周时,我们体会到了农民伯伯的辛劳。第一次离开家过真正的集体生活,真是太兴奋了。大通铺,男女各一间,一批两个班,那就是睡五六十个人的大地铺啊。从熄灯到真正安静至少要大半个小时,不过,它变得越来越短,白天的劳累让大家更愿意多睡会儿而不是多吹会儿。劳动以割麦为主,间或收山芋和做果树管理。弯着腰割两小时麦子的体验远胜过长期的口头教育,吃饭时那个香,那个快,那个干净!早晨山里带着清香的空气,在池塘里洗漱的新奇,傍晚打着手电到小河沟里抓螃蜞,宿舍楼后墓地的磷火。。。一辈子的记忆。
 
学军受条件限制就没那么多可书可写的了。我们参观过本地驻军炮兵部队,看他们表演叠豆腐干被子,触摸过军马,让解放军叔叔帮我们做队列操练。去较远的军用机场看飞机起飞降落,看它盘旋,俯冲再拉起,看它超低空飞行。听飞行员叔叔拿着飞机模型讲飞行原理。
 
相比后来的学生干坐在教室里学书本知识,我们的学生生活真是多姿多彩。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