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 现实, 是将来的历史, 我们不纠缠历史,我们创造历史!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毛泽东作为诗人,他留下的那些诗词闪烁着他个人风格的独特风采。人们常把他的那首《 沁园春  雪》 和《忆秦娥  娄山关》作为毛泽东词作中代表作。有人做过这样的问卷,如果只能选一首的话,会选哪一首。 如果是我选的话 当选这首《忆秦娥  娄山关》

西方人善用油画来表现伟大的军事家在某一战役取得胜利的场面。 如下图,著名油画《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战役》画作者 弗朗索瓦 热拉尔 , 原作 现存于法国巴黎凡尔赛宫。

奥斯特里茨战役, 又称三皇之战,这是一八零五年十二月发生在今捷克境内的奥斯特里茨村 的一场战役。由拿破仑率七万三千法国军队, 对阵由俄皇亚历山大一世和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二世的八万六千军队,最后, 以拿破仑取得大胜而结束。其结果是第三次反法同盟的瓦解,奥皇被迫取消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

拿破仑油画高清大图拿破仑油画高清大图拿破仑油画高清大图

从这幅油画中, 可以看到取得胜利的拿破仑,骑着他标志性的白马, 神采飞扬,位于画幅中央。至于怎么去欣赏这幅画,怎么理解和想象这幅画的含意,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是, 有一点是肯定的, 那就是画以直观的视觉效果, 把画家设计的场面呈现在观众面前。

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 》是以一九三五年一至二月间发生的中央红军在贵州娄山关发生的数次战斗为题材的。有关娄山关战斗的历史记载是这样的

一九三五年一月十六日至十八日,遵义会议开了三天,随后中央红军就经娄山关北上四川,想和张国焘的红四方面军会合。二月五日,在一个叫“鸡鸣三省”(四川,贵州,云南)的村庄,博古把军事指挥权正式移交给毛泽东。上任伊始的毛泽东求胜心切,敌情未明而猛功四川土城。没料到四川辣子们十分打得,红军折兵数千,败下阵来。毛泽东当机力断,决定放弃和张国焘会合的这一长征初始目标,回贵州攻打战斗力薄弱的黔军。这是长征途中的最重大的战略转折。黔军企图凭娄山关天险力阻红军,会合川军、滇军和中央军聚歼红军于云贵川交界处。彭德怀亲自带兵以急行军在二月二十六日下午抢占娄山关,接着几天,又在娄山关周围歼敌二个师,取得了自从惨败湘江,损失一半人马以来的长征途上的第一个大胜利。这首词,应该是作于二月二十六日左右。

 毛泽东在娄山关上感慨万端,吟出了长征中最为悲壮的著名诗句《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描写了红军指战员英勇鏖战的壮烈情景。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诗人自己对这首诗的解释(毛主席在1962年5月9日读了郭沫若对这首诗的赏析后,将郭沫若的内容全部删去,并以郭沫若的口气在清样的四边空白处写了一段对这首诗的注释性文字):“我对于《娄山关》这首词作过一番研究,初以为是写一天的,后来又觉得不对,是在写两次的事,头一阕一次,第二阕一次,我曾在广州文艺座谈会上发表了意见,主张后者(写两次的事),而否定前者(写一天),可是我错了。这是作者告诉我的。1935年1月党的遵义会议以后,红军第一次打娄山关,胜利了,企图经过川南,渡江北上,进入川西,直取成都,击灭刘湘,在川西建立根据地。但是事与愿违,遇到了川军的重重阻力。红军由娄山关一直向西,经过古蔺古宋诸县打到了川滇黔三省交界的一个地方,叫做‘鸡鸣三省’,突然遇到了云南军队的强大阻力,无法前进。中央政治局开了一个会,立即决定循原路反攻遵义,出敌不意打回马枪,这是当年2月。在接近娄山关几十华里的地点,清晨出发,还有月亮,午后二、三时到达娄山关,一战攻克,消灭敌军一个师,这时已近黄昏了。乘胜直追,夜战遵义,又消灭敌军一个师。此役共消灭敌军两个师,重占遵义。词是后来追写的,那天走了一百多华里,指挥作战,哪有时间去哼词呢?南方有好多个省,冬天无雪,或多年无雪,而只下霜,长空有雁,晓月不甚寒,正像北方的深秋,云贵川诸省,就是这样。‘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两句,据作者说,是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一到娄山关这种战争胜利和自然景物的突然遇合,就造成了作者以为颇为成功的这两句话。由此看来,我在广州座谈会上所说的一段话,竟是错了。解诗之难,由此可见。”

在这首词里, 读者丝毫见不到刀光剑影, 听不到枪声炮声。 闻不到战场的血腥气味, 更没有一个字是谈杀来杀去。 但是, 这确实是一首描写大战的战场写景, 是集天文,地势和人争的战争词作。是一首描既描写对战场厮杀, 又写出对战后态势认识和展望的不朽名作。

你听,当晨月还挂在天空,霜降于地, 万寂尽籁。偶尔飞过的大雁在这冬天的早晨, 一啸而过,留下空谷回音。接着,从词句里,我们看到是千军万马正整装待命,随时会杀将过来。寂静的山谷中,当急促的阵阵马蹄声不时传来时,“马蹄声碎”,说明大战这时已拉开帷幕,两军对阵,正厮杀的难解难分。 几个来回,几番较量,几场大战,终以红军大胜而结束。当读者读到“喇叭声咽”时,我们眼前可以浮现出这样的画面,红军进攻的号角,从远处山谷传来,听得是断断续续,感觉是抑扬顿挫,犹如哽咽激扬。这时,基本上已经可以知道胜负已定。娄山关几战,红军骁勇善战,统帅用智斗智,将士用力用命。

短短八个字,就把一场生死攸关,命运相搏的 几场大战这样全部概括在内。接着在下阕,作者笔锋一挥,满怀对中国革命和红军前途乐观和坚毅的信念,满怀着对今后将会遭遇到的风雨历程有着必胜的信念。 从容不迫写下了,“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央红军在取得娄山关战斗的胜利之后,一扫出湘以后,被动挨打的局面。为以后红军在贵州境内乃至整个长征途中, 制定了全新的站略战术。我想特别是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和以后获得对红军的领导权后,心情大为舒畅,“而今迈步从头越” 今后,毛泽东将再次展示他人鬼莫测的战争指挥艺术和常人难以企及的超一流军事家的才能。

“苍山如海 ”作者清楚地知道,中国革命和红军的前途, 在今后将遭遇到的困难和险境,如同眼前连绵的群山, 恰如无边的大海一样, 时时都会出现在眼前, 但是,中国共产党人不会胆怯,红军不再惧怕。

“残阳如血” 作者对红军所面对种种艰难险阻, 向世人展示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愿意用自己的如同残阳晚霞般红艳的鲜血,去唤醒和鼓舞中国人民为夺取推翻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而努力奋斗,直到取得最后胜利。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是何等悲壮,何等气概,何等壮烈, 又何等激扬!人们读到这里, 都会为这最后二句而回味其中的感慨和激情。

西方人用油画把画面定格在取得胜利后的拿破仑显露出的神采飞扬,画面只是把已经取得胜利的场景呈现在人们面前。而毛泽东的这首《忆秦娥,娄山关 》则以东方人特有的思维特征和词的表现形式,用一首词,就把几场生死相关的战斗,从开始激战到胜利结束,从战前的态势到战后的对局势的认识和展望,诉说的淋漓尽致,刻画得栩栩如生。油画以感官视觉震撼人们, 诗词以思维感想启迪人们。油画只是把事件永远定格在特定的场景,而诗词给人无限想象和追寻的空间。

 

 

附记:

九八七年春,我逮到机会去重庆公差。是时俺家娘子陪同她父母在遵义她二叔处,当她二叔知我在重庆, 要我返程绕遵义去见他。于是我和他开玩笑说,我来的话你要借我车一辆, 只一天。到了遵义,拜见过她二叔,我问她二叔,车事如何? 她二叔说,说话算数,当然有,于是就是这 北京吉普212 。这车还带爬山的加力档,三十多年前是当时县团级的标配。我还告诉他,我不要司机,自己开。周五下午, 司机把车开来,我想把车帆布棚扯下,这样开起来带劲。她二叔说不行,贵州五月天气多变,山区行车使不得。 但我还是把四扇车门上帆布窗拆下, 只剩半片铁皮门, 连个保险带都没有。

周六上午八点半刚过,俺开着北京吉普车,只载着俺娘子上路了。 感觉别提有多爽,还有点浪漫呢。 相比之下,今天就是让我开兰博基尼的感觉也比不上当年开这北京吉普。才开了十分钟, 俺娘子忙喊不行, 这公路上泥土和灰尘扑面而来,还有这车门太低, 得死死抓住前面扶手,转弯怕被甩出去。 我立刻靠边停下,装上帆布窗门 ,结果就是把车就还原成了下面这样子,结结实实, 风沙不会吹进来。 这样开虽然保险,但开吉普的韵味和感觉就大打折扣了。

 

从遵义到娄山关,单程五十公里左右,基本上一半以上是走山路, 中间还穿过几个小镇。一个小时多一点,就上到 离娄山关纪念碑半里的地方,停车,走上去。拿出望远镜四出瞭望,远方群山黑压压的一片,峰连峦叠,群山无边无际, 真是苍山如海。往下看, 沟深几百丈,有几个药农在半山处采药。我所站的最高处,是一块大概只有二三十平方米的平地, 四周无任何栏杆和围墙, 只有一块纪念碑。纪念碑上书,一九三五年一至二月间,中央红军在此和贵州军阀王定烈展开激战,红军最终大获全胜。 而后,毛泽东作词《忆秦娥 娄山关》以志纪念。

那时正是上午,太阳高照,苍山如海的感觉确实体会到,但残阳如血的景观没有看到。在山顶上,就我们俩, 拍照留念,然后下去, 途中和半山腰采药的那几位老药农, 大着嗓子,想交流沟通, 无奈言语不通, 就此别过。在半山腰处,有几个山洞,停车,进洞观察, 地上有几个破瓦罐和铲子, 山洞壁上还有标语痕迹,黑色字体,但已无法辨认出字迹。俺娘子在洞口越站越怕, 催我赶快回去,我还要往洞里走,她死死抓住我,不让我进去, 只得作罢。 以后想起此事, 还遗憾不已。说不定里面有红军宝藏,或是土匪也有藏宝在内。

回程慢慢开,欣赏一路风光,脑海里回荡着五十余年前,毛和中央红军在此地的风雨历程和史诗般的传说,想体味和捕捉空气中是否还残留着当年的腥风血雨, 想是否可以侥幸看到当年留下的一星半点的痕迹。没有, 一点也没有, 经过半个世纪的岁月洗涤, 过去的一切,已经荡然无存。屈指算来,半个世纪已过, 当年的那些风云人物大都已经或将要作古。而我此刻所能做的,只是随口而出的那首《忆秦娥  娄山关》。

午饭前回到遵义, 吃饭时,采访瘾又上来了。 茅台酒一喝,早忘了丈人丈母还有娘子在一边,抓住她二叔,问长问短, 从何时从军,到跟随十七军军长王秉章四九年入贵而至五五年,终得二杠一星,将校呢制服上身。还有,我说,见到很多山洞, 想进去看,疑有宝藏在内,她二叔大笑,说五十年代剿匪, 每个这样的山洞至少进去过五次, 哪里会有什么宝藏在内。

在遵义, 看了遵义会议旧址,和遵义的红军烈士陵园, 据说这陵园是中央拨款建造的。此时执掌贵州的是后来的四八六,据说前几天还在遵义,会见了老干部。俺不是老干部, 就是赶上日子, 也无缘参加。

二天后我回沪,夏天过后就出国了。

请观看 中国爱乐乐团和总政合唱团演唱的    < 忆秦娥娄山关> 真实听得令人感觉是意境深远, 回肠荡气,

 

www.youtube.com/watch?v=9Rsmk5v0HgQ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