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祖康 银河号事件 美国高层还真有高人!】

沙祖康在北京接受了中央电视台《面对面》王志的专访。回顾起“银河号”事件,沙祖康17次用了“窝囊”这个词来表达当时的感受。

 发生在十三年前的“银河号”事件,在当时备受媒体关注。时任外交部国际司副司长的沙祖康临危受命,以中国政府代表、中方检查组负责人的身份处理这起事件。有人认为,沙祖康因在“银河号事件”上表现出色而获得赏识。1995年,沙祖康出任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副代表、裁军事务大使。现在则是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大使、代表。

 1993年7月23日,美国以获得情报为由,指控中国“银河号”货轮向伊朗运输制造化学武器的原料,并威胁要对中国进行制裁。同时,美国向“银河号”所在的国际公海,派出了两艘军舰和五架直升飞机

 8月4日,中国在经过调查后,明确告诉美国:“银河号”没有违禁化学品。美国则声称情报绝对准确,坚持要对“银河号”进行检查。

 两难选择 接受、拒绝都“窝囊”

 8月28日,中国同意美国派专家,以沙特政府技术顾问的身份,对停泊在达曼港(位于沙特阿拉伯)的“银河号”进行检查。当时,国内有人指责沙的做法让中国“遭到耻辱”。

 沙祖康在回答王志的提问时说,同意上船检查当然是中央的决策。在当时的情况下别无选择。“如果你拒绝,他(美国)就说,果然给我说中了吧,船上肯定有吧,那就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两害相权取其轻”沙祖康以此来形容当时的决定。“拒绝,窝囊,我们就要背黑锅;让他们去查,某种程度上我们受到了侮辱,也窝囊。但是两个窝囊中选择了第二个。等这个事情的真相查明了,没有(违禁化学品)。那窝囊就是他们的。”

 9月4日,中国、沙特代表及美国顾问签署检查报告,确认“银河号”没有违禁化学品。

 最怕美国耍赖 检查报告北京写好带去

 “这个报告是我在北京写好了带去的,就把日期和名字空出来了,叫美国人签字。你就是不信,非要浪费这个时间,这不是没事找事吗?”沙祖康说,至今讲起往事,仍然感到窝囊。

 沙祖康在检查报告中写的是:“X月X号到X月X号,中国和沙特两国组成政府协查组,进行了核查。结论如下:经查表明没有亚硫硒氯和硫二甘醇这两项化学品。”但美国代表提出了修改报告的要求。

 “一下子我的阶级斗争觉悟就上来了,果然你想搞阴谋。”采访中沙祖康情绪激昂。但美国的修改结果却完全出乎他的意料。美国在检查报告上添上了“经彻底的核查”、“断然的表明”和“根本没有”这些字眼。“我当时一看,神经病犯了吧,有你这么写的吗?因为太好了,好得使我怀疑后面有阴谋。”

 但背后的阴谋并不存在。美国要求检查的依据是中央情报局的情报,检查的结果却表明情报完全错误,这让美国人颜面尽失。负责检查的美国国务院官员对此非常恼火,他要通过这份报告书来表明:他们的检查是认真负责的,错误在于情报部门。“因此据报道,他们的中央情报二把手也撤职了,受到了应有的处置。”沙祖康如此解释。

 1993年,沙祖康46岁,是当时外交部最年轻的副司长之一。当他接受任务前往处理“银河号”事件时,外交部国际司倾巢出动,来给他送行,这种场景前所未有。回忆这一幕,沙祖康记忆犹新。“我当时有一个感觉就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王志问:“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他们觉得很悲壮。”沙祖康说,“银河号事件”是建国以来从未发生过的。“中、美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而且都是有核武器的国家,如果处置不当,很可能出现武装冲突。”

 对美国指控的两种违禁化学品,沙祖康亲自调查,给船上货物的所有厂家打电话,得到没有的确实保证。为了保证最终调查报告顺利签署,他事先预想了各种问题的处理方式。“搞一个糊哩糊涂的报告,你说,你沙祖康干什么去了?你就去干这个糊涂事了?”沙祖康坦言,自己当时甚至做好了回家种地的准备。

 “同意美国登艇检查本身就有很大的政治敏感性,容易遭到很多的误解,应该说当时我们中央政府做出这个决定也是很不容易的。但实际证明,我觉得这个检查还是正确的。”沙祖康如是说。

 中国海军之耻:1993年银河号事件始末

 一九九三年七月二十三日,美国无中生有地指控中国"银河号"货轮将制造化学武器的原料运往伊朗,制造了震惊世界的"银河号"事件。"银河号"货轮被迫在达曼港接受检查。当时在现场采访的新华社记者新近披露了"银河号"事件始末

 中国目前已向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驻了文字和摄影记者,他们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从不同侧面真实而生动地记录了风云变幻的世界历史进程。新华出版社新近出版的由陆郝庆主编的《突发事件目击记》,以第一手材料,纪实的风格,披露了很多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真相。

 本文摘自《突发事件目击记》一书,原题《碧海丹心扬国威》。作者陈文如1970年从事新闻工作,历任新华社科威特分社记者、亚丁分社首席记者、萨那分社负责人、阿布扎比分社首席记者、新华社外事局国外分社管理处处长,为新华社高级记者。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