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制毁人至极 遵从使命的自由研究者!

宁静纯我心 感得事物人 写朴实清新. 闲书闲话养闲心,闲笔闲写记闲人;人生无虞懂珍惜,以沫相濡字字真。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根治痼疾,创造自由的学术环境 精选

已有 1820 次阅读2015-12-10 22:00|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推荐到群组

■李醒民

多年来,国人从上到下,不同程度地患上了诺贝尔奖焦虑症。正在此症发作之际,在预先没有多少征兆的情况下,中国本土科学家却不期而遇获得了诺贝尔科学奖。这次获奖貌似突然,实际上也有某种必然性。它至少说明,诺贝尔奖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关键是要锲而不舍、潜心研究,作出史无前例的创造性成果——这样的成果迟早总是会得到学界和世人承认的。

中国科学家获诺贝尔科学奖,也许可以缓解国人的焦虑症,但是要根治它,尤其是要根治科学(自然科学)研究以及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研究的痼疾,从根底改善学术(科学虽然包括技术化科学,但其根本属性还是属于学术性的学术科学)环境和研究生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没有自由的学术环境和研究生态,要取得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只能是白日做梦、痴心妄想。

窃以为,当前妨害自由的学术环境和研究生态的痼疾主要有三。现在,我们不妨以中国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为契机,一一列举这些痼疾,并简析之,进而设法根治之。

其一是毁人的课题制。多年来,中国的学人处于“课题化”生存状态——有课题,一有百有,而无课题,不仅做不了事,晋不了级,而且连饭碗也保不住;无课题,做出重大研究成果(投入产出比为无限大),考核依然不合格;有课题,做不出像样的研究(投入产出比为零或接近零),依然受到表彰(用课题费的多寡衡量贡献)。在这一指挥棒的引导下,不少学人绞尽脑汁填写申请表,还未研究便异想天开,把前景和预期成果吹嘘得天花乱坠,以打动当权者的心。在捞得课题后,不是惟日孜孜,埋头钻研。而是一方面苦思冥想,怎么巧立名目,能够把这个钱花光,同时千方百计搜罗单据、虚开发票和买卖发票,设法报账以中饱私囊;另一方面则东拼西凑,甚至剽窃抄袭,以对付验收和应付交差。这种毁人的课题制把学人变为课题的奴隶,使他们往往围着自己也不感兴趣的课题团团转,失去研究的自由;或者,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没有自己终生为之坚守和奋斗的“根据地”。这样不仅浪费纳税人的钱财,而且也败坏了一两代学人的学风乃至人格,严重制约科学发展和学术进步,亟须予以改革。多年前,我就提出,除了一些具体的应用性和对策性研究以外,在基础科学研究和其他纯学术研究领域,废止现行的课题制,最好实行“诚信资助制”和“事后收购制”。前者指对那些学术水平高,醉心学术研究,以学术为生命的学人给予定期资助;后者指对已经作出突出研究成果的个人和团队给予足够的奖金,支持他们自由研究,无须申请、汇报和验收。

其二是僵化的考核制。现在,在不少大学和研究机构,学人变成生产队或人民公社的社员,校长、所长、院长、系主任和科研管理部门的职员变成记工员。这些记工员按照你有几个课题,赚了多少钱,在特级、一级、二级杂志发表多少文章,给你记“工分”,年终按照工分“分红”。这种考核制实在太可笑了!这种考核连小学生都能够计算,要那一大帮“高级知识分子”管理,岂不是屈才了?这种考核办法实在是缺乏常识:课题多、进账多难道就水平高、成果大?发表在所谓高级别杂志的论文难道就是高质量的论文?数量多难道就等于质量好?在这种指挥棒的挥舞下,学人出尽洋相:上蹿下跳,送礼行贿,拉扯关系,打通关节,挖空心思捞取课题者有之;把一篇论文拆分为数篇发表者有之;亲戚朋友互搭便车,共同作为署名(属于乱署名或假署名)作者有之;霸占他人成果为己有的有权、有钱、有势的“江洋大盗”和剽窃抄袭的“学术小偷”有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种僵化的考核制搅得学界乌烟瘴气,民不聊生,岂能任其继续危害、蔓延?

其三是浮躁的心态。在以上两种体制的威逼和引诱下,学人的心态日益浮躁,追名逐权之心恶性膨胀,甚至惶惶不可终日。即使在社会稳定和物质充裕的今日,也往往难以安放一张平静的书桌。按理说,好名本是人之常情,否则怎有“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一说。而且,正当地追求好名声,也不失为促人向上的一种动机和动力——尽管不是最积极的动机和动力。而且,一个正常的社会和学界也应该尽可能做到使学人实至名归,实名相副——当然,真正的学人大可不必因为没有得到应有的名声而牢骚满腹,甚或耿耿于怀。现在学人追名,是重名而不重实,是追名不副实之名,声闻过情之名。甚至为了达到某种虚名,其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自我吹嘘,互相追捧,攀龙附凤,狐假虎威,沽名钓誉……真可谓: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只有你们想不到的,没有人家做不到的。至于逐权,实在是社会官本位制在学界的投射:有权名利双收,有权便有一切。于是学人身处学界,心萦高官好爵。至于学术和学问,或被置之脑后,或被当做梯荣致显的敲门砖。一旦得手,便将学术弃之若敝屣。在这种追名逐权之风的污染下,学界沦落为追逐名利的角斗场,学人堕落为追逐名利的角斗士。如此学术环境和研究生态,科学家怎么能搞好科学研究,学术人又如何能出产学术成果?

综上所述,切望尽快治理学界的雾霾,根除学人的痼疾,尽早形成自由的学术环境和研究生态,并呼唤和期盼光风霁月的学人和冰清玉洁的学界横空出世。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

《中国科学报》 (2015-12-11 第2版 观点)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新浪微博http://weibo.com/kexuebao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腾讯微博http://t.qq.com/kexueshibao-2008?preview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微信,请在公众号中搜索【中国科学报】,微信号:china_sci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08826-942629.html 此文来自科学网科学报官微博客,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洪朝生:低温世界拓荒人

25周健代恒伟彭美勋罗教明彭真明杜敏彪黄永义李子欣姚伯元王鸣远韩玉芬陈楷翰相宏伟李卓亭林中鹿赵克勤袁刚祥王茂清李胜文loyalSciencefanshiyongjinhtlienet37kaienffwb07

发表评论 评论 (22 个评论)

[22]shiyongjin 2015-12-11 05:56
 
“现在学人追名,是重名而不重实,是追名不副实之名,声闻过情之名。甚至为了达到某种虚名,其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自我吹嘘,互相追捧,攀龙附凤,狐假虎威,沽名钓誉……真可谓: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只有你们想不到的,没有人家做不到的。”
------------------------------------------------------------------------------
伪数学家周海中就是上面这段话的典型代表!
提出一个跟哥德巴赫猜想一样简单初等的数学猜想就成数学家啦?怎么没人说哥德巴赫是数学家呢?
周海中这个逗比还在百度百科里大量捏造他所谓的名人名言呢!也不怕被人耻笑!
[21]hzai 2015-12-11 05:53
 
创新话题说了很多.所有的议论都未说到核心上。
看所有的NB获得者,有谁不是个性独特的人,去到科学顶峰或再进一步,只个人能力之最强外显。
问题是:我们的社会能否接受个人能力最强外显?我们的社会能否容纳个人能力最强外显?
如果,答案是正面的,文化是否接受和容纳个人能力最强外显?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结果是可以想象到的。
[20]赵克勤 2015-12-11 05:49
 
"除了一些具体的应用性和对策性研究以外,在基础科学研究和其他纯学术研究领域,废止现行的课题制,最好实行“诚信资助制”和“事后收购制”。前者指对那些学术水平高,醉心学术研究,以学术为生命的学人给予定期资助;后者指对已经作出突出研究成果的个人和团队给予足够的奖金,支持他们自由研究,无须申请、汇报和验收"。
[19]qidao 2015-12-11 05:40
 
看“李醒民”的名字怎么这么熟悉?上网一查居然是我手边《激动人心的年代》一书的作者!为李老师的才学和正直骨气而骄傲!
[18]陆玲 2015-12-11 04:49
 
科研成果既要看论文,更要看社会和经济效益。
[17]陈楷翰 2015-12-11 04:05
 
这样做,还怎么反文明反人类啊?
[16]biasha 2015-12-11 03:57
 
1、课题制废除不可能,诚信资助、购买的弊端是谁来认定谁值得资助?因此目前只能是改进课题制。一个改进就是废除那种数额巨大的什么重点、重大课题,适当向年轻人倾斜。
2、对取得一定成绩的人延长考核周期,不能年年考核,根据学科不同,可以4年、6年考核一次。
[15]吴新忠 2015-12-11 03:54
 
解决这个问题的确要从学术刊物改革找到突破口,大学学报退稿率奇高,代发网站生意兴隆,要价奇高,今天私下与他们咨询,5000字论文在核心刊物发表价格是18000元,大家如果为了解题去委托代写搞论文造假,也已经是资不抵债,还不如没有课题不写论文。
2010年以来,每年世界人权日前后,就是各种骗子假冒编辑收费采编论文的高峰,去年到我处假冒的是《江苏社会科学》,今年假冒《南京社会科学》的逼真度空前提高,大家猜一下:以下邮箱哪个是真正的《南京社会科学》,njshkx@126.com, njshkxzz@163.com?
[14]chemis 2015-12-11 03:39
 
前几天开会还说,国家青年基金获得者,直接奖励10万元,面上呢奖励25万元,经费50%配套,文章按区在奖励,一区if10分的10万一篇,你看如何?
[13]张德元 2015-12-11 03:38
 
最可笑的是课题经费本来是投入,现在变成了产出(成果),也就是说科研活动就是拿项目。
[12]wqhwqh333 2015-12-11 03:23
 
官僚科研是更大问题
[11]wqhwqh333 2015-12-11 03:20
 
最好实行“诚信资助制”和“事后收购制”。
**********************
赞一个
[10]loyalSciencefan 2015-12-11 03:12
 
官本位制度实乃万恶之源!!!!!!
[9]王鸣远 2015-12-11 03:07
 
中国科技界积重难返,犹如坚冰;官本位制度毁灭民生,葬送民族复兴。中国科技资源配置改革路线图http://blog.sciencenet.cn/u/raily
[8]loyalSciencefan 2015-12-11 03:04
 
相信不久的未来,中国做出的造福人类贡献,一定出自本博文所定义的:非现行课题制的、遵从使命的自由研究者!
[7]loyalSciencefan 2015-12-11 02:50
 
面对病人那鲜活的,却又因绝症而陷入绝望与无奈的生命,净挣些华而不实,耍所谓高SCI和顶级期刊发表游戏的圈钱、吞钱和烧钱课题,那不是扯淡是什么???!!!
[6]loyalSciencefan 2015-12-11 02:39
 
课题制毁人至极,拥有高额经费的各种课题,大把大把地祸祸纳税人的钱,却做不出点像样的东西。看了屠呦呦先生的获颁诺奖的视频。提示:搞生物医学等生命科学的,其科研成果能拯救千万人的生命才是硬道理,玩弄SCI的垃圾文章,弄个所谓的“牛人”“各种计划人”“这士那士”,在救人生命面前都是那样的苍白无力,那样的扯淡!
[5]loyalSciencefan 2015-12-11 02:31
 
强烈建议置顶!!!!!!
[4]黄永义 2015-12-11 02:27
 
不彻底改革就没有希望!
[3]韩永和 2015-12-11 02:13
 
有思想深度的好文。
[2]loyalSciencefan 2015-12-11 01:59
 
好文章
虽然题目有点软,但内容,给予千万个赞!!!!!!
博文所述情况,均为现状实映。若文中建议能得以实现,相信中国再出个能拯救世上千万人生命的、造福人类的贡献指日可待!
[1]彭美勋 2015-12-11 00:57
 
我单位没课题的连申请专利的补助都不给,要不是最近到到一个小课题,我这个专利大户也无缘补助,课题制严重制约自由科研。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