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里没有任何直接证据能够证明大彭、豕韦蓄意谋反,相反间接来看,他们都没有谋反之心。他们真要谋反的话,时机太多了,小庚、小甲、雍己、中丁、外壬、河亶甲六代“殷道衰”,更不要说长达八十五年的“九世之乱”了,在这一百多年的衰世里,是大彭、豕韦为子氏家族保驾护航。中丁朝“邳人、姺人叛”,平叛的是大彭、豕韦;河亶甲时“灭蓝夷、伐班方”的也是大彭、豕韦;武丁时边患甚多,克鬼方的战役中,大彭、豕韦仍然是中坚力量。
我想大彭、豕韦被武丁灭掉时,他们的心情一定和履癸(夏桀)一样,后悔死了。曾经有无数个机会摆在他们面前,而且摆了一百多年,他们居然都没有好好珍惜。他们在“熊市”需要做的就是消极怠工,待商军在讨“方”战役中元气大伤之际,他们稍稍地“轻举妄动”一下就可以了,以大彭、豕韦联手之力,足以把“熊市”变成“黑市”,那么中国历史上很可能会出现彭朝或韦朝(豕朝有点难听)。我怀疑这两大诸侯之所以没有联手,也许就是因为对未来“公司”的股份占有率或“公司”冠名权上未能达成协议,简单一点说:谁做“董事长”?大彭肯定希望自己受累来干这个差事,豕韦也一样地“高风亮节”,两下就这么僵住了,于是给了武丁机会,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武丁准备好了。
大彭和豕韦最大的错误就是他们“健身”太过,“肌肉”太多,那些硕大的“肌肉”在武丁看来是恶性肿瘤,必欲除之而后快。大彭和豕韦若是有个类似五代时的奇人冯道辅佐就好了,此公历经五朝,先后侍奉十位皇帝,期间还抽空向辽国称臣,可他始终担任将相、三公、三师之位。和强势的帝王相处很难,太弱了,会被瞧不起;太强了,会被灭掉。大彭和豕韦已经没有机会明白这个道理了。
武丁在位时间颇长,达五十九年。《竹书》对他的评价极高:“殷之大仁也。力行王道,不敢荒宁,嘉靖殷邦,至于小大,无时或怨。是时舆地,东不过江、黄,西不过氐、羌,南不过荆蛮,北不过朔方,而颂声作,礼废而复起,庙号高宗。”,大体上没有夸张,荆楚之战,武丁虽然胜利,但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也许他会选择放弃那次战争,在那次战争中他失去了最心爱的女人。
武丁的一生成就文治武功,他治下的殷商看上去足以媲美太戊朝,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文明程度更高,殷墟里出土的青铜器和甲骨文半数以上都与武丁朝有关。但我仍然觉得武丁跟太戊比还是差了点,主要是武丁连年征战,国家储备损耗太多,他所造成的后遗症将在其身后爆发性地体现出来。武丁很像周穆王和汉武帝,在世时威风八面,大帝的派头,一旦他们死后,牛市立马就变成熊市。不是他们的继承人无能,而是他们造成了巨大的亏空,谁也没办法在短期内“补仓”,只能看着“股市”大跌。武丁的儿子祖庚不算无能,但他能做的也只是勉力维持“商铺”惨淡经营而已。
武丁在国内施行仁政算得上“大仁”,对于敌人他则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无情。《竹书》上云淡风轻地说“氐、羌来宾”,事实上“来宾”背后隐藏了许多血腥。对羌的作战规模比伐鬼方很大,武丁出动嫡系兵力达一万三千人,超过当年成汤讨伐夏桀的阵容。可能是付出的代价过大,击败羌之后,武丁采取了惨剧人寰的报复,上至方伯,下至一般羌民,多达数千人被当作人牲杀死在祭坛。据殷墟的出土甲骨卜辞,武丁在位期间,被他当作人牲杀死的俘虏至少有九千之众,比其余历代的总和还要多。
这位嗜杀的仁君在历史上好评如潮,晏子说:“夫汤、太甲、武丁、祖乙,天下之盛君也”;孟子的评价更高:“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圣人们对于王者的残忍杀戮视而不见,一味歌颂其政绩,他们闻不到政绩背后的血腥味。孟子有句感动中国的名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那些臣服的方国之民就不是“民”了吗?让我们做一个简单的假设,如果武丁在战争中失败,进而导致商朝灭亡呢?那武丁会不会成了“商炀帝”?孟子还会认为他是“贤圣之君”吗?如果那样,孟子压根就不会提武丁,一个“寇”有什么好提的?甭管该“寇”有没有设立国家养老院。
武丁时期的战争远远多于《竹书》所提的那几场外战和内战。讨伐鬼方之前,他先灭了四方,分别是贡方、朔方、龙方和土方;接着夷方、巴方、蜀、虎方及凳方,搞定氐、羌之后,他又南定荆楚,荆楚之战又让武丁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后面再说。
对于被征服的领土,武丁采取四种管理方式。一种是直接赏给征伐的将领,如象雀就被封为“雀侯”,有人认为傅说就是象雀,我很希望这是真的,不过查无实据;另一种是就地取材,任命臣服的方国首领为侯或伯。甲骨文中武丁封的侯国五十多个,方国近四十,也就是说被武丁征服的方国至少有九十多个!臣服于商的方国,对王朝不仅贡纳,还成为武装力量,随时听候调遣奔赴战场。免方和夷方后来都是被臣服于商的方国“代行王事”而臣服于商,武丁太会“经商”了,这就是钱生钱、利滚利最好的注解,而且没有比这更好的注解。
第三种则是殖民式的筑城。即在征服的地方建筑城邑,甲骨文中常有“在麓北东作邑于之”此类的记载。这种方式的成本比较高,属于不得已而为之,比如战斗过于激烈,把对方的土墩子城给毁了,人也死得差不多了,那就只有另筑新城,在一张白纸上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第四种管理方式听起来很正常:和亲,这也是后来的王朝与属国之间最为常见的建立纽带的方式。武丁施行政治联姻比较奇特,他勇于牺牲自己,接二连三娶了六十多个臣服国或友邦诸侯的公主们!武丁对自己还是不够狠,当时的邦交国有九十多个,为什么他只娶了六十来个老婆,剩下的三十方国首领情何以堪?是否会引起不必要的国际纠纷?武丁虽然很辛苦了,但我还是要说他的和亲工作依然有改进的余地:剩下的三十方国公主应该一个都不能少,武丁不可能不知道这点,否则他那六十多次婚是白结了。让他放弃继续娶老婆的也许是因为其中一个老婆,那个女人叫妇好,武丁愿意生生世世都爱着她。
武丁是历代商王里性格最鲜明的一个,有仁心、狠心,还有一颗对女人的痴心。他对妇好的爱纯粹而又决绝,我觉得那首很有名、很好听的《千年之恋》非常适合做武丁和妇好爱情故事的主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