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中反修的西红柿与苹果 (图)

祖国在唱红歌。祖国山河一片红。 文革在延续,因为有文革的传人。 文革不是毛主席的文革,不是文革一代人的文革。是我们民族的文革。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文革小报”寻根第70篇。

说实在的,丫普丁真欠咱国同胞们一笔。当年要不是俄国的前身国“苏联”的前“领导”赫鲁晓夫批判才死了的斯大林,太祖也不会急赤白脸的搞文革去揪出暗藏的“敌对势力”刘少奇林彪和江青。也就不会有文革的“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文革时,咱国和“苏联”间不是一般的不和谐,而是极端的不对付。然后有了“红场事件”。

1967年初,咱国“调回”所有在外国的中国留学生,“回国参加文革”(当时没有所谓的“自费留学”,所有留学生都是太祖的下属,受太祖统一“指挥”,让回就得回)。其中60名在法国的留学生与不多的几位在芬兰的留学生路经莫斯科回国。

回国就回吧,不介,非要去莫斯科“红场”参拜“前辈”列宁同志。参拜就参拜吧,不介,非得顺手给列宁附带一个给斯大林的花圈(斯大林不住红场,而且不被当时苏联“领导”待见)。顺手就顺手吧,不介,非得高呼反修口号外带背诵太祖“语录”。得,普丁特工的前身国的前身“领导”们也是特工内行,60多学生被强势的他国“城管队伍”一通胖揍,多人挂彩。

(被殴之前的瞬间)

这还行?咱太祖是“当代最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太祖的弟子凭什么受这个窝囊揍?反击!

毕竟是“外交问题”,反击要对等才好。首选该是有60多苏联留学生在北京给太祖送花圈,再 顺手给刘少奇送一个,然后高呼“反华”口号,咱好对等把他们胖揍一顿。

可惜,当时北京就没那么多苏联留学生,而且太祖还活着,尚没供在天安门广场中间,刘少奇也还没为国捐躯。所以,对等胖揍苏联留学生的办法不灵。

怎么办?

上“小报”:

取自“红场事件”后不久1967年春的北京“首都红卫兵”。

“三位苏联同志”都没名没姓(后来有传说是苏东坡、苏三、苏有朋三位同志),但是“外语学院红旗大队”的小将们问题还是问的很好:

 “你们苏联有没有西红柿?”红卫兵问他们。

“西红柿!没有。最近几年里,我们连见都没见过。”他们耸着肩膀回答。

“我们中国很多,要多少有多少。”

1967年的事儿,老汉年少真的记不清了。不过后面几年的事儿老汉还有印象。西红柿是有,可不是“要多少有多少”。

大城市里,文革中,蔬菜“凭本供应”。说“供应”,还是要交钱,“凭本”是有个限量,“一人一口酥”。那时既无“暖棚”也无大型仓储,蔬菜全是“季菜”,西红柿是夏秋季菜,季节到,有那么几个星期,西红柿说来就来许多,最便宜时几分钱一斤。物资贫乏的文革时刻,对爱吃的孩子来说,夏天比冬天好许多。西红柿切片加一点儿白糖与酱油醋拌黄瓜,是夏季的两道绝对“美味佳肴”。 而季节一过,全无柿。

所以这种“自我高潮”还是有些技巧,不能用全不熟悉的东西高潮,比如不能问“你们苏联有牛肉吗?”。咱也没有,说话不硬气,容易被苏东坡、苏三、苏有朋们看出破绽。

这是反修的西红柿故事。

即用蔬菜反修,也不能把水果落下。那些红场被胖揍的留学生回到北京之后……

上“小报”:

(取自北京的“首都红卫兵”,比西红柿故事晚几天)

可以看出,苹果反修比西红柿难度大许多。西红柿虽是文革中的季菜,毕竟多数城里人都吃过,苹果可是文革中的奢侈品,不然那几个苹果不会冒着被烂掉的风险被送来送去。而且,西红柿反修是小将们讲的故事,苹果可是真材实料的存在,后来还被企图送给太祖,假的还成?

文革时咱国的苹果基本上仨种类:

红玉。

国光。

黄香蕉。

用苹果反修,给了太祖很大启发。太祖是最实事求是的人,一查,“红玉”,“国光”与“黄香蕉”原本都是美国苹果,后来被引进咱国。既然可以借美国苹果反修,为什么不能借美国人反修呢?从这个水果反修的故事开始,邀请未来美国总统尼克松来北京朝圣的计划在太祖伟大的大脑里诞生了…….

 

 

 

 

 

 

 

 

文革传人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歡顏展卷林中坐' 的评论 : 大侠好。时常来回首坛捅捅马蜂窝啥的,每帖必“炸窝”,^_^。
文革传人 发表评论于
回复 'lznl50709' 的评论 : 记录下来讲给大家。问好。
文革传人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不言有罪' 的评论 : 更可怕的是还有人给文革唱“赞歌”,还嫌蠢的不彻底,*_*。问好。
文革传人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高斯曼' 的评论 : 哈哈哈,芒果有多版本,有您说的这个霍查,有非洲,有泰国还有巴基斯坦。到了儿,也没搞清谁送的,^_^。另外,毛生怕被人算计了,无论是哪国送的,就是不赐给众人磕头用,他是绝对不会吃,^_^。芒果肯定烂了,在这边管采购的厨师或厨妇都知道,*_*。问好。
文革传人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加成' 的评论 : 您这个故事更精彩。如此荒谬野蛮的一段历史,居然能搞到现在还有人给它公开召魂,好在在这边遥望,^_^。问好。
文革传人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周8皮' 的评论 : 大侠好。那个知名度高,当时都“研发”出了能持久的塑料芒果供人们永远拜,^_^。
歡顏展卷林中坐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加成' 的评论 :
很棒的蘋果故事。
lznl50709 发表评论于
我親歷太多荒誕 不時在腦海中浮現。
高斯曼 发表评论于
我还亲眼见过西哈努克亲王和莫尼可公主游街,我们中学生列队手持纸花,当敞篷车过来时,上下舞动红花,蹦起来,跳起来并欢呼:热烈欢迎!热烈欢迎!公主经过时,头巾从头上滑到肩,她自己又从新戴好,那天有风。
不言有罪 发表评论于
楼主和下面两位写的亲身经历,让我也非常怀念起那个令人捧腹的年代!
这些真实的故事,比“动物庄园”里描述的还更荒唐,更滑稽,更悲哀!
咱中国人到底是咋回事?不是勤劳,勇敢,和智慧吗?从外面的世界看中国,咱中国人是不是比猪还蠢?
高斯曼 发表评论于
记忆犹新:一位苏联人用一元人民币买了一筐西红柿,非常惊讶,他说,在苏联这一元钱只能买一个!--- 不记得是小学课本上的还是报纸上的。

关于芒果的故事:恩维尔 霍查送的芒果在全国各地游展,我校组织在大街两旁欢迎庆祝,我有幸见到了那个芒果,时年初中二年级。不知那个芒果后来是否烂掉?
加成 发表评论于
也让我来给你讲讲文革中的苹果故事
。。。。。。。。。。。。。。。
我當過新聞片演員

眾所周知,拍電影只有故事片才需要演員,拍新聞片必須真實,不允許出現演員。然而在荒誕的文革年代,我還真的當過虛假的新聞片演員。
一九七三年底,我到瀋陽探親。假期將過,我想帶點東北特產送給南方親友,但商店只有白菜、蘿蔔和土豆這「老三樣」。父親說:「你要到大連乘船去上海,大連出蘋果,你就買點蘋果吧!」誰知到了號稱蘋果之鄉的大連,連跑幾家商店,哪裡有蘋果,連蘋果皮都未見到。
我懷著最後一線希望來到南貨商店,推門進去,眼前猛然一亮,貨架上擺滿了蘋果。我急步上前對售貨員說:「請給我秤蘋果。」「樣品,不賣!」「請問今天能賣嗎?」「不知道!」 我心有不甘,就在店裡磨蹭,慢慢看出了門道:一是貨架上的蘋果都是黃元帥、紅元帥、青印度等好品種;二是蘋果不是隨意放的,而是排得整整齊齊;三是女售貨員們,個個年輕貌美,穿著新的白工作服。最重要的是,貨台一角堆著一些電影器材。
此情此景使我想起在瀋陽聽到的一件實事:老百姓不知對蝦的滋味已經有年頭了,某日某商店突然擺出一箱對蝦供拍新聞片用,有幸碰上的顧客在糾察指揮下排成一隊。電影工作人員一聲「開拍」,排得整整齊齊的顧客,朝著排得整整齊齊的對蝦走去,每人限買一對。
我估摸自己也交上類似的好運了,於是當機立斷,反正開船還早,就守定在這裡了。等了一個半小時,才見三、四個記者模樣的人,在一個胖子(大概是商店頭頭)陪同下從辦公室出來,朝水果櫃走去。我見狀趕忙奔到黃元帥蘋果的貨台前站好,瞬間四個貨台前都站了人,晚到一步的就在糾察指揮下排在我們後面。
那幾位工作人員有的立梯子,有的拉電線,有的調試燈光,還有人扛著攝影機爬上梯子。擺弄就緒,胖子喊道:「為了表現文化大革命的大好形勢,今天拍新聞影片。本店供應一批蘋果,每人限買一籃。大家排好隊,誰不排隊誰就是破壞革命次序。」
顧客愈來愈多,每個貨台前都排了二十多人。為首的工作人員高喊「準備」,離我只有兩步的聚光燈「嚓」地亮了,晃得我難以睜眼。有人喊「開拍」,攝影機就轉了起來。我接過竹籃,忙不及地裝蘋果,只聽得有人高叫:「不要急!動作自然點!要面帶笑容!」
我把裝得堆尖的籃子捧給售貨員,趁她秤重時,我瞄了一下,除了女售貨員們面帶擠出來的笑容,顧客們都沒笑。為什麼要笑?有什麼可笑的?每個人包括我自己,都是一副急吼吼的嘴臉。五斤黃元帥蘋果被我拎在手上,人們無不投來羡慕的眼神。沒等我走出商店,就聽胖子喊道:「蘋果賣完了,後面別排了!」隨即聚光燈就熄了,我估摸每隊只有四、五個人買到蘋果。
文革把經濟折騰到崩潰邊緣,宣傳機器卻硬說「形勢大好,愈來愈好」。我參與扮演的這部虛假新聞片,少不了也要用來矇騙老百姓。它的解說詞我猜都猜得出來:「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形勢大好。春節前夕,各地市場一片繁榮景象,貨源充足,購銷兩旺。」 明明是老百姓根本就買不到蘋果,卻靠著區區上百斤蘋果,就能偽造出一派大好形勢。事情過去四十年,我親歷這荒誕的一幕還不時在腦海中浮現。



周8皮 发表评论于
可不能漏了芒果的故事!
登录后才可评论.